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等四大功能。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以养成教育为基点、赏识教育为主线,"情、理、法"三结合,从严要求,构建务实有效的高校学生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对心理治疗本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咨询来源于西方社会,在中国由于文化差异,西方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心理咨询在国内还没有一种流派可以成为心理咨询的主流,但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心理咨询本土化疗法是必然的趋势.《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的生理心理思想,以情制情的养神观,使《黄帝内经》本身便充满了心理学意义,对心理咨询本土化有着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从经验的心性论出发,阐明在形下层面的"性"为"情气",在性、心、志、习、物的互动关系中"情气"被提取为或善或恶,表达了一种自然人性论的立场。心志是提取善恶的关键,故需通过礼乐教化的修身手段确立心志,以心志导引化正情气,以原发之真情为出发点,将其不断提升,达到"闻道反己"生德于中"的目的。对"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等重大命题做出了不同于时贤的解说。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不同时代的爱情观念,都能在它的文学中有所反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礼节情,以道制欲"的儒家思想笼罩一切,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一直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公式中演绎着.明代中晚期.城市商业的繁荣,社会心理的变化,导致对个人情感的尊重和宣扬日益突出.<牡丹亭>正是这一社会现象在爱情上的写照,它上承正统思想,下启现代风潮,集中体现了过渡特色.  相似文献   

5.
杨慎既是明代一代词学理论大家,也是一位颇有创作成就的词人,其词学着作《词品》是最早论述品词的专著。明代沈雄的《古今词话》,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仿《词品》,二人的词学观不无相合之处:词与诗、曲的关系问题上,皆认为滥觞于六朝诗歌;论词主体倾向婉约,同时肯定豪放。其差异也显而易见,"词品"名同而实异;杨慎主情,沈雄重"情"的同时,不偏废"景",以自然为宗;沈雄辨体明史,反对以诗、曲乱词调,否定杨慎等明人自度曲之举。沈雄对杨慎词学观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对清词"中兴"起到推动的时代作用。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任务是为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内容所做的系统性规定与要求。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任务错位"现象,是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科学认识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重构语文课堂教学任务要素系统。语文课堂教学任务要素包括境、情、知、思、读、写、听、说、悟。这九种任务要素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境、情、知、思"是基础层任务要素,"读、写、听、说"是操作层任务要素,"悟"是发展层任务要素。  相似文献   

7.
对于儒家传统的礼乐教化思想,<淮南子>与世推移,得出融冶儒道的"无为"乐教观;在对音乐本源的考察中,<淮南子>以"道"为本,由"道"而情,进而阐扬平和恬淡之情之于王者之德与人伦之治的价值意义,反映出作者在思想上对儒与道的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前期的美学思想是一种强调自我表现的主情主义.他非常重视文学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主张"生命底文学".生命的文学要求创作主体做一个"伟大的婴儿",做一个"乐观的人".同时,他重视文学与情绪、节奏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的世界".正因如此,他倡导诗歌的表现自然而然,"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认同宗白华的"诗人底宇宙观以泛神论为最适宜"的思想.他的泛神论思想是在"五四"文化语境中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五四"精神结合的综合体.这一思想激发了他对文学本身的理性思考和创作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中部崛起,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湖北、湖南和江西提出了"中三角"抱团发展战略;据此,咸宁、岳阳和九江构建了"小三角";具体到县域,湖北的通城、岳阳的平江和江西的修水正在筹备"金三角"以具体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中三角发展战略。在"中三角"的区域合作框架中通城县应该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呢?笔者经过多方调研,认为如下七大战略对推动通城县的区域经济协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兴工强县"战略,将通城打造成"中三角"的产业集群平台;第二,"兴农富民"战略,将通城打造成"中三角"的特色农业基地;第三,"兴商活市"战略,将通城打造成"中三角"的商贸物流中心;第四,"兴才聚力"战略,将通城打造成"中三角"的文化教育高地;第五,"项目带动"战略,将通城打造成"中三角"的区域交通枢纽;第六,"文化促进"战略,将通城打造成"中三角"的休闲旅游圣地;第七,"区域双赢"战略,将通城打造成"中三角"的绿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一个璀璨时期,钟嵘的《诗品》则是这一时期的一颗闪亮的明珠,《诗品》以"吟咏情性"的诗歌本质论为基点,以"悲怨之情"为一个品评的标准,推崇"自然之情"的审美风尚,追求"兴味无穷"的审美境界,对后世的诗歌品评鉴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汉语中的"怒"字为研究个案,基于语料库考察情感隐喻的历时扩散。结果发现,"怒"字的隐喻扩散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怒"字的隐喻扩散在本体上表现为词性的历时嬗变一级线性搭配元素集合的成员扩散;其二,"怒"字隐喻扩散在载体上表现为由外至内或由显性到隐性的本源载体集合扩张。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的治理模式将实现从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向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德治"将取代"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总体特征.此时,"德治"是德治、法治与权治的统一.基于人的共生共在的根本目的,在以"德治"为特征的合作治理的体系内,多元治理主体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内在的伦理精神为动力,在制度安排上突出道德的因素,共同推进社会治理的有效实现."德治"的建构依赖于"德制",而实现的公共行政改革也应积极推进"德治"实现的有效路径的建构与选择.  相似文献   

