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法律逻辑学是逻辑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从功能上看在于为人们的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工作提供有用的逻辑知识及逻辑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由于法律逻辑学涵盖了演绎逻辑中大量抽象的概念,所以受教育者在最初接触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适应感,进而会表现出对本学科学习的抵触心理。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使受教育者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纳,是改变教学思维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陈颖 《嘉兴学院学报》2003,15(Z1):137-138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当今中国,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法律人才要通过法学教育来培养,而法学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更应注重法律思维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律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学习法律基本上都是从法规到法规,从法律条文到法律条文,既单调又乏味。再加上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把法律作为主课或者重要课程看待,因此,学生对法律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应付式的。而以往的法学教育比较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了法律却不会用法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略论"经济法"多媒体教学利弊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法教学的特点 1.经济法律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学习法律基本上都是从法规到法规,从法律条文到法律条文,既单调又乏味,再加上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并没有把法律作为主课或者重要课程看待,因此,学生对法律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应付式的.而以往的法学教育比较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了法律却不会用法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法律信仰是对法律的基本认同心理,也是对法律的权威性、正义性和社会性的理性认知。作为法学类学生,在学习法律的同时,不能缺失法律信仰,而强化法律信仰教育是提升法律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素养。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法学类学生法学教育与法学实践教学中法律信仰问题,从法律价值观、法学思维及法治文明等方面提出培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学通识课教育目标适应经济发展,经历了历史变迁。美国的法学通识教育更强调通识教育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作用,日本的教育则着重于培养学生与同时代知识有关的广博的见识、丰富的判断力以及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发达国家的课程目标体系对我国法学通识课程目标体系的启发是,立足地方财经类院校的特点从法律技能、法律素养、法律道德三个方面构建财经类院校法学通识课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就必须高度重视法学教育。本文从高校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现状以及如何完善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法治教育作为国家不断倡导的国民教育体系新内容,对法治中国的建设具有关键作用。而法学教育作为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律精神培养的专门学科,却在法治教育的施行中缺位,两者之间并未构建起有效的互动机制。考虑到法学教育的专业性和法律人才的广泛性,法学教育可在大学校园中承担起对全体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责任;法律人才则可在社会环境中引领法治氛围的营造,践行法律信仰的魅力,突出法律专业人士的"次级"法学教育作用,从而实现法学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法律适用就是利用逻辑演绎方法从已查证属实的事实和已确定适用的法律规定出发推理出判决或裁定的过程。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通常采用的是形式推理,现代社会强调法律推理的使用、研究,这有助于司法的合理化和法学的科学化,更有助于社会合意的普遍化。  相似文献   

10.
若将国家认证视为一个法学概念,则可定义为公权力机关对国家范围内人、财、物、行、事的"身份"确认,据此,国家认证最为突出的法律属性在于职权描述性、行为关联性、效力滞后性。而从法的价值论出发,国家认证的意义集中体现在对法治的推进作用方面,主要包括提供事实依据、降低法治成本、促进法治评估。着眼于现实,应将国家认证视为一项法律制度予以完善,具体则可从明确国家认证的权力边界、建立国家认证的共享机制、加强国家认证的法律救济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日语语言教学与日本文化的传授是紧密相连的,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考虑,日语教学中应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包括熟悉日本人重视"挨拶""等级""委婉""含蓄""沉默是金"等方面的内容,了解日语表达的缺乏"逻辑"。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及国际法律文化法学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必须构建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平等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关系到整个中国法治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面对与法律职业脱节的现状,法学教育自身存在着正规化和非正规化的对立交错。在这种交错斗争的过程中,法学教育自身发生着不断的演变,这种演变必然存在规律,从对法学教育的反思与定位再到与法律职业平等模式的建构,也是探寻法学教育未来走向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传统"自然人"法律主体理论提出了挑战。随着智能程度的提升,人工智能将逐步摆脱"物质工具"的机械特性,具备越来越强的自主性。人本主义理念的泛滥与人工智能法律人格相冲突。从宗教神学、现实可能性、理性主义等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具备获得法律主体地位的条件。传统的以自然人为中心的"一元制"法律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秉承自然法的包容理念,建构新的涵括人工智能法律主体的"二元制"法律体系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高职高专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竞争力、创造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要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来进行。改革高职高专法学教育传统的教育方式,强化法学实践教学,加大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从萨维尼到梅因历史法学内部经历的自我完善、自我扬弃的这个过程,但局限于历史法学之内部思维,我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寻不到真面目。要考察历史法学之缘起,即它对自然法学、分析实证法学的严苛地批判,继而将这些理论流派加以比较,以此寻求一种思考人类法律的可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作为法律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其形成具有内在的逻辑性。这表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最终是通过对社会现状的考察,确定了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随着其接受的思想、法学观点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对法的认识,同时,法律本身也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法的探究中,始终以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和权利为主线。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法学课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德法兼修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举措。"经济法"作为法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天然蕴含着各层面的思政因素,但由于教育理念、方式未及时更新以及"经济法"课程内容繁多等原因,其"课程思政"的推进存在难点。为此,可采取"总体把握,先分后合"的原则,以"经济法"重要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为例,在教学目标、内容、考试方式、教学考评方式上进行变革,将思政因素"嵌入"专业课堂,达到坚定学生思想信念,培养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并以此推动"经济法""课程思政"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以龚某某受贿案为视角,就该案控辩双方分歧的焦点——国有公司委派到控股公司与控股公司董事会聘任双重身份交织的人员,其主体身份如何确定的问题入手,对"受国有企业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的主体身份问题"这一类案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国有企业委派人员的主体身份应该如何结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时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通过对中国法律体系的构建从逻辑层面上进行深入分析,在综合考量"演绎建构主义"和"归纳进化主义"两种逻辑建构进路后,对中国法律体系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更好构建中国法律体系的设想,以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和严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