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CHNS数据,计算FGT指数,分解贫困变动,计算贫困弹性及减贫增长率。发现减贫效果具有波动性,经济增长对减贫具有正效应,但收入分配在不同时期减贫效应不同。1991-1997年贫困人口从经济中获益低于非贫困人口,1997-2004年与此相反。2000-2004年间,经济增长对赤贫不利,而收入分配对赤贫有利。政策含义在于,制定减贫政策时,既要考虑经济增长又要考虑收入分配;在贫困人口内部,根据遭受贫困的程度,制定不同的减贫政策;进行减贫评估时关注贫困人口构成。  相似文献   

2.
益贫式增长是对穷人有利的经济增长,它关注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受益程度,被认为是有效减贫的最佳经济增长模式。益贫式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减贫的最大动力,但是经济增长是减贫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高速的经济增长必须配合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才能实现贫困快速下降。实现益贫式增长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经济增长直接提高穷人收入;另一种是通过政府公共再分配使贫困人口从经济增长中间接获益。本文通过对益贫式增长的含义及其实现路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对于城镇人口脱贫时间产生了消极影响。研究发现,城镇贫困在1997年达到高峰,然后逐渐缓和;贫困人口的收入增长在初期能使脱贫时间迅速减少,但边际效果是递减的;贫困人口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延长了脱贫时间,如果贫困人口的初始收入增加,则会明显缩短脱贫时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FGT贫困指数和在Lorenz曲线基础上的贫困指示增长曲线对新疆农村最近几年的贫困变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减缓了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但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减缓贫困的积极作用。除2003~2004年以外,其余时期的经济增长都不是亲贫式的增长,新疆农村的贫困人口在经济增长中获得的利益少于非贫困人口。因此,为了有效地减少贫困,新疆不仅要注重通过经济增长减少贫困规模,同时也要重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并且把减少收入分配不均等的重点要放在提高最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上。  相似文献   

5.
收入增长与分配结构扭曲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是"三农"问题中的主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减贫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定义一族新的洛伦兹曲线,构造我国农村家庭收入的分布密度函数,并对"贫困一增长一不平等"减贫效应分解方法进行修正。进而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的农村家庭数据,对1991—2009年东部、中西部省份收入增长与分配结构扭曲的农村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增长使得贫困入口比例下降,但分配不公平降低了减贫速度,并导致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份额不断萎缩。对比分析发现,中西部省份比东部沿海省份、2000年之后比之前的分配不公平程度更为严重。另外,基于Blinder-Oaxaca工资差异方程的分解结果表明,促进农户增收的个体层面影响因素依次为非农经济活动、受教育水平、地理位置和耕地面积,而现阶段贫困家庭非农经济活动参与率偏低和受教育水平增长缓慢是其收入增长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与城镇不同阶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城镇不同阶层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对于城镇各收入阶层来说都是不存在的;经济增长对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不具备调整能力,但对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却有极大的调整作用。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下,当滞后一定期数时。经济增长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格兰杰原因。总体而言,随着经济的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趋于扩大,需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从"增长"到"对穷人友善的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荣鑫 《经济学家》2007,(6):109-117
本文回顾了国外学术界和国际机构从强调"增长"到重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思想演变,介绍了"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不同定义,以及如何在这种视角下重新讨论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了国外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基本共识.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这方面的思想演变和理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有效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1978-2005年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劳动力、投资、教育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有效需求交互影响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了经济增长,且在短期内效果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农村贫困变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章利用了基于Lorenz曲线进行贫困测度及其分解的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2003年中国农村的贫困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相似文献   

10.
信贷约束、再分配及不平等对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信贷对那些禀赋较少的当事人是完全可获取时,再分配对长期增长无影响.当信贷不可得时,再分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越高,越容易刺激穷人掠夺富人的财富,并牺牲了总的投资与增长.恰当的再分配政策设计可以有利于禀赋少者并促进总的产出,并使社会朝着增长与和谐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收入分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也日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在"十二五"时期制定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缓解我国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  相似文献   

12.
陈弘 《当代经济研究》2012,(11):38-44,93
"倒U型假说"预示着收入分配平等将经历一个"在变得更好之前要变得更坏"的过程。对该假说的检验显示,收入分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没有一致的规律,检验数据的类型强烈地影响着检验结论。而"变得更坏"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变得更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改善不是经济增长的自然结果;经济的全球化与金融化对发展中经济体通过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努力形成了新压力。对于一个追求在经济增长中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奉"倒U型假说"为圭臬,共同富裕的目标只会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收入不平等、政策偏向与最优财政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政策偏向是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恶性循环的决定因素。当政策偏向于穷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提高税率,扩大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当政策偏向于富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降低税率,减少对穷人的转移支付。依据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收入不平等不断恶化,针对恶化的不平等而采取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效果差,没能扭转不平等恶化趋势,政策偏向严重。(2)税收再分配政策偏向富人,使富人税负相对轻于穷人,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剧;偏向于穷人的转移支付多为消费券(物),导致越扶越贫。为此,需要从调整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方面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库兹涅茨假说可以解释中国的收入差距变化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中国的数据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没有对库茨涅兹的"倒U型假说"给予足够的支持。中国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特点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从经济发展因素、经济体制转型的因素和政策因素上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5.
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测算了我国1978年~2009年间居民部门收入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应用卡尔多"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模型"的研究表明,储蓄结构变迁是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企业储蓄的快速增长是导致居民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企业储蓄的高增长是我国步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后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一系列制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调节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措施在于改革当前导致企业储蓄率过快增长的财税与金融等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0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将社会保障水平纳入库兹涅茨计量模型,通过VAR系统的Granger因果检验、VECM、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具有时滞性;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有利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但社会保障没能有效发挥经济"助推器"作用,且当前社会保障在收入分配领域起到的调节作用也很小,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调节效应,即"损不足补有余";目前我国已进入"倒U"曲线的拐点阶段,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黄金时期。最后,依据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悦 《当代经济》2021,(9):18-21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区域空间面板数据,基于库兹涅茨假说,设定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就经济增长、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省级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不存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关系,而是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关系,难以通过经济发展的自发调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支出未起到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反而存在逆向调节,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消极影响,对外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影响,这意味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取决于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承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贫困的减少--1990-1999年的趋势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绍华  王燕 《财经研究》2001,27(9):3-11
本文考察了中国1990年以来的贫困和分配不均问题,并对贫困的减少进行了分析以显示经济增长的最大受益者,我们发现:(1)1990年代以来各种贫困线下的贫困人口都大量减少;(2)经济增长显著促进了贫困率的下降,而同时不断增长的分配不均又使贫困率上升;(3)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少于富人;(4)我们检验了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关系,发现在人力资本储备上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均衡,教育的分布正变得越来越不对称。  相似文献   

19.
张锐 《经济》2006,(12):26-29
俄罗斯最近几年经济的超速增长使得贫困人口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穷人绝对数量的减少并不等于贫富相对差距的缩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分析认为,城镇2000-2004年的贫困人口分别为:2295万人、2883万人、3766万人、3912万人、4071万人,城镇贫困人口有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城镇人口的基数上升、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赶不上基本消费需求额的增长等原因造成的.除最低收入组构成贫困人口的主体外,低收入组居民有"渗透"进入贫困人口的趋势.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解决城镇相对贫困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注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城镇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