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墨子》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集中的体现,因此对其翻译应兼顾文本与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负载词的译介是典籍翻译成功的关键之一。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本文以《墨子》的英译本为例,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转换,也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文章以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理论为依托,以霍克斯译本和杨献益夫妇译本为蓝本,分析了《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翻译策略,进一步指出阻抗式翻译策略在向强势英美文化介绍中国文化时,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以其深厚的文化品格吸引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翻译。在数以百计的译本中,尤以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英译本堪称精品。本文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观点,尤其是翻译的目的论出发,对两译本中的片段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典籍英译对弘扬中华文化意义重大,但任重道远。《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显示典籍英译要考虑到社会、历史、文化、译者翻译素养等各方面因素,采取适合的翻译策略。在全球化的今天,典籍英译应保留中国文化特色,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联作为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典籍作品的英译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然而在典籍作品及其他场合中经常出现的对联的英译,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联翻译的专门研究极其薄弱。文章就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了对联翻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特色文化词汇和文体风格的角度对《三国演义》两个译本:泰勒译本和罗慕士译本的第一回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泰译本存在漏译、模糊翻译、误译和文体风格缺失的现象,并尝试给出了一些词汇的译法。最后提出,在顾及读者理解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文化优先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翻译的文化本质入手,以70年代西方译界出现的“文化转向”为背景,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理论作为依据,从功能对等的概念出发,去探究翻译对等的实质和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运用的多种翻译策略,找出最对应的功能对等模式,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8.
在浩如繁星的中国典籍中,《楚辞》一定是最闪耀中的一颗.然而其独特的文化现象与内涵却使其典籍翻译造成诸多障碍.为最大程度的避免在译本中的文化亏损与缺失现象,笔者认为异化与规划翻译策略指导下的典籍英译,既可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又能够避免文化的缺失.努力再现《楚辞》原文的中国文化色彩以及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商务文本的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推进,中国—东盟商务文本的翻译显得日益重要。基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相关原理,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提出在进行中国—东盟商务文本翻译三个原则,即功能对等原则、文体对等原则和术语、专有名词对等原则。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该遵循这三条原则,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实现文本在译语文化环境中的预期功能,达到宣传、交流和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视角出发,以许渊冲、章学清和Witter Bynner三位学者的唐诗《登高》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在译文中所做出的适应与选择,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突出了译者的主体地位。从译本的整合度来看,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略胜一筹,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上也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由文化负载词语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独特性所决定,实际翻译中很难找到与源语意义相匹配的词语或完全对等的表达方式,即所谓的"对应空缺"。通过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翻译对等的视角出发,探讨文化负载词语在翻译转换过程中语域的对等性问题,以期获得最大的等值或等效。  相似文献   

12.
试析霍译《红楼梦》的风格翻译的功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翻译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历来有不同的看法,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以其匠心独运的技巧很好地再现了原作的风格,译者在翻译时,从原作风格的功能或作用出发,即充分考虑风格对于实现原交际者的意图的作用,力求译作的风格与原作的风格在功能上对等。  相似文献   

13.
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异化翻译的手段抵制通顺翻译,抵制英美文化霸权。然而,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的典型异化译本《红楼梦》杨宪益译本在英美国家不尽如人意的读者接受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在文本实践功能方面存在着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论文阐述了翻译对等的含义,并列举了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及形成原因,最后举例分析了翻译对等理论的应用,以期在翻译过程中避免文化差异的影响,使源语和译入语实现文化功能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15.
功能翻译理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坚持功能与忠实的标准,这就导致了译文的文化专属性的失真。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保存原语文化专属性要求译者构建传播素养,学会翻译技巧,提高对文化专属性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孝经》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详细阐述了孝道的思想,对弘扬中华孝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译本数量不多,且没有充分传达出孝道的精神内涵,这就有碍孝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翻译对等论中的内容对等为指导,以今文《孝经》的原文本和现有《孝经》的六种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孝经》中有关孝文化的六个概念术语的讨论,或许可以发现译文中存在的省译和误译等问题,并拓展出新的英译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对中文旅游资料的英译进行了探讨。本文以北京的旅游资料为例进行探讨,其结果有助于北京旅游英译本传达出适当的语言功能和文化信息,从而实现翻译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德国翻译家汉斯.费米尔(Hans J Vermeer)为代表的功能派翻译理论把翻译研究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础之上,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费米尔(Yermeer)箜目簟论(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翻译要在具体的目的指导下使译文文本与原语文本达到预期功能上的对等,并且强调译者与译文文本的地位。从功能派的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角度研究费米尔的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背景下,典籍英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典籍中的传统文化是可译的。在传统文化的译介上可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音译及音意结合的翻译方法,以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选取理雅各和汪榕培的《诗经·国风》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原则为研究维度,以WordSmith, AntConc, TreeTagger等语料库处理软件为研究工具,对译本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生态维度上的转换效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个译本三维生态转换效度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语言生态维上,汪译本在标准化类符形符比值、词汇密度、句式特点、逻辑连接词的使用、章节数量、诗行数量及韵律格式等诸多方面与原作风格特点更为接近,故转换效度高于理译本;在文化生态维上,理译本因更多地采用保留和阐释方式来译介动植物意象,对原作意象的文化本源"损伤"程度更小,因而转换效度高于汪译本;在交际生态维上,理译本相较于汪译本更加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域界、文法体系及阅读习惯,因而转换效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