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一座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它拥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拥有融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这座山城不缺驰名中外的风景名胜、不缺古老的历史遗迹,更不缺雄峻的自然奇观,而休闲乡村旅游在众多大型魅力景观中尤显其独树一帜的特色,其中金龙村、和平村和迎新村在重庆市的魅力乡村游中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2.
王丽 《经济界》2011,(3):72-74
都市旅游是都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包含丰富的内容,具有都市性与多元性、综合性与持续性两个显著特征。天津作为一座拥有600年历史,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的现代化大都市,具有加快发展都市旅游业的巨大潜能和迫切需要。天津都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制定都市旅游发展规划;整合都市旅游资源,塑造独特的城市个性;强化城...  相似文献   

3.
文化旅游将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热点.本文以重庆目前的文化旅游市场需求现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本区文化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对重庆文化旅游市场促销步骤及策略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申博成功是历史给予上海及周边地区又一个重大发展机遇。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发展的格局、规模、层次起着巨大的提升作用.今后几年的备博、办博的过程将会促进上海都市旅游各类资源整合.集群与繁衍扩张,优化都市旅游产业链的结构,形成上海全新的以观光、休闲、旅游、居住为主的纵贯南北的旅游带产业。为配合松江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把握世博发展机遇.围绕松江区自身资源和环境优势,了解地区旅游市场需求、供给现状及休闲旅游业发展趋势.研究松江进行产业升级和城市功  相似文献   

5.
<正>一、河南省旅游产品特征分析1.旅游产品类型丰富多样河南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产品类型多种多样,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人文旅游资源产品得天独厚。河南省作为文物大省,地下文物居全国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品牌问题研究——以提升南昌旅游业竞争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品牌与城市旅游业竞争力密切相关,城市旅游品牌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旅游业竞争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城市旅游品牌的构成要素和评价体系的内容、城市旅游品牌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贡献弹性分析作为理论切入点,对南昌与其他城市旅游品牌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创建以青云谱、绳金塔、豫章十景为代表的园林建筑文化;充分利用英雄城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打造完整统一的"红色旅游"体系;以弘扬赣文化为脉络,挖掘万寿宫历史价值等是提升南昌城市旅游品牌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5,(29):212-215
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古镇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于现有教稼台的现状,充分利用周围有利地形和大地景观环境,紧扣"农耕文化"主题,从传统农业和现代技术两方面形象构筑人文景观,并自然融合在生态绿化之中,以充分认识人文景观设计对古镇旅游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荆怀芳  刘明岩  孙洁 《价值工程》2012,31(33):113-114
文章采用威尔逊模型,分析重庆市13座历史文化名镇对我国其他省份客源地的旅游吸引力,将客源市场按照吸引力大小划分为两个等级,分析不同等级的客源地对重庆开发历史文化名镇的意义,并希望由此案例,给其他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以实现名镇旅游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带动名镇所在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十分青睐丘陵旅游资源自然纯朴。而重庆作为一座山城,丘陵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因此,研究丘陵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对重庆经济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重庆的丘陵旅游资源具有资源丰富独特、旅游品位较高;旅游资源环境可进入性低,交通状况亟待改善:旅游资源环境脆弱性高,承载力低,基础设施较差,配套落后等特点。针对重庆丘陵旅游资源的特点,我们要研究确立较好的丘陵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并采取正确的开发措施和策略。这必将促进重庆丘陵旅游业的大发展,也必将促进重庆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青州市历史文化丰厚,自然资源众多,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青州市委、市政府根据青州市旅游业发展实际,审时度势,提出了"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把发展旅游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青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一)旅游资源日趋丰富。全市初步构建起以文化体验、修身养生为主题的"佛寿文化"旅游区,以古城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古城文化"旅游区,以绿色生态、休闲度  相似文献   

11.
人类居住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这些珍贵的地质自然遗产,既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有限性、稀缺性、系统性,易被破坏和不可再生等特点;也是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是人类了解地球发展历史和寻找矿产资源的实证资料.自然遗迹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存在着巨大的旅游价值,建设以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为核心内容、具有旅游休闲功能的地质公园,对保护和开发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居住的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这些珍贵的地质自然遗产,既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有限性、稀缺性、系统性,易被破坏和不可再生等特点;也是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学术价值,是人类了解地球发展历史和寻找矿产资源的实证资料.自然遗迹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存在着巨大的旅游价值,建设以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为核心内容、具有旅游休闲功能的地质公园,对保护和开发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阆中古城已逾千年历史,保存了丰富的民俗、 风水、 三国、 科举文化和美丽的山水风光,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十大古镇".阆中旅游十三五规划以"山水城一体化"为重点.结合阆中古城的区位条件、 开发现状,对接"山水城一体"战略,可以从古城建设、 提升游客观光体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滇越铁路滇段是云南近代发展的见证者,具有车站旅游资源、工程技术资源、红色旅游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同时途经云南许多著名的自然景点和工业遗产景点,是一条具有很大旅游价值的铁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它的文化涵量与价值无可估量,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秦皇岛市确立了"旅游立市"战略,力争5—10年,把秦皇岛建设成为休闲度假胜地、山海生态宝地、长城文化高地、健康长寿福地,整体打造"国际旅游名城"。这一决策是非常适时和具有战略眼光的,是适合秦皇岛的发展战略。一、秦皇岛市发展旅游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条件第一,历史文化方面:在中国,秦皇岛是唯一一个以  相似文献   

16.
<正>城市滨江区域一直是各城市发展滨水经济、提供滨水休闲的重要区域。构建滨江游憩系统对滨水城市意义非常。重庆是一座充满生机、富有韵味的大都市,是我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其主城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建筑于一体的滨江旅游带。笔者在综述滨江游憩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上,以重庆为例,对重庆主城滨江区的现状及休闲旅游资源的重组进行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和区域竞合分析法对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带的构建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分析给出匹配战略指引。  相似文献   

17.
一、旅游产业战略布局 根据三峡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分布模式,即以重庆和宜昌两个旅游中心城市为增长点,将长江三峡沿线各旅游景点和城市连接成增长轴线,借助重庆和宜昌分别在西南和华中地区的区域网络中心优势实施轴圈网络发展,其总体布局概括为"一线三点四区".  相似文献   

18.
温泉资源的利用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是作为被广大国内旅游者普遍接受的新型旅游形势,温泉旅游近年才兴起.温泉旅游在重庆旅游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对温泉旅游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学术研究还很少见.重庆温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开发呈上升趋势,然而,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又给当地的经济、生活和环境带来了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甘孜州虽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但其旅游发展也受交通、气候、地理等一定的限制.本文探析影响甘孜州旅游发展与规划的几点因素,望对甘孜州的旅游发展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特色商业经营和文化旅游正日渐成为历史地段更新与保护工作的动力.然而当前商业和旅游的各自发展对历史地段保护造成了"离散"效应:商业旅游部门以经济指标的增长为导向进行更新规划,使许多历史地段面临着被商业化、功利化和肤浅引用的危险,深厚的历史内涵正日益消弭;而规划管理部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仍然受到计划因素制约,缺乏对其动态利用和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的预想;指出规划管理应从"离散"走向"综合"--政府部门应当采用一种新型的发展规划模式,并对相关的组织模式和配套政策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潜在冲突,实现对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