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莎士比亚(1564-1616)《哈姆雷特》的故事.最早源于中世纪丹麦作家、历史学家萨克索·格拉玛蒂克斯在1200年前后用拉丁文撰写的《丹麦人的业绩》。这部史书是丹麦中世纪以前最主要的历史文献.收集了丹麦古代的英雄史诗,记录了一些民间传说和歌谣。  相似文献   

2.
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出发,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三部著作———拉伯雷的《巨人传》、薄伽丘的《十日谈》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看出,以他们为代表的文学巨匠们利用代表民间底层文化的狂欢文化,从人的肉身、情欲和精神层面否定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封建主义,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3.
<正>欧盟经济目前复苏缓慢,且前景难料。英国"脱欧"更会弱化欧盟经济复苏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欧元的信誉。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计,英国"脱欧"将削弱欧盟经济增长。"留下还是离开,是个难题。"套用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的经典台词来形容眼下的英国和欧盟,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4.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7月24日无奈地宣布,多哈回合谈判陷入无限期中止状态。“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王子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显然,多哈回合也陷入“哈姆雷特式”的困惑,正如印度贸易部长纳斯所言,多哈回合“并未死亡,但却处于  相似文献   

5.
“留下还是离开,这是个难题。”套用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的这句经典台词来形容眼下的英国和欧盟貌合神离亦或貌离神合,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6月24日下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全部公布结果。其中,支持留欧16141241人,占比48.1%,支持脱欧17410742人,占比51.9%。历经煎熬与挣扎的英国人最终还是在无奈中选择了脱欧。  相似文献   

6.
正像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红楼梦》,有人看到了风花雪月,有人看到了  相似文献   

7.
"有一千个读者(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照这句话,我们都可以把自己看成是一千分之一个"哈姆雷特"。这非常好理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躲藏在灵魂深处的自己。如法国史学家丹纳所说:"莎士比亚写作的时候,不仅感受到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而且还感受到许多我们所没有感受到的东西。他具有不可思议的观察力,可以在刹那间看到一个人完整的性格、体态、心灵、过去与现在,生活中的所有细节与深度以及剧情所需要的准确的姿态与表情。"简单说来,就是因为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授予了丹麦影片《更好的世界》。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丹麦电影。看之前,心里存有这样一个疑惑:在北欧那样高度成熟的社会,还能拍出什么类型的电影来呢?高福利的生活环境,会极大降低个人陷入困厄和灾难的几率,而电影离开了这些元素,又怎么展开故事呢?  相似文献   

9.
荷兰商学院于1976年8月在NIJENRODE,举办了一个有美国、英国、荷兰、丹麦、加拿大等九国的五十几位科学家、学者、教授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的关于“商业决策”的专家讨论会。会后出版了《论文集》,其中第一卷是关于《管理和财务会计趋向》的问题。第一篇论文论述了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企业界和会计界普遍关注的通货膨胀会计和重置价值会计的结合。现将第一篇论文《通货膨胀会计和重置价值会计的结合》(作者:Andre J.Bindenga)节译介绍,供研究外国企业管理和会计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0.
傅光明 《金融博览》2013,(11):23-24
“有一千个读者(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照这句话,我们都可以把自己看成是一千分之一个“哈姆雷特”。这非常好理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躲藏在灵魂深处的自己。如法国史学家丹纳所说:“莎士比亚写作的时候,不仅感受到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而且还感受到许多我们所没有感受到的东西。他具有不可思议的观察力.可以在刹那问看到一个人完整的性格、体态.心灵.过去与现在.  相似文献   

11.
陈颐 《中国外资》2003,(11):54-55
<正> 丹麦,一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北欧国家,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安徒生故事中的童话世界。然而,丹麦企业在自身成长和走向世界的路程中,发展足迹留下的是真实的奋斗故事。丹佛斯,一个名字深深眷恋丹麦潺潺流水的家族企业,经过70年的艰苦努力成长为一家跨国公司。1.7万名员工遍布丹佛斯在100多个国家的工厂和代表处,2002年营业额达20亿欧元。  相似文献   

12.
丹麦地处北欧,南部与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和瑞典隔海相望,位于波罗的海到北海的出口处,有"西北欧桥梁"之称,是传说中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国。说到丹麦,很多人会立刻想起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美人鱼》等,想起安徒生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人物。不久前,一位多年前移居丹麦的好友邀我到丹麦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童话大师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于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个曾给我  相似文献   

13.
佚名 《税收征纳》2009,(11):47-47
据丹麦《日德兰邮报》报道:在丹外资企业逃离丹麦,留下未交税款高7.42亿克朗。受前几年丹麦建筑业市场发展机会吸引而大量来丹的波兰企业首当其冲,未付税款总额为2.09亿克朗,其次为德国企业。  相似文献   

