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玉萍 《财贸研究》2000,11(4):34-37
<正> 我国《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孔子弟子之间以及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的问答体著作。集中体现了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即“仁”和“礼”。“仁”是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在具体为人处事上,则表现为恭、宽、信、敏、智、勇、忠、恕、孝等诸多内容。“礼”也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重要观念,是孔子一生的学问精华。孔子以“六艺”治世和教育学生,而“礼”则是六艺之道。《论语》20篇,尽管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却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  相似文献   

2.
刘罄丹 《商》2014,(52):145-145
《菊花与刀》是解析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名作.被公认为了解日本的必读书.本文主要从日本人的“耻感文化”、日本人“仁、义、忠、孝”观与中国人的对比、日本人的“情理”、日本人的“人情”观来看日本人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3.
王美玲 《商》2014,(46):224-224
《孟子》中儒家哲学概念具有模糊性,因此,翻译《孟子》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书中的儒学术语.孟子常论及“仁”、“义”、“利”、“孝”、“善”等观念,这些孟子思想学说中的重要概念,在英语之中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词语.要想准确理解阿瑟·韦利(Arthur Waley)英译《孟子》所蕴含的思想,首先要明白其中的字义、词义.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婚育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妇女地位的影响,就儒家的“仁”与“礼”、“忠”与“孝”、“富”与“教”几种观念以及儒家提倡的和谐观与阴阳观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孝”及其现代教育——高校大学生“孝”的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孝”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传统道德之一,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范畴之一。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深远的传统伦理观念。在反映了孔子思想的《孝经》中,孝被开宗明义地肯定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教育就是教人孝。孝在这里还进一步被描述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似乎仅仅涉及子女对待父母的感情和行为的孝何以能被这一传统肯定为如此根本和重要孝的内容是多层次的。首先,“善事父母曰孝”。其次,对已故父母或祖宗称为追孝。第三,孝是作为子女能实现父母或祖先在其一生中未能实现的某些特殊愿望、或补足他们的某些特殊缺憾。第四,不使父母担忧也是孝的表现。第五,孝是延续父母与祖先的生命。孝为仁之内核。孔子是孝道的奠基者。孔子的学说以伦理学为主体,其伦理学以仁学为核心,以孝道为基础。《论语》多次论孝,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孝悌并称,不可偏废。第二,无违父母。第三,为父母守丧。第四,在家尽孝,在国必忠。“仁主于爱,爱莫于孝亲”。以孝为核心,处理好基本的五伦关系,仁德的基本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正是这种文化的养育下,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子孙演绎和传承这一美德,使之经...  相似文献   

6.
孔子与人     
孔子与人辛冠洁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而仁即是爱人,所谓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在直接记录孔子言行的唯一权威典籍《论语》中,仁字共出现...  相似文献   

7.
黄煌 《商》2014,(46):89-89
“无为而治”这一概念出自《论语·卫灵公》,代表儒家的南面政治文化取向.在《论语》语境中,“南面”语词与“无为”或“行简”直接相关.“南面”在《论语》中仅出现过两次,分别在“雍也”章和“无为而治”章.前者谈论的核心问题是“行简”,后者谈论的问题是“无为”,是较为相近的话题.因此两章适合置于一处比读.  相似文献   

8.
原典儒家的最核心概念是仁. <论语>凡四百多段,据学者们统计出现"仁"字凡一百零几次,可谓多矣,但仁到底是什么,孔子一直没有给那些好求标准答案的学生说明白. 樊迟问仁,他说:"仁者爱人."说的是"仁者",而不是"仁".<论语·颜渊>篇载,颜渊(即颜回,字渊)问仁,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如何克己复礼?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说如何做才是仁.仁是最难达到的一种功夫,非得有最高的标准和最严的要求不可,也必须如颜回这样的首席大弟子才能担当一二,是这样答之.  相似文献   

