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受理前或诉讼过程中,对利害关系人或者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依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申请或依据法院的裁定,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财产保全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之一,正确理解这一制度,对维护我国民事判决的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从财产保全的概念、种类、范围、程序、解除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加强对这一制度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地法院对于当事人提起的死亡赔偿金诉讼请求,既有支持也有驳回。为统一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死亡赔偿金的司法适用,一方面可通过明晰死亡赔偿金的物质损害赔偿性质来指导完善立法,将死亡赔偿金明确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另一方面破解"空判"问题,采取财产保全、"以劳代偿"以及财产跟踪措施,消除法院因执行问题而不支持死亡赔偿金的顾虑。  相似文献   

3.
诉讼财产保全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信用意识缺乏的情况下,对防止诉争当事人恶意转移、藏匿、毁损或挥霍在其占有下的争议财产或有关财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现在的财产保全程序在其制度的设计上还不尽合理,有很多亟需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
合同保全制度是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致使债权人利益受到危害而设置的保全债务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合同保全制度的引入弥补了保障措施的不足,由于保全效力为合同的固有效力,不用当事人约定。合同一经签订即产生约束效力,免去担保方式约定,还可有效防备债务人抛弃债权或恶意处分财产,为合同责任制度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保全了承担合同责任基础的财产。合同保全作为实现合同的第一防线,符合人们的利益趋向。  相似文献   

5.
涉案财产价格鉴证工作对于保证行政执法、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涉案财产价格鉴证工作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探讨我国涉案财产价格鉴证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涉案财产价格鉴证工作对于保证行政执法、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涉案财产价格鉴证工作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探讨我国涉案财产价格鉴证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谷亚林 《消费导刊》2009,(11):137-138
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是调整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相互关系的准则,其含义包括意思自治和权力制约。处分权作为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体现,意味着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有管理和处置的自由,并通过处分权的行使约束法院审判行为。因此合理扩大当事人处分权的范围,加强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保障,合理处理民事诉讼中法院审判权和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是完善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小庆 《商场现代化》2012,(30):171-172
发端于罗马法的诉讼行为保全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在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得到了逐步的确立和完善。逐渐演化为英美法系的中间禁令和大陆法的假扣押、假处分制度。新民诉的颁布弥补了我国诉讼行为保全的法律漏洞,对行为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梳理行为保全的发展史和我国立法的最新规定,总结出诉讼行为保全由主体要件、对象要件、程度要件和程序要件四个要件所组成,并将其与相关的财产保全和先于执行进行比较,以期对于司法实务提供较为明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正确实施对注册商标权的财产保全措施 ,避免重复保全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去年底通过并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注册商标权进行财产保全的解释》 ,此解释主要内容是 :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 ,需要对注册商标权进行保全的 ,应当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载明要求商标局协助保全的注册商标的名称、注册人、注册证号码、保全期限以及协助执行保全的内容 ,包括禁止转让、注销注册商标、变更注册事项和办理商标权质押登记等事项。对注册商标权保全的期…  相似文献   

10.
《商》2016,(13)
当事人民事诉讼证据收集权指在民事诉讼中为查清事实,了解情况对有关人或物,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所需要用来证明所主张的事实的证据的权利。立法规定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也规定了当事人维护自己的收集证据的权利,但也只是笼统的规定了当事人的证据收集权,却未从规定具体的措施去维护这个权利,当事人面临收集民事诉讼证据十分困难的局面,而且法律上当事人能求助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较少且要求严格。为了有效改变这种局面,要从法院角度、证人角度以及从提高当事人自身能力角度去逐步完善当事人民事诉讼证据收集权。  相似文献   

11.
王冠 《商》2013,(20):225-22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诉讼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是解决被害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其对刑事犯罪的被害人及时、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附带民事诉讼的独立性并参考国外立法经验及我国现令司法状况,并提出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进行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民事诉讼权利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权利之一,但是在有的案件中当事人滥用这种权利,给案件中的其他当事人、第三人在造成了重大损失。虽然法律上对这种案件作出过公正的判决,但是由于这种滥诉行为对其他当事人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和弥补的。为了防止和杜绝这种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滥诉行为的发生,笔者根据自己实务经历提出了一些规范民事诉讼权利使用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原芳  秦岭 《中国海关》2010,(1):58-59
海关税收保全和强制措施是海关依法应对税收异常情况,保障税款足额征收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规范海关实施税收保全和强制措施,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海关总署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税收保全和强制措施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4.
涂圣杰  诸朝臻 《现代商业》2011,(21):285-288
民事诉讼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被誉为"东方经验",其作为我国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由来已久,在解决纠纷、平息矛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调解,可以使诉讼更加人性化,降低当事人的对抗性,促进双方的相互谅解,有利于社会和谐。随着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最高人民法院也强调提出应进一步发挥民事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民事诉讼调解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前民事诉讼调解是适应社会现实要求,应对司法困境的理性选择,也是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现行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下存在"以判压调"、"以拖压调"、查清事实、分清是非原则与当事人处分权相冲突、调解的事后救济措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影响了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功能的发挥,对我国民事调解制度进行完善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反诉制度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当事人才能提起反诉,本文主要讨论和分析了民事诉讼中反诉的提起条件。  相似文献   

16.
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是一种新型的责任保险,其承保风险也较一般责任保险有所不同,在心理风险、道德风险、逆选择风险、法律风险等方面表现出特殊性。保险公司应以立法机关完善法律法规为前提,以监管部门引导诉讼财产保全保险体系建设为方向,采取发展业务渠道、建设核保团队、积极参与另诉维权等具体措施,实现对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的承保风险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7)
在民事诉讼活动当中,影响当事人行使诉权、接近正义的因素很多,而民事诉讼费用制度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将结合我国最新颁布实行的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应的司法解释,试图归纳出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亮点,以此明确其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诚实信用原则指诉讼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及法官在诉讼进行中,其诉讼行为应该符合诚实信用的要求。我国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缺失,导致法院自由裁量权及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滥用,影响了诉讼公正及司法权威。通过研究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论述诚实信用原则确立的必要性,阐述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主体及具体规制,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及运用诚实信用原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晓彤 《商》2013,(11):183-183
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之中,侵害案外第三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当事人从不自觉到恶意诉讼侵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情形愈发严重。面对诈害诉讼的频繁出现,对第三人的权利保障也变的愈发重要与紧迫。本文从分析我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性质和适格主体入手,初步探讨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用问题,为保护第三人权利提供更好的途径选择。最后,根据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以维持司法权的权威性和法律秩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地对在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的处理进行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并作出稳妥的处理,是对案件作出正确裁判的前提,也是衡量一个法官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西方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主要针对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在民事诉讼中无足为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需严格遵循立法精神,以遏制刑讯逼供等严重非法取证行为为首要目标.而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举证属于非公权性质的行为,对其不当取证行为的制裁及对被侵权人的法律救助具有可替代性,因此在民事诉讼中设置该规则应当采用最低且必要原则,以减少其可能对实体正义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