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会计工作秩序不佳,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会计造假和会计操纵。  相似文献   

2.
会计界对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三分法",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三类。同时提出"会计域秩序"这一概念来解决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方面的理论性标准与事实性标准达到一致的问题。最近有学者从哲学视角对"会计域秩序"这一概念及其论证过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也尝试着从这一角度展开讨论,并提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方略。  相似文献   

3.
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被看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因素,会计监督问题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改制的国有企业更有特殊的强调意义.  相似文献   

4.
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被看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不力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因素,会计监督问题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改制的国有企业更有特殊的强调意义。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是指会计规则执行人故意违背会计规则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从历次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可以看出,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问题不仅是会计科学问题,更是建设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行政事业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危害比企业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尤甚。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问题 ,也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时至今日 ,从技术性错误到舞弊行为 ,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失真仍然层出不穷 ,会计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目前之所以没有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与治理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将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恰当的分类 ,从而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别予以治理。会计信息生成过程是“会计规则 +专业判断” ,这过程表明会计信息失真可能源于制度因素 ,也可能源于人为因素 ,或者兼而有之。从人为因素看 ,一是会计规则执行人在规避会计政策 ,利用寻机性…  相似文献   

7.
在会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会计立法和会计监督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本文通过对会计立法和会计监督的简要概述,从两者的关系入手,指出会计立法和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最后就如何防范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针对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状,一些省、市和地区陆续试行了“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以下统称为会计委派制),对治理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其效果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除会计法律法规不完善,审计监督不力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淡化的结果。本文拟就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关系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一)随意调节收入、成本,制造虚假盈亏制造虚假盈亏的行为目的主要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入手,剖析了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成因.基于价值链会计的核心理念,指出价值链会计可以有效应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提出了实施价值链会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梁君 《现代企业》2007,(7):61-61,67
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实务中通常所说的“假帐真算”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真帐假算”。当然也有二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即“假帐假算”。  相似文献   

11.
一、主观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它可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物价指数变动、币值变动,会计原则之间不协调使主观方法介入导致的会计失真。会计人员失误也是客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它对于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的经营方案,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会计信息失真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其不同的内容,从产生的过程看,我们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活动,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  相似文献   

13.
牛改玲 《西部财会》2003,(12):20-21
会计委派制是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而提出的对策之一。会计委派制固然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措施,但也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只是当前体制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要完善会计委派制,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须从多个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了如何实现会计诚信、加强会计监督的问题,并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仔细分析不难看出:经营失败是本,审计失败是末;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我们应分清会计不实与会计造假的界限;正确认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阶段现象”;单纯依靠经济处罚手段是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需要从多方面齐抓共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避免在企业出现“所有权对经营权的软化”状况,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会计体系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会计信息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经相当严重,会计人员因违反相应的会计准则,因提供与事实不符的虚假信息,违法的案例也很多。本文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更是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按照会计规则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企业契约包括会计契约与使用会计契约的两类经济契约(要素交易契约和管理契约),其中会计契约是一组关于会计信息生产及其成果的契约。两类经济契约的履行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会计契约的履行就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会计契约与企业经济契约的互动和耦合关系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两类经济契约和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会计剩余控制权——企业对会计信息生产的决策权。会计职业判断就是行使会计剩余控制权的一种会计行为:会计信息生产者基于契约有用性目标,为如实反映两类经济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做出会计决策。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企业内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核心是治理会计职业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它可以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物价指数变动、币值变动,会计原则之间不协调导致主观方法介入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失真。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危害到了我国经济秩序的正常有序发展。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了一些分析,从会计监督、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等方面分析,试图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建设.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主要在于会计管理制度缺乏,主观原因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人为弄虚作假.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