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的法租界是当时远东最为繁华、最具欧式风情的市区,至今它魅力依旧,为上海房地产价格最高的高级住宅区。静驻于南昌路224弄的L’ATRE和五原路65弄的“有饭桌”这两家私房菜都属于原来的法租界。其怀旧的门面让人回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上海。虽然貌不惊人,但出入堂内的几乎都是一些慕名而来的名流人士。老洋房、法租界、小院落、闹中取静、一天一桌、主人亲自为客人服务是两家私房菜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离开 我生在天津,小时候天津的家就在法租界,那里也有日本人。对于九一八事变我是有着模糊印象的,也因此经常和租界里的日本小孩打架。后来上中学了,全家搬迁到了北平。我初中毕业那会儿,正逢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人占领北平之后,逼迫我们学日语,实行奴化教育,日语如果不及格就不能升级。  相似文献   

3.
自1845年第一家外商银行进入中国,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随着近代中国租界制度的确立和各列强特殊势力范围的划分,外商银行以租界为根据地,遍设分支机构,继而又在华各国势力范围内承揽铁路外债等,在活动方面逐步形成了从租界到势力范围的区域格局。外商银行在各地租界及各国势力范围内机构设置的消长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各列强之间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势力的兴衰变迁。外商银行通过承办铁路外债,在攫取诸多权益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各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4.
杭斯 《新金融》1995,(12):43-43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战初期,交行的机构和人事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大批分支机构撤退或撤消 随着日本侵略军的大举进攻,华北、华东、华中大片国土沦陷,交行在沦陷区的机构不得不向安全地区撤退。当时,天津、青岛、上海、汉口等主要城市,都有外国租界,由于日本尚未向英、美宣战,租界就成了不受侵犯的安全地带,沦陷区的金融机构就向附近大城市的租界撤退。例如,交行设在包头、归绥、张家口、石家庄等地的支行,就撤退到天津市租界内;  相似文献   

5.
红色之旅——嘉兴南湖: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而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继续进行。"一大"在南湖的续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届中央局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招待所所在地和平区建设路80号.系甘肃督军陆洪涛旧居,当年该区城系英租界,建设路当时的路名为达文波路。  相似文献   

7.
李开周 《理财》2011,(12):84-84
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历史名人,像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北洋军阀孙传芳、颜料巨商郑润生、英美烟草公司的大买办郑伯昭、国民党政要宋子文、清未变法领袖康有为,在租界都坐拥大批房产,每天喜看房价暴涨房租飙升。  相似文献   

8.
红色之旅——上海:历史选择了上海作为奠基建党伟业的圣地,而上海也与党的历史深深地联系在一起。1920年夏,由陈独秀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1921年7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  相似文献   

9.
导读     
十一月正是秋阳景丽时节,曾晴和杂志社几位同事慕名来到汉街,领略了当今汉版"清明上河图"的风采。从武昌白鹭街旁的放鹰桥,通过一座仿古的"汉街"牌坊,便到了汉街。漫步于风情典雅的街道上,仿佛走进汉口租界,又如同走进欧洲小镇……灰红相间的石墙,金色与黑色相  相似文献   

10.
一、近代上海经济、金融的发展旧上海是远东的金融中心,有过发达的金融市场。近代上海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当时经济、金融发展的产物。鸦片战争前夕,上海的贸易已相当发达,其货运量与长江中游的重要商埠汉口不相上下。鸦片战争后,上海港被迫对外开放;1845年又被迫开辟了租界,这使得在上海经商的洋人日益增多。1850年,上海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了我国当时的外贸中心广州;1861年,上海的出口贸易额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50%;其后十年,其比重竟高达64.1%。  相似文献   

11.
1992年上海市政建设第二号重点工程已经竣工,作为上海标志的宏伟壮观的新外滩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想起100多年前的黄浦路外滩,从爱多亚路(现在的延安东路)到外白渡桥是外商银行的集中地。被称为国际建筑博览会的一幢幢反映各国情调的大楼,都是那时建立的。清政府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开辟了英租界。1848年,英商东方银行(又称丽如银行)在外滩开设了营业机构,这是外国人在上海开设的第一家银行,以后有许多国家的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开设在黄浦路外滩4号的是英商有利银行,7号是我国第一家成  相似文献   

12.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相似文献   

13.
离职感怀     
《安徽水利财会》2006,(3):39-40
公司像一驾落满尘埃的马车在马路上行驶着,马路既不宽也不窄,路面既不粗糙也不平整。马车想快是快不了,但似乎一时也慢不下来。自己在公司已做了15年,在马车上呆的时间也太久了,可尽管这样,还是看不见路的尽头,也看不见马路由窄变宽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言及上海,评论如潮。参杂着外地人民的爱恨交集。身为上海籍贯外地人的我对此感受十分强烈,比如他人向我陈述,我这件衣服是上海买的。潜台词是对上海的信任。但他人即便闪烁其词,只说一句,你们这些上海人啊!潜台词无疑就成了对上海的不满。曾几何时,我也会认同上海同胞对此种境况的释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  相似文献   

15.
领导的艺术     
《新理财》2003,(1):32-33
十里洋场的上海,与往昔相比在90年代初期我在上海工作时,是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但今天的上海变化的确非凡.就我个人看法,上海应是中国最繁荣的地方之一,上海人应是中国人当中走在时代最前端的一群.我在祖国大陆工作多年,上海同事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王亚梅 《时代金融》2011,(16):52-53
<正>90年岁月里,有多少容颜老去,有多少壮志长青。90年前,苦难深重的旧中国积病缠身,笼罩在浓重的乌云里,在风雨中飘摇。在"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关键时刻,是1921年7月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那次12人的会议,给  相似文献   

17.
入春以来,笔者因公去一些城市,从首都北京到省城,从内地到外地,从南方到北方,不论城市大小、人口多少,不论市中心区还是居民小区,映入眼帘的马路是犬牙交错的挖掘出一条条一人多深的地沟,星罗棋布地遍及全国的各个城市,长的几千米,短的也有几十米。这种年年挖了合、合上再挖的挖沟不止现象,不仅耗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大煞了城市的风景,成了令人生厌的“黑”沟。人们形象地把这种马路称之为“拉链”式马路,十分贴切,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8.
岁月荏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自恢复重建以来已经走过30个春秋。30年来,在总行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上海农行人辛勤耕耘,忘我奉献,谱下了上海农行发展的辉煌篇章。但竞争是残酷的,今天的上海农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唐钧 《金融博览》2013,(4):9-10
李克强总理曾强调:"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并提出了"近10亿人的城镇化"的目标。从社会学立场看,城镇化,并非高楼大厦、马路广场……其本质是人的城镇化乃至现代化。因此,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中国的城市,尤其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包容性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盛逖 《中国金融家》2004,(1):126-127
旧上海.外商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尤以英商保险公司实力最强、势力最大.“堪为盟主”。但在上海人的心目中.名气最响、影响最大者.却是美国人史带(c.V.starr)与他的美亚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