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动态     
《中国新时代》2005,(11):118-118
首届全球“中国商业计划书大赛”尘埃落定;上海通用汽车向中国航天员中心赠送座驾;奥迪A8荣膺“年度豪华行政车”殊荣;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销量显著攀升;  相似文献   

2.
奥迪在中国的销量连续5年保持增长,2004年比上年增加0.8%,达到64018辆。在中国车市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奥迪仍在中国高档豪华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着领先。2005年3月,何闻山,这位前南非国家曲棍球队的守门员来到中国,成为奥迪公司全球最大市场的掌门人。何闻山的西装上有一个奥迪的标  相似文献   

3.
市场放缓、对手进逼,奥迪在新一轮混战中保持了优势"未来的豪华车用户可能还要更年轻化。"作为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上任一年之际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成绩单。2013年上半年,奥迪中国市场销量为22.8万辆,增长17.7%。不仅保持了中国豪华车市场领军者的地位,而且前进步伐比竞争对手更快——宝马2013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5%,奔驰则为负增长。这个成绩至少可以让葛树文好好喘上一口气。一年前,他接任奥迪品牌掌门人之时,中国豪华车市场正迎来变革时刻,增速放缓,竞争对手大军压境,奥迪的市场地位受到挑战。这一度让外界担  相似文献   

4.
大众丰收     
大众在中国市场正迎来丰收时刻。今年第三季度,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超过通用汽车,成为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汽车品牌。这也是八年以来大众首次在华季度销量超过通用。从桑塔纳国产到奥迪A6的加长,再到朗逸和新宝来所标榜的本土化研发,大众在过去30年几乎都扮演着"吃  相似文献   

5.
在德国,奥迪的名头也许没有奔驰、宝马那样如霄贯耳,但在中国市场,奥迪却以成功的营销策略,牢牢占据了豪华商务汽车市场的老大位置。不过奥迪的“野心”显然不仅于此,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中国用户对于高性能运动车型的需求与日俱增,奥迪自然也不会忽视这块巨大的“蛋糕”,于是TT被引入中国市场。相比超级跑车更加实惠的价格和彰显个性的外形,让这教车一进入中国市场就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很快奥迪TT就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爱“T”人士,为了满足“粉丝”对更高性能的追求,TTS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杨晓东 《企业研究》2006,(10):63-64
引言 中国轿车市场目前的竞争已从价格战开始向售后服务领域延伸,并呈现出标准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特征。自2002年上海通用在中国大陆推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轿车售后服务品牌“Buickcare别克关怀”以来,相继出现了奥迪的“恒久关爱”,海南马自达的“金秋之旅”.奔驰的“星徽理念”.上海大众的“Techcare大众关爱”等轿车服务品牌或主题活动。2005年.通用以65.5万辆的销售业绩取代大众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这个成绩固然和通用在中国市场上定位准、车型新等因素有关外.上海通用首先推出的“别克关怀”售后服务品牌在通用力拔头筹的历程中应该说也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再接再厉     
畅与肖 《经营者》2012,(8):70-75
“首付8万,奥迪开回家。”北京一家奥迪4S店在2012年春节后打出了促销的横幅。第二天,近邻奔驰4S店便打出了“首付8万,不如直降8万”的标语。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13,(4):52-52
“到奥迪的第一个月,我没完成销售任务。我心里想,怎么到哪儿哪不好,到哪儿哪完不成任务。”在2013年1月17日的2012年一汽一大众奥迪业绩沟通会上,一汽一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如是说道。也许这只是他为了活跃气氛的玩笑话,但就是在他的履新时刻,奥迪的销量数字确实出现了“状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代》2006,(3):116-117
新年伊始,一汽-大众奥迪品牌携2006年奥迪全线车型于长春举办“奥迪引领未来 科技点燃激情-2006年冬季冰雪体验”活动。此次活动,一汽-大众奥迪品牌以全新的面貌、强大的阵容迎来了新年开门红,表现了企业在新的年里继续巩固在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领导地位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一汽-大众奥迪品牌携2006年奥迪全线车型于长春举办“奥迪引领未来科技点燃激情—2006年冬季冰雪体验”活动。此次活动,一汽—大众奥迪品牌以全新的面貌、强大的阵容迎来了新年开门红,表现了企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巩固在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领导地位的信心。活动期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铁成正式宣布了奥迪事业部的成立。奥迪事业部将融合中德双方各自的技能和优势,整合资源,全力发挥自身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奥迪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安世豪(WernerPaulEichhorn)先生及张晓军先生分别出任奥迪事业部部长和副…  相似文献   