13.
非智力因素"后进生"鲜明的排他情绪和消极思想对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设置了较大的障碍,使得较好地解决该问题或者成功转化"后进生"变得非常困难.在对高职院校"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情感教育,多些交流与融合,多些激励与关怀,切实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  相似文献   

14.
西安事变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整个西安事变的过程中,"三位一体"的抗日新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三位一体"的抗日新形式依然为和平局面的稳定而努力。令人惋惜的是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新形式并没有长久存在、发展下去,国民党、共产党与西北军之间的复杂利益关系以及他们自身内部因素最终使"三位一体"瓦解。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辩"的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重要平衡作用。从本质上看,"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我们在喜德民族小学对"克智"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田野实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其实践逻辑为:在课堂学习中融入"克智"对话精神,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仪式中用"克智",以培育"对立"之人文精神;学校各种知识竞赛中用"克智"方法,以便传授知识;学校课外生活中组建"克智"论辩队,以便学习历史。这种把"克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建设的思路,给我们民族文化进校园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中国之治"迎来了理论化的重要机遇节点.与西方治理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人学为学理根基不同,"中国之治"的人学自觉,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在话语上有一个从自由到自信的发展历程.毛泽东以"人民自由幸福"为理论核心奠定了社会主义人学话语的基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人学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自觉,塑造了"中国之治"的自信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并升华了"中国之治"的自信话语,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时代要求和"善治"的本质,开创了"中国之治"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红楼》一读一断肠,唯有情人把心伤。今人能解古人意,不枉曹侯身早亡。解读传奇文笔《红楼梦》,无不是一个"情"字最把人心系,但就写"情"之最,足以使《红楼梦》睥睨世界文坛。本文用意则不在谈"情",而是想通过《红楼梦》中对"药"的描写来谈谈曹雪芹蕴含在作品中的社会改良思想。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的传统思想来看,"诚信"表现的是一种道德意味,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又有了新的内涵。尤其是在经济领域,"诚信"更多地以一种信用观念出现。在很多学者的眼里,"诚信"和"信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含义:一个是道德领域,一个是经济领域。笔者认为"信用"是"诚信"在经济领域内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被法律所规范的"诚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中,"情境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如何将"情境教学"的优点与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这已经成为众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进行教学改革中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情境教学"和高职教育各自特点着手,阐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情境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目的是拓宽其应用领域,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作为我国醋文化展现的一种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工业旅游的兴起,"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本文以"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工业旅游开发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开发前景及设想,指出在工业旅游繁盛的今天,"镇江醋文化博物馆"在政府支持基础上借势营销,传播醋文化产品的品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