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重庆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园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工业园区等多种园区形态,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所谓工业园区,是指根据地方工业发展水平,为发展区域(国家)经济,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尤其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过集中配套基础设施并制定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或引导工业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向该地域集聚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重庆的园区经济效果显著。据统计,重庆市70%的CDP增加值由各种经济开发园区贡献,经济开发园区被形象地称为重庆的“经济引擎”。  相似文献   

2.
赵斌 《上海房地》2013,(2):23-25
园区是企业集聚发展的区域,是生产要素流动的洼地,是对外招商引资的平台,是培育产业优势的载体。近年来,随着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入园企业不断增加,园区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园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已成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主要途径。但目前一些园区产业特色还不够突出,产业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大力培育和发展园区产业集群是提升园区经济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经济园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布局集中、功能互补、设施配套、协作密切的经济园区充分体现了经济规模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了资源、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的高度集聚,业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牡丹江市,应该根据资源、产业等优势,加快发展经济园区,培育和形成一大批对我省经济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4.
“要把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党的十七大对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经过近15年的发展,上海市市北工业园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园区形态和环境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园区服务理念和功能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系的发展以打造创意环境吸引文化创意企业为起点,经由集聚动力机制的推动来提高园区中各种创意资源的集聚。通过反馈动力机制,借由创意资源的集聚,改善园区的创意氛围,增强园区的创意辐射能力。在内层系统和外层系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内层系统的创意资源集聚和园区发展升级通过融合动力机制的作用,使得区域创意服务体系得到完善。而创意服务体系的发展,不断满足文化创意企业的需求,推动其快速成长,进一步促进创意资源的集聚,最终形成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系不断发展的动力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英华 《价值工程》2010,29(23):31-32
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难点和关键。县域经济的壮大依赖于县域主导产业及配套企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即园区经济的发展;园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能够有效聚集主导产业和配套企业,体现县域产业的特色和品牌效应,又能够有效激活、壮大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服务业存在发展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结构不合理、支撑体系不完整等问题。针对政府如何扶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园区的建设,本文从税收政策的角度提出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园区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聚化.眼下已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一道璀璨夺目的亮丽风景。成为新一轮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分析了百色市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影响园区产业集聚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利用园区平台推动产业集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研究报告》2006,(7):11-17
3.1园区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产业出现专业化趋势,产业集群和专业园的发展对园区配套服务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高新技术产业分工的细化,一个园区很难在所有的领域都占有竞争优势,促进高新区产业专业化发展,打造园区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获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际上如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等园区都在自己的专业产业领域做到全球领先,拥有全球范围内该领域的竞争地位,我国高新区如武汉、惠州、杨凌等也已经形成了产业专业化优势。同时,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产业在空间上集聚以解决创新要素(人才、资本、技术等)集聚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产业专业化集聚的趋势,出现以专业园为主要空间载体的集聚形式。这种专业产业的集聚,需要形成良好的专业产业发展环境,对园区的配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周枝栋 《企业研究》2012,(10):129+133
人才是强国之基、富民之本、发展之源,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举措、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抢先构筑人才高地,着力优化人才结构、集聚人才新优势,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2.
长宁区近日公布了紧邻虹桥交通枢纽的虹桥临空经济园的新一轮规划方案,按照新一轮规划,临空经济园将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在园区打造3个互相独立又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空间:在园区北部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企业总部与高科技企业集聚区;在园区南部形成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园区西部形成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13.
园区文化建设与园区经济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优质的园区文化能倡导经济的良性发展,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推进园区文化发展的物质保障。一个拥有著名品牌的工业园区必定是建立在优质的园区文化体系上,只有结合当地的经济特色,迎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和加入新的文化元素,实现经济发展与园区文化完美结合,才能为园区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优质的园区文化是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骨髓,巩固创新园区文化,用文化倡导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园区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聚焦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结合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Core Periphery Model)的作用机理,围绕园区内1000多家企业以及几十栋重点楼宇的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基于ArcGIS软件结合克里金插值法,运用核密度估计(KDE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网络中心度等模型,对企业的空间分布进行描述,表征企业在园区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验证企业的空间集聚是否能形成产业集聚进而形成产业生态,分析其促进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用。本项目研究将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产业园区发展经营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撑,为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也以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心—外围”模型理论地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兴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高端商务区等区域建设。工业园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等因素的驱动,工业园区所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化,集聚产业、资源、生活服务等各类要素,  相似文献   

16.
国家开发区多以"一区多园"空间布局及形态组织。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产业化等融合发展背景下,研究以乐清市产业园区为例,通过GIS空间网络和UCINET社会关系网络的技术手段,研究区域内产业园区的集聚形态→园区间联系→园区建设的空间效应(产—城融合)。结论如下:①乐清市开发区内各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集聚形态以串珠型、组团型、条带型、V字形等空间形态为主。②各产业集聚区两两联系强度差异性较大,其中产业链条上的联系弥补了时空距离联系的相对松散性。时空联系中联系紧密程度决定于道路等级而不是道路密度。③从产—城融合阶段来看,6大集聚区处于不同的产—城融合阶段和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服务工作是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其中,依托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小微企业集聚发展,成为各地较为普遍的做法.近日,我们对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东集团”)及其有关园区进行了调研,学习借鉴其作为专业的产业园区运营商,以市场化方式建设产业园区、建立服务体系、集聚服务资源和服务小微企业的有关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工业集中、土地集约和产业集聚,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增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南通市在乡镇、民营经济工作实践中.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促使乡镇工业园区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升,已成为全市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实践证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继续坚定不移、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相似文献   

19.
浙江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呈现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在全国居中上水平,但集聚程度相对较低,面临外包企业规模偏小、外包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外包园区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和中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此,应从加强服务外包产业链建设、离岸在岸统筹发展、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和优化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加以。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园区多产业”缺乏集聚效应和利益协同的多业态工业园区,文章通过下列途径构建集聚机制:为了使企业跨园区合作趋于长期稳定后,集聚度较弱的园区企业可以迁移至集聚度较强的园区中,笔者构建了企业间带有惩罚性质的跨园区互动竞合机制,再通过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迁移补偿契约模型以补偿企业因迁移带来的损失,降低企业风险,促进迁移,最终达到企业集群的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