11.
《监督与选择》2011,(11):64-73
经过两年多的打拼,一汽-大众奥迪A4L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2万辆,发展步伐远近领先于其他品牌。由于市场像有量相当可观,所以此次有171名车主参与了我们的调查。在此次调查中,全新奥迪A4L获得了车主83分(满分100分)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尽管“坐奔驰、开宝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很多国人的流行取向,但在中国高档豪华车市场上,奥迪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甚至成为“官车”的标志。本刊一直关注着奥迪在中国的成长,并于2005年6月专访了其在中国区的掌门人——何闻山先生,他阐述了奥迪的豪华内涵及如何在中国取得迅速成长的秘诀。就像曾经的运动员生涯带给何闻山的启示一样,这位前南非国家曲棍球队的主力说,他总是保持着最好的状态,为达到最终成功而努力。2005年1月1日,何闻山出任奥迪中国区执行总监,此前,他在奥迪德国总部负责组建并管理奥迪总部全球的培训工作。对于来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前3季度宝马在大陆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T36.4%,达16999辆。其中国产宝马的销量增长了46.9%。达到11548辆。面对宝马的进攻,奥迪也毫不示弱,于2005年10月25日推出新奥迪A4,比其传统的升级时间缩短了一年多。  相似文献   

14.
张延陶 《英才》2020,(4):68-69
从2018年艰难守住第一,到2019年退出榜首之争垫底。在豪华车赛道上领航30余年的奥迪终于被宝马与奔驰超越,在中国市场失速。领导人数度易主、市占率持续下滑、再造合资厂遇阻,奥迪中国究竟怎么了?版图失守3月26日,奥迪中国官方发布消息称,曾在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任职总经理的安世豪将重返中国,接替武佳碧履新奥迪中国总裁一职。从2019下半年接手,到2020年第一季度末离职,奥迪中国一把手更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更令人称奇的是,一把手走马观花上任、卸任的桥段已经在1年之内第二次上演。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13,(10):84-89
这是奥迪为中国市场带来了第四款国产车型,它同时也宣告了在高档紧凑级SUV市场,宝马X1“一枝独秀”局面的结束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曾经创立卓越网的搭档陈年和雷军在北京丰台区租了一间500平米的办公室,“VANCL(凡客诚品)”网站正式上线。两年之后,VANCL网站注册用户达到200万,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服装B2C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额中,VANCL以20%的销量位居第二,仅次于淘宝的29.6%,两者总和将近网购市场销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7.
厂商     
奥迪3月份销量创历史最好成绩继2008年实现创纪录的118,118辆销售业绩后,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在2009年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3月份销量达到11,730辆,创下历史最高单月销售记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05,(8):122-122
6月28日,奥迪首次将其著名的“奥迪培训师培训”项目移师到德国总部以外的地区——中国北京举行。此次培训由奥迪学院举办,重点针对奥迪亚太区10个国家和地区的18名培训师进行“销售流程”方面的培训。这些培训师均经过奥迪总部最为严格的筛选和特别认证,其中包括6名中国培训师。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来自奥迪总部的“原装”专业培训师教员介绍了“销售流程”方面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14,(22):18-19
对于豪华车们来说,在中国的竞争或许才刚刚开始。尽管ABB(奥迪、奔驰、宝马)已经在中国的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这种优势更多来源于时间。当然,时间就意味着品牌和客户的积累,笔者钦佩这些品牌早早把战略眼光放在中国。但笔者同时认为,ABB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成功是基于从改革开放到今天这样一个时间段内的机遇期,例如奥迪以“官车”影响了无数政府和商务人士,又例如“开宝马、坐奔驰”这样的描述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产生的品牌定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时代》2007,(4):118-118
不久前,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在北京举行了“奥迪英杰汇”2007年度盛典,宣布正式启动2007年度“奥迪英杰汇”计划。届时,奥迪品牌将从中国各界社会主流精英中遴选出百余名杰出人士,通过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感召力,在不断强化奥迪用户事业成功而不事张扬、激情进取又富有品味的社会精英形象同时,更好地诠释奥迪“尊贵、动感、进取”的品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