14.
报刊文摘     
英推选世界千年十大文豪英国广播公司“网上新闻”日前举办1000年来最佳诗人及作家推选活动 ,英国16世纪伟大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独占鳌头。入选十大文豪的作家及其作品分别是 :1 莎士比亚 ,16世纪英国诗人、剧作家《仲夏夜之梦》 ;2 奥斯卡 ,18世纪英国小说家《傲慢与偏见》 ;3 乔治·奥威尔 ,20世纪英国讽刺小说家《一九八四》 ;4 狄更斯 ,19世纪英国小说家《双城记》 ;5 班克斯 ,20世纪英国科学小说家《黄蜂工厂》 ;6 托赫金 ,19世纪英国学者兼作家《行会首领》 ;7 乔伊斯 ,19世纪爱尔兰小说家《尤利西斯》 …  相似文献   

15.
<正> “丹麦与中国的官方和商务关系的历史已有325年之久。我们双方的关系一贯建立在友好、合作、互惠和尊重的基础上。”这是丹麦驻华大使馆龙博深大使在《丹麦商务专刊》(2004/2005)致辞中的一段话,这段话精确辟概括了中丹两国关系的过去与现状,也预示着双边贸易的美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很久以来,对莎士比亚就存一份心仪。六卷本的莎翁全集躺在书架上不知多久了,时光流转,竟一直鼓不起勇气去翻来看看,怕的是自己才疏学浅,读不懂个中滋味,反成了一锅夹生饭。而且,读剧本不比读小说、诗歌,剧本是要用来上演的,印在纸上的文本只是个半成品,万一日后有个在舞台上一睹莎士比亚风采的机会,今天的阅读岂不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只怕会大大影响届时坐在剧场的感觉。想来想去,读莎士比亚的愿望,也就渐渐地淡了下来。后来,自己一点点长大、自立,那时节,正是戏剧界喊“话剧危机”喊得最响的年代。相当一部分话剧团陷入经济困境,话剧场次急剧下降,哪里还找得到地方看莎士比亚。纵然“心向往之”,也只好“望洋兴叹”。然而,形势的变化让你永远意想不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话剧事业奇迹般地走出了低谷,呈现初步繁荣景象。莎士比亚也不再是遥远的梦,不仅国内一些话剧单位将莎翁剧作或重拍或改编,就连英国本土的剧团也远涉重洋,为中国观众献上“原汁原味”的莎士比亚名作。最近又有消息:英国著名的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将于5月23~26日来华,于北京保利剧院演出莎士比亚经典喜剧《威尼斯商人》,演出采用英语对白,附加中文字幕的形式。消息是令人兴奋的。兴奋之余,不禁又...  相似文献   

17.
玉文索与《算学宝鉴》王文素,字尚彬,明代算学家,山西汾州人,约出生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卒年无考。三十岁时收集宋元以来算学家杨辉,夏源泽等人算书,精心研究约三十载,于嘉靖三年(1524年)编成《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以不简称《算学宝鉴》)时年六旬。《算学宝鉴》凡四十一卷,摘其卷目如次:卷一大小数、度量衡亩分、乘除起例、盘中定位卷二掌中定位、悬空定位卷三乘除卷四乘除捷法卷五代乘代除卷六乘除通变(卷七至卷四十一,《九章算术》涉及之应用算学问题乃至复杂开立方等应有尽有,范围甚广,足见王文素算学造诣精深…  相似文献   

18.
王祁书法     
《中国金融家》2011,(11):147-149
王祁,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主席,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9年5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王祁创作的我国首部4集金融专题片《魂系大地》。出版《王祁文集》,包括中篇小说卷《梦译波斯》、短篇小说巷《金融鹿方》、散文随笔卷《心画图腾》、诗词歌赋巷《心洗如诗》、长篇纪实卷《南国纪事》。还著有小说、电视剧、书法等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不要向别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这是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不要向别人借钱,向别人借钱将使你丢弃节俭的习惯;更不要借钱给别人,你不仅可能失去本金,也可能失去朋友。”私房钱不必斤斤计较。家庭需要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机制,一般来说,可采取“大钱集中,小钱分散”的做法,要允许家庭每个成员有一点自己的私房钱,留给每个人自由使用金钱的空间。舍不得用钱等于没有钱。手中有钱,总是舍不得用,生活得十分拮据,那么,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是枉然。钱本身是一个价值符号,只有使用才能体现其价值,不去使用等于没有价值。用不完的钱不能算…  相似文献   

20.
董晓麒 《时代金融》2012,(25):60-62
<正>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无疑是一部文学名著,其文学价值已经得到学界公认,纵观全文,这部莎翁著作描述了高利贷者夏洛克和商人安东尼奥之间的一场借贷纠纷,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嬉笑怒骂中折射出了不少当时西方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学观点,因此也可以视作一部优秀的经济学读本,现在就让我们来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做些经济学方面的解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