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念国 《经济纵横》2012,(12):83-86
部分发达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经济紧缩周期以来,重点关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特征是"开源"与"节流"并举,促进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等三方面的体制改革。将福利制度从"扩张"转向"缩减";受益原则从"普遍性"转向"有选择性";福利提供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责任主体从"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强调社会保障体系中多方主体责任共担、倡导积极的福利政策、政府做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维护与监管工作、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等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公共选择过程始终基于社会保障品市场。社会保障政策的垄断者把社会保障品市场分割成若干部分,并对公共选择主体(或者居民)收取不同的价格。"人权"与"福利收益"是确立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保障制度变革下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大任务之一.在十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温家宝再次强调需深入探究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运用"第三次分配"理论,立足拓展社会保障体系空间的视角,首先,运用福利经济学原理,阐明社会保障与社会慈善事业的相关性;其次,在实证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效果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下的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路径;最后,依托我国新型社会保障架构,实现社会保障与社会慈善事业的兼容.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的最后"安全网"和"自动稳定器"功能已经早在诸多国家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证明,但是其前提条件是需要建立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将导致财政负担过高和个人、企业负担较重;而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又不能实现其"保基本"的目标。所以,研究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是社会保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南民族地区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通过对贵州城镇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进行测度,发现城镇社会保障水平低于理论上适度社会保障水平。需要从经济发展、扩大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适度提高社会保障绝对水平等方面入手,以实现西南民族地区城镇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发展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作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全民社会保障意识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缺陷分析入手,对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7,(7)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有效破解农村"空巢村"问题的应有选择。因此,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农村社保投入结构与方式的创新对于新时期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农村"空巢村"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好地明确政府的社会责任及其资金安排,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社会保障缴款的性质。社会保障是现代政府的当然职责,社会保障缴款的收支符合税收的所有基本特征,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缺口时,国家扮演着最后出场的角色,而且一些国家直接以一般税收作为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而社会保障缴款与受益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多的是一种收入策略,因此,社会保障缴款无论称"费"或称"税",其本质都是税收。  相似文献   

8.
从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出发,通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公平性和制度设计的思考,强调农民工社会保障构建的必要性和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中的可行性。在目前还不具备建立一元社会保障制度——且一元社会保障在差别社会未必是公平社会保障模式的情况下,应构建以长期目标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的,以"底线保障"为基础的,柔性过渡的分类分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一、中国社会保障学科发展现状1883—1889年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诞生,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则是伴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建立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即1978年之前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阶段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阶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制度变革,中国社会保障已经在整体上实现了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保障制"的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芜湖市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及其解决思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双喜  徐玲 《技术经济》2007,26(9):123-128
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安徽省合肥市与芜湖市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指出农民工内部差异较大,对社会保障需求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在分析两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分步实施、分类保障,逐步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纳入同一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分类保障"指出部分农民工现在可以纳入到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另部分农民工不应该办理养老保险但应有大病与工伤保险,部分农民工暂时可以不要任何保障。"分步实施"指出中央政府首先实施分类保障,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低缴费率的社会统筹,并最终将全部农民工纳入到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11.
梁帆  于富生 《生产力研究》2012,(6):152-154,174
给社会保障以稳定的财政支持,是国际通行的惯例。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撑作用发挥尚显不足。"十二五"时期,应不断改进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支出比重,积极开征社会保障税,强化对基金的管理和补贴责任,加强对商业保险和社会慈善事业的支持,实现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闫爱青  邵勇 《经济师》2012,(7):47-48
社会保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我们应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重点完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努力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可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文章在正确把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标的基础上,探讨了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边际改革与结构性改革是社会保障领域中两类重要的改革方式.本文以美国社会保障"私有化"争论为例,通过分析这场争论的缘由与实质,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边际改革和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机理,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是多支柱模式的结构性改革方式,这是主流趋势;边际改革与结构性改革不是非此即彼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杨英娜 《经济师》2014,(11):54-56
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以及社会保障最终是否可以实现。因此社会保障水平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应有的适度水平,了解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现状并作出评估,成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推动力。农村社会保障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不仅有利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完成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对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公平,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简述了山西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和方法,围绕山西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估与适度选择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日本城乡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和平等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而我国还处于"二元"的社会保障模式下,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就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4)
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社会保障面临资金投入增长难以为继;民众社会保障缴费能力不足;社会保障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社会保障不公平问题日显突出等现实困境。为解决这些困境,必须在建立科学长效的"全覆盖"社保制度体系,提高民众社保缴费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虽然从几乎空白到以"两险"为内容的制度破冰,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仍处于低水平保障状态。当前对土地行使农民社会保障功能的"土地保障"的错误认识仍然根深蒂固,甚至把土地承载社会保障职能的既定"事实"当作"应该"。而农业比较效益远低于其它产业,农业岗位的个人收益低于其它岗位,以及国家功能管制下的农业经营用地地价格低廉等现实因素,都决定了土地不能、也不应该承载"社会保障"功能。本文在清理了把农村"土地保障"当作"社会保障"的理论和认识误区,旨在为深化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改革扫清认识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统一的国民社会保障体系之建议。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日本人口少子高龄化危机逐渐加剧,明显地给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日本政府以建立安心有活力社会为指针,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的做法是立足"参加保障、普遍主义、安心与活力"原则,对社会保障和财税体制进行一体化改革,稳定财源并调整给付以实现长期财务收支平衡,力图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稳定有效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日本的社会保障改革,对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全系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从我国国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力;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其蕴涵着人的生存和人的尊严的基本需要.社会保障权易受到私权利和公权力侵害,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机制的选择和构建依赖于社会保障权的法律内涵和特征.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权和宪法权利,社会保障权具有法律强制性、主体多元性、关系复合性、公益性和可诉性的特点.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主要是通过"双轨制"来实现的,即民事程序和行政程序.但这两种模武与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影响到社会保障权利的救济,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通过改造行政复议程序和仲裁程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庭、确立公益诉讼制度和完善相关的司法救助与法律责任制度来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权的救济机制,充分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