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方面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差异状况。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和发展程度不同,应因地制宜发展本县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兴海县县域经济发展有其独特性,本文在分析兴海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指出其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兴海县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西部多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加快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西部地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基本途径。提出了西部地区应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利用发展势差和比较优势、改造发展环境,努力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的途径来加快西部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章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回顾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提出西部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必由之路,而有效统筹西部城乡经济的发展,必要的切入点在发展县域经济。本文从西部地区为什么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有什么难题,及怎么解决为线索展开全文,力图为更好地发展县域经济,统筹西部城乡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必由之路,而有效统筹西部城乡经济的发展,必要的切入点在发展县域经济.本文从西部地区为什么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有什么难题,及怎么解决为线索展开全文,力图为更好地发展县域经济,统筹西部城乡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使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有较大幅度的差距,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落后地位。贫困地区的迟滞发展势必延缓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全国经济的发展。2000年以来至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共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关键时刻。作为身处西部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如何抓住机遇,围绕西部大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大发展,脱贫致富,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最大的结构问题是二元结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势在必行。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县域是一个关键着力点。因为西部地区县域占了全国县域土地面积的74%、人口总数的31%,并且西部地区县域普遍面临着工业反哺农业能力低以及城市支持农村能力低的"双低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全国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穆艳  穆智 《企业导报》2014,(23):54-55
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必由之路,而有效统筹西部城乡经济的发展,必要的切入点在发展县域经济。本文从西部地区为什么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有什么难题,及怎么解决为线索展开全文,力图为更好地发展县域经济,统筹西部城乡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题,而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基本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而且中国决大部分贫困人口集中于西部民族地区.所以,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农民发展更现实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系统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因素,为实现西部地区劳动力持续更好的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9,(20):297-299
文章基于2012-2017年四川省民族地区51个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回归分析民族地区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人均GDP增加3.6%,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总体上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呈负向影响;劳动力、资本投入、政府支持和交通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和西部13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10多年来,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外商投资对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发展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外向经济,促进该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制定西部大开发第二个10年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制约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所面临的困难,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制约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所面临的困难,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资源结构及配置方式的多样性,奠定了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的深厚基础,是发展特色经济的独特优势.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赶超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8.
从四川省区域物流现状出发,对北川县域物流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北川县域物流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北川县区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川县区域物流规划措施,从而提高北川县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有效地改善民族地区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9.
县域财政作为最基础的地区财政,对县域地区的社会经济及财政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为实现十八大内容中的全面小康社会,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对县域地区的财政经济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孙贵宝 《经济界》2014,(2):22-23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也相对滞后,难于培养和聚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的匮乏又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事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战略,近年来西部很多省区通过实施教育移民、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工作来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