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方政府需要剥除经济职能,完成向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转变;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和天量的地方债务等问题,导致财政秩序严重混乱;我国是单一制国家,而且没有实行地方自治,无论是地方,还是地方政府,都不能成为税收主体;我国地方税种的实践经验充分说明,无论是收入多的税种,还是影响大的税种,都会收归中央政府。由这些问题和原因导致在我国构建不起地方税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双冲动的框架下讨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举债行为,联系到地方政府积累的巨额债务及可导致的金融风险,以及融资平台与信贷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紧密联系,本文将金融加速器的概念引入到分析中来。经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双冲动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际上拥有信贷加速器效应,这种信贷加速器效应有可能导致风险不可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代理成本、外部性与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过度举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政府债务合约中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巨大的代理成本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如果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就会过度举债,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由于中国政治体制、金融市场与传统的财政学理论描述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地方政府代理成本和外部性问题十分严重,中国地方政府会过度举债。因此,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规范性管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后果,财政分权导致政府间财政竞争,并改变了财政均等状况。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官员委任制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间财政竞争更易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结构性扭曲。因此,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并相应调整财政体制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引进外贵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外资始终是稀缺的,为获得更多的外资流入本地区,各地方政府之间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有形或无形的招商引资博弈.在我国现行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下,地方政府官员的经济人行为导致了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进而导致其引资博弈动机与行为的扭曲,以外资优惠政策为主导的引资博弈策略往往造成地区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基于对有限理性地方政府目标函教的创新与分析,本文采用博弈模型详细演绎了有限理性地方政府引资博弈的动机、行为与后果,从中得出问题的症结及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6.
政府不断扩大债务规模,使其不断累积债务风险,成为导致政府债务危机的导火索。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地方政府大规模的投融资,因此,要防范政府投融资形成的债务风险须创新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7.
共同发行债(多个地方政府共同发行债券)是指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地方政府联合起来通过建立共同发债筹资机构或者联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资金满足支出的融资方式。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规模越来越大,隐蔽性地方债务隐蔽性越来越强,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总量难以核实和监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一个让地方债务透明化、阳光化的工程,但是一些相对贫困的省份,发行地方债券由于信用度不够导致债券发行比较困难。本文通过对德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共同发行债券筹资的经验分析,从中国的现实条件出发,得出中国建立一个共同发行债的筹资机构或者多省联合共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债券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在一些地方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推进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理论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的局限性,导致了实践中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不彻底不完善。为此有必要对地方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进行梳理,对解决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误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重复信号博弈模型和双垄断模型,运用制度分析法来考察现有土地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土地利用的最优反应,结果显示:(1)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过高,导致土地垄断利润分配过程中地方政府获利更大,进而催生了《土地管理法》;(2)现有地方土地资源利用完全不受限制,导致地方经济发展失去了中央宏观调控的约束。因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制度环境、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与财政预算软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预算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地方政府普遍过度负债,如何"硬化"地方政府预算、调整地方政府支出的超额扩张是解决当前大规模债务的基础课题之一。本文借鉴BFI指数构建了中国省级财政预算约束指数,并分析了影响财政预算约束及预算约束调整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约束地方政府预算超额扩张;而分权导致的以经济增长为标尺的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是造成地方预算软约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较差的制度环境更容易诱导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偏向性配置,从而加剧其在建设性领域中的投资冲动,降低了预算约束调整成功的可能性。在加强制度环境建设的同时,着重改革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投资竞争的扭曲性制度激励,有利于治理财政预算软约束并有效控制地方政府的扩张偏向性支出行为。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在经济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导致了各级政府对总量有限的税收利益互相竞争,地方政府间税收不正当竞争打破了正常的税收秩序,也打破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法定原则,导致非法治赋税模式的生成,并对市场个体的偷漏税行为形成激励.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税收秩序,完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消除政府间税收不正当竞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宏观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年中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此引发的部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迅速上升的问题,也导致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担忧.  相似文献   

13.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担保是否会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导致的银行风险造成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加,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可以通过转移风险的方式掩盖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带来的银行风险,导致真实的银行风险被低估。进一步讨论发现,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的时期和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来说,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作用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打破财政兜底幻想的政策取向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建议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过程中,需重点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4.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由于地方政府的GDP增长率偏好和对地方政府用手和用脚投票机制的缺失,导致地方和中央政府的教育支出行为存在较大差异,且省级和县级政府的教育支出行为具有很强的同质性。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减少教育支出比例,但伴随财权的下放,中央政府会增加教育支出比例。县级政府基本履行了对小学教育的供给责任,中央政府基本履行了对高等教育的供给责任。中学教育是中央、省级和县级政府一致重视的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5.
如何发挥地方政府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央政府的节能减排目标与地方政府短期利益的矛盾,导致地方政府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缺乏内在动力。现有的财税制度和政绩考核体系形成的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构建有利于地方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分税制改革之后,由于财权事权的不对称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本文将通过对分税制前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情况的分析以及对东西部地区几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来探讨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及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配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方税体系尚不完善、地方政府缺乏正式收入的收入自主权及过大的非正规收入自主权等,导致中央和省级政府之间的收入分配与规范化的分税制异化。应通过优化地方税体系、规范地方政府收入分配行为、进一步实施税费改革、制定《税收基本法》和适时允许地方政府举债等措施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当前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现状,分析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动因是基于通货膨胀预期、经济增长预期、政绩生产预期、地方政府竞争预期、中央政府兜底预期、腐败收入预期等因素,指出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导致地方债务危机、地方政权危机、通货膨胀危机、宏观政治经济危机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宏观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增长,提出了治理我国地方政府过度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土地价格结构性偏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和政府竞争是导致土地价格结构性偏离的根本原因。地方政府存在拉升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出让价格的倾向,金融宽松环境和投机行为盛行会使这两种土地出让价格存在正向偏离其理论地价的可能;而地方政府对流动性税基的争夺过程会导致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低于其理论价格。工业用地价格与商业和居住用地价格正是在政府这两种反作用力量的作用下出现结构性偏离。  相似文献   

20.
关于拓宽城市地方财政收入来源渠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红  丁建敏 《当代经济》2007,(12):112-113
文章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分析认为: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城市地方财政支出规模迅速膨胀与财政收入规模狭窄的矛盾以及地方税收体系的不完善、主体税种的缺乏是诱发其"以地生财"的基本动因;第二,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地方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得出地方政府应从"以地生财"转变为建立地方公债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