9.
从“全面”的角度看,抗美援朝精神涵盖“两个方面”——政策确立方面和战争表现方面、“三个层次”——对世界,对祖国和对家园的爱、“一个核心”——为了爱而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从“联系”的角度看,抗美援朝精神既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时代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即“忠、孝、仁、义”在抗关援朝时期的具体体现;从“发展”的角度看,抗美援朝精神既要大力弘扬,又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境界高度:真正觉悟的中华民族,应该既有脚踏实地对祖国的真诚热爱,又有心慕高远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0.
李小侠 《北方经贸》2011,(11):116-117
冯梦龙、凌潆初两位作家创作“三言二拍”的初衰和写作原则与儒家文艺观强调的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相符,这是因为儒家思想在二老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由此,“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思想渗透了文本的字里行间,连作品中的梦境描写也不能例外。本文从忠君报国、仁义诚信、孝悌承祧三个方面阐释“三言二拍”梦境描写折射出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1.
杨彦京 《商》2014,(28):87-87
《论语》中的孝道伦理的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奉养”、“敬重”、“愉色”和“立身”。通过对《论语》中的孝道伦理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其适应时代的方面和不适应时代的方面。最后,阐释了《论语》中的孝道伦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军宁 《商务周刊》2010,(13):24-25
孔子:这几天没事,我又把孟轲小弟的东西拿出来读读。其中读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我又联想到我自己说过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样的看法是否太过极端?  相似文献   

13.
《大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相似文献   

14.
王齐国 《中国品牌》2013,(3):98-100
“仁、义、礼”的统一,是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他思想的主要特色。“仁、义、礼”紧密结合,牢不可分。“仁”离不开“义”,“义”离不开“仁”,“仁”和“义”的贯彻,又离不开“礼”。“仁”是一种慈爱的精神,推行慈爱必须以“义”为前提;“义”是一种适度的原则,保持这种适度原则必须具有仁慈的精神。而“礼”就是仁慈精神和适度原则的具体规定。其中关系,唇齿相依,缺一不可。那么,作为品牌领袖,何以为“仁”呢?  相似文献   

15.
孝,这是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在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方略和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今天,更是一个大众话题。人人都有父母长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千万万龙的传人奉行了数千年。可是,欲说“孝”字,还真不容易! 说“孝”不容易,是因为这个神圣的  相似文献   

16.
舒洁  张小文 《商》2014,(31):253-253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为了解中职学生的孝文化状况,笔者对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职生的“孝道”、“孝文化”不容乐观;并从调查结果和社会现状出发,分析了中职生孝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婚育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妇女地位的影响,就儒家的"仁"与"礼"、"忠"与"孝"、"富"与"教"几种观念以及儒家提倡的和谐观与阴阳观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有若却能将"仁"奠基于"孝悌"这个根本上,从而使"仁理"不离"人情",从亲情出发,归于天下。那个长得像孔子的学生叫有若,也是孔子晚年所招收的新生代得意门生,小孔子43岁。有若知名度不高,好像被历史有意埋没了。但在《论语》中,他的地位却很牛。《论语》中,仅有两位弟子称"子",一位是曾参,一位就是有若。《论语》中记录有若的话只有四章,其中三章都在"学而"篇中了,另一章见诸"颜渊篇"。有若的话虽少,读之却都是具有纲领性的东西,可以说都是对孔子思想的重要发挥,也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重要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9.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认为,优秀的将帅,应具备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抚部属, 勇敢坚毅,严明纪律的品格,也即历代兵家所称道的“将之五德”: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  相似文献   

20.
于丹自从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以来,火了,几乎成了“女易中天”。她的名著《于丹〈论语〉心得》,创单日单店单品种销售纪录。有评论家认为,儒家文化在当今的复兴,经典的普及传播需要依靠现代传媒力量,也需要依靠现代人能够一同分享阅读论语的感悟。于丹的新书契合了这一潮流。评论偏向两极化:有人认为她将《论语》讲解的深入浅出,富有生活化气息;也有人认为她专业化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