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理晖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
本文分析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人才的整合与开发策略,指出在制定恰当的人才整合计划基础上,并购企业需要从尽职调查、保留关键人才、开发新管理团队的活力、加强组织承诺等方面建设富有竞争力的人才保留和激励环境。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在企业危机管理中运用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增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不断扩大,企业危机事件频发。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和危机管理,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内部控制与企业危机管理关系的探索,阐述了内部控制与企业危机管理整合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需求由温饱转向小康,消费结构升级,拉动工业快速增长。在2003年GDP增长9.1%中,工业贡献率为63.2%。其中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迅速攀升。工业化、信息化齐头并进,市场化、国际化不可逆转。转轨、接轨,新旧交替,复杂多变,国际国 相似文献
5.
广州新太集团 《企业管理(北京)》2002,(11):24-26
2000年,新太集团在实施整合管理获得"二次创业"成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次创业"的口号,并将"三次创业"的内涵定义为"创建高价值企业",又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战略整合、资本整合、人才整合、市场整合、技术整合以及行政管理整合等一系列的新举措.新太人进一步认识到:实施整合管理光有认识、有激情、有需求还不行,还必须有目标、有内容、有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在实施整合管理的过程中,用整合的理念对整合的结果进行检验和再完善、再整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环境的多元化,企业面对的危机压力越来越大。当面临危机时,企业如何有效化解,甚至做到"危机变转机"?本文从危机信息管理的概念入手,通过有效的危机信息管理策略,探讨企业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危机调查报告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同在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样,在现代商场中也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危机是正常和难免的,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企业已进入了全面的战略竞争的年代,而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却偏重于进攻,对某些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影响的危机问题重视不够。因此,有必要根据企业传统的战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特点加以系统性的研究,将危机管理引入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1.
12.
企业战略思维内涵与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思维与战略、战略规划、战略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个体层面战略思维包含整体观和系统思维、前瞻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几个方面内容。组织整体层面战略思维则反映了企业的智商,体现为组织愿景、企业战略文化。个体层面上训练和提高战略思维要深入实践,积累经验,学习与研究战略理论,个人主观世界改造等。整体层面的战略思维提升需要鼓励高层团队战略对话,吸纳员工个体的创造性和灵感,加强集体学习,并适当借用"外脑"等。 相似文献
13.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何等的理想状态。“物尽其用”,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做到真正的“人尽其才”。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只有把人才盘活了,让人人都有尽其才的渠道和舞台,企业才能有资本谈基业长青。 相似文献
14.
15.
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已发生的各类危机事件看,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负面影响都首当其冲,如何管理企业危机是各类食品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基于我国食品企业危机的现状和食品安全危机的特点,借鉴国外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的食品安全法施行,探讨食品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和策略来有效应对危机,力求食品安全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已发生的各类危机事件看,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负面影响都首当其冲,如何管理企业危机是各类食品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基于我国食品企业危机的现状和食品安全危机的特点,借鉴国外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的食品安全法施行,探讨食品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和策略来有效应对危机,力求食品安全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17.
两年时间,业务成长近三倍.员工数量增长超过两倍。UT斯达康正处于高速成长朝。虽然在最佳雇主评选中名列前茅.但UT斯达康发现的却是被高速发展掩盖下的深层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企业留人策略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留住人才比聘用人才更重要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人员频繁流动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前提,因而,他们对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嗤之以鼻。美国企业管理一向是以“异质性”、“流动性”、“个人主义”为特点的,在这种管理环境下,人员流动频繁。美国公司人员的补缺率约为日本4至8倍。大量的人员流动易造成培训成本升高;促使人们追求迅速提升,而忘掉公司目标;人际沟通困难,缺乏合作;企业与职工关系淡漠,彼此缺乏信任感;管理机构严重官僚化,没有人情味;管理当局控制有余,指导和激励不足,等等。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内彼此都是“陌生人”… 相似文献
19.
20.
组织尽管可以通过预警管理等措施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但“不测风云”与“旦夕祸福”之类人们“但愿不如所料的事情却往往会恰如所料起来”。面对危机,组织的领导有人关心的是物质利益的损失;有人关心的是人员的伤亡;有人关心的是个人的前程;也有的人浑水摸鱼,大发“灾难”财……关心的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