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的30多年,我国经济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持续高速增长阶段。从1978年到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9%,特别是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GDP增速达到10.7%,被称为"中国奇迹"。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从2001年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实现了年均增长14.8%的速度,较好地发挥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研究背景2008年,中国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经历了短暂的滑落后迅速回升,到2010年初达到了一个高点。之后又开始回落,历时超过l0个季度,到2012年第四季度后才企稳反弹。如何看待这一轮回落,仅仅是一个短期调整,还是反映了中长期增长动力结构的变化?两年前,我们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本判断,即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将会下一个较大台阶,进入由高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专家最近提出,现在不少人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仅仅理解为增长速度下降几个百分点,这显然太过简单了.对于不少企业和行业来说,则很容易陷入被动.这个提醒值得重视.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表现为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面临着复杂的系统转型,也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在这样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表现为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面临着复杂的系统转型,也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在这样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国消费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预计在由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的情况下,中期消费将进入到一个比较稳定的上升阶段,消费贡献率将逐步提升;短期消费贡献率下降的风险较低,消费贡献率可能高于去年。一、消费贡献率的基本情况在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核算中,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是一个相对量。就消费贡献率而言,其高低不仅取决于消费自身增量变化的情况,还取决于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2,(10):18-18
“中国跻身世界五百强的民营企业在二十年内可能到150家。”——这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做出的预测。他认为,尽管近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后发优势带来的经济增长空间仍不容小觑。接下来的20年里,只要民营企业继续利用好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时机,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一定会更多。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 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在世界处于第二位,并于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和出口这两架经济增长的马车,其增长空间受到诸多挑战的限制,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回调到中高速增长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正在步入中速发展阶段,面对这一形势,物流企业纷纷调整发展节奏并寻求新的市场策略。"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会逐步减速,进入中速发展期。"8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京召开的"襄阳发展战略规划评审会"上判断,这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减速,而应该是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逐步由10%的高速增长阶段降到中速增长的阶段。这个中速到底是多少?需要一个过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说会到7%左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大量剩余劳动力、高储蓄率、巨大的技术差距?还是我们采取了市场经济导向和发挥好政府作用的发展战略和体制机制?是因为后发优势还是体制优势?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30多年,我国经济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持续高速增长阶段。从1978年到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9%,特别是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GDP增速达到10.7%,被称为“中国奇迹”。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从2001年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实现了年均增长14.8...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方式、增长动力都在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已从以往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012年GDP增速为7.9%,2015年降为6.9%,而到2016年前三季度仅为6.7%。  相似文献   

12.
《企业研究》2006,(10):4-5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在近日召开的“2006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估计到2020年.还可以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长率。”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13%。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这种高增长是伴随着高投资和高能耗而产生的,但是高投资、高能耗的增长是有限的,中国未来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增长?这是我国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应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把我国1978年至200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中国经济增长对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倚赖很大,但是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比较乐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主旨论坛上表示,在后发优势的带动下,中国经济未来20年仍有平均每年8%的增长潜力。他认为,这意味着中国若保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之势,到2020年人均收入水平或达到1.27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记者冯立新/孙勇报道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增长由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高速增长正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常态。那么,应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这些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厉以宁先生首先表示,最近如果看中国的报纸,可以经常看到一个字眼,就是"新常态",怎么来理解这个"新常态"?我们首先讲,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  相似文献   

16.
向松柞 《英才》2013,(5):28-28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个判断已经不再成立了。关于中国经济,总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说法。有所谓"宏观好微观不好"之说,有所谓"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之说,有所谓"后发优势仍然足以支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年"之说,有所谓"中国仍然处于长期战略机遇期"之说。  相似文献   

17.
最近,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等提供的一份课题报告表明。未来20年.我国仍有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因。 在这份名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研究报告中.作者运用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在对一些基本影响因素作出不同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定量的模拟情景.包括人口和劳动力、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生产率变化的比较分析后指出: 中国经济从2000年到2020年平均潜 在增长速度可达7.3%左右.前10年 更可望达到7.9%的年均增长速度。 过去20年.资本投入与生产率提 高较快.技术…  相似文献   

18.
记者冯立新孙勇报道最近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下行趋势的显现,国外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成为我国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 林毅夫先生首先表示,中国经济崩溃论并不成立,我们拥有后发优势,我们从2008年开始应该还有20年8%的增长潜力。中国的新常态与发达国家新常态不同。在金融市场上,投机非常多,泡沫非常大,风险非常高,这是发达国家的新常态。通过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进行分析,我认为我国依然具有很大的后发优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刘胜军  李健 《英才》2015,(1):46
当前面临的挑战不是短期的外部冲击,而是长期的转型压力。“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速的过渡,也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切换。从国际经验来看,5%左右的增速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而言是比较理想的“新常态”。当然,从过去35年的9.8%下滑到5%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中国就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从过去出口、人口红利、投资、房地产转向新的动力,包括创新、消费和城镇化。2015年经济增速放缓是趋势,没有必要阻止。只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速的自然回落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少透支一些未来未必是一件坏事。  相似文献   

20.
预见未来     
王方玉  张延陶 《英才》2020,(1):34-35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在整个宏观环境的变化下,实体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正探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产融结合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资本市场动荡,融资环境趋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技术+资本"的有效对接,实现技术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