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5,(10):57-61
依据大学与企业在创新链之不同阶段的投入要素价值、要素产出弹性及贡献度等因素,设计创新链的权变利益分配机制。在产出价值一定的情况下,在研发阶段,大学获得的利益分配比例与大学在该阶段中的投入要素价值、要素产出弹性、要素协同度成正相关,企业利益分配比例与其成负相关;在商业化阶段,企业获得的利益分配比例与企业在该阶段中的投入要素价值、要素产出弹性、要素协同度成正相关,大学所得的利益分配比例与其成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促进合作创新稳定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民经济行业是随着社会劳动分工发展而逐渐独立出来的,"在行业系统之间,不同行业系统占有和使用的生产要素状况相适应,不同行业的市场主体会获得有差别的经济利益;在同一行业内部,同样由于与生产要素的结合关系与生产状况不同,同一行业内的市场主体也会获得有差别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
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观念是对一定生产方式决定的分配方式的主观评价或称之为价值判断,所以它的本质就是分配方式的内在规定性。判断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归根结蒂要看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分配方式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毫无疑问,对经济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的,自然就是进步的分配方式。如果把这种公平观具体化.就是劳动平等公平观,它要求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而收入分配不公平,则是投入生产要素多者不能获得较多的利润,投入生产要素少者也能获得同样利润,其结果劳动,技术、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就不能持续有效地投入.社会资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有效地配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工是自8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造成农民工职业与身份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导致农民工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分配、社会事务的参与、社会利益的获得等诸多方面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对农民工权利保护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立法目的和宗旨,通过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针对目前社会上个别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问题,重点加强了对劳动者生存权、人身权、财产权、自主择业权、劳动报酬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充分体现了社会法在平衡不同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立法目的和宗旨,通过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针对目前社会上个别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问题,重点加强了对劳动者生存权、人身权、财产权、自主择业权、劳动报酬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充分体现了社会法在平衡不同社会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成员结构复杂的转型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常常面临利益分配,不同群体利益诉求难以协调,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农龄被重新应用。具体的案例分析表明,按农龄分配有助于解决转型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分配矛盾,降低集体对成员的人身约束,补偿成员的劳动贡献。农龄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文化背景相契合,某种程度上是对农村平均主义和早期合作思想的回归,这正是农龄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一些新型的争议在处理中时常面临着劳动保障法律空白的尴尬,特别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认定问题已经成为劳动争议、工伤认定的棘手问题。因此,研究和处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已是刻不容缓。一、劳动关系《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根据该条规定,只有劳动关系才受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具有平…  相似文献   

9.
景仲生 《财会月刊》2010,(2):I0015-I0015
一、舍与得的辩证法 所拥有的财富应该与你的给予、付出、劳动、创造成正比。人人都想获得财富,那么,你要想获得财富,就得先帮助别人获得财富。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时,由社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主要内容之一。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从各国通行的办法来看,一般规定由雇主和被保险人按比例缴纳,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目前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实行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后,结合我国国情,按照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为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积累与分配的关系,采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负担方式,多方面、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企业在税前列支,纳入成本。个人在工资收入中缴纳。社会保险主要内容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工商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疾病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规定劳动者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界限时,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工伤社会保险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负伤、致残、致死,本人及其家庭丧失工资收入,生活难以为继,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8月底,新组建的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肇庆市召开了首次全省劳动工资工作会议。方潮贵厅长、林王平副厅长、甘兆炯巡视员分别就全省劳动关系和企业工资分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讲话,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劳动工资工作的专门论述,始终把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做好劳动工资工作。林王平副厅长代表省劳动社会  相似文献   

12.
王蕾 《企业研究》2012,(18):14-15
利益问题是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与竞争的核心。基于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不同利益,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差异,而地方政府就是在这种求同存异的利益博弈的过程中通过府际合作与府际竞争两种博弈样态不断地进行着利益的划分与分配,补偿与让渡,最终达成一个利益协调与稳定的状态。只有对政府间的一致性利益建构双赢合作机制,对其差异性利益建构良性竞争机制才能促进地区间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经济利益分配失衡问题比较严重,对社会和谐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济利益分配失衡,首先,易引起社会不同利益间的相互矛盾与对立,从而破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其次,易诱发各种社会矛盾,破坏社会和谐.第三,还会使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得不到转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后果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形成上下一致的合力,迅速解决社会上经济利益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本文就劳动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互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等内容进行探讨,为构建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作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工会作为协调劳动双方关系的主体,一般是立足于劳动双方各自利益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形成的且当代政府部门无法取代的社会组织,其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本文基于工会工作特点与性质的前提下,提出一系列工会有效维护职工权益的途径与方法,期望能够让当代工会获得更多普通职工的支持与关注。  相似文献   

16.
健全并应用工资分配的利益动力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突破口。因此,进行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探索,寻找适应企业自主分配的具体形式,充分运用工资分配的利益动力机制,对极大地调动职工创造性、积极性,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分配的基本要求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工资分配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充分体现多劳多得,按照劳动者为社会提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工资分配; 2.承认在劳动差别基础上的工资差别,反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相似文献   

17.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所谓企业劳动关系,就是指企业劳动力使用者或雇主与企业劳动者或雇员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具体地说.是指企业劳动力使用者或雇主与企业劳动者或雇员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与劳动相关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基本建设计划的作用和任务不问社会形态如何,人们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在社会各部门间按一定比例分配人力、物力.这是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的一个普遍规律.而这种分配采取什么形式、不同的社会形态却是不同的.正如马克思指出:“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①在原始社会,采取的是原始的直接分配社会劳动的形式.在资本主义下,商品生产已普遍化,所以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只能采取价值的形式,通过价值规律来进行.当整个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即将被消除,此时,社会劳动就可能根据社会需要直接地按比例分配.随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则成为必要和可能的事情.此时,尚不能消除商品生产,因而价值规律就必然会起作用.但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终究是起着决定性的主  相似文献   

19.
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必须高度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它要求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建立起融洽、协调的关系;要求社会成员在收入分配、就业机会、劳动条件等经济利益关系方面也要有根本的协调关系.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世纪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多方面地促进社会成员的不同层次的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另一种可供选择的价值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借鉴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和斯拉法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既不同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又有别于新古典边际生产力价值论和斯拉法价值论的新的价值理论,即广义价值论。该理论认为,分工交换产生于人们对比较利益的追求,均衡的交换比例即广义价值是根据比较利益率相等的原则确定的,比较生产力与广义价值量成正比,非劳动生产要素同样参与价值决定,而劳动价值论则是广义价值论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