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季毕竟是淡季,虽然企业在淡季里采取种种促销传播策略,能够使销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但从长远来看,这毕竟是一种权宜之计。企业更重要的是在战略制定上就避开淡季这片荒漠之地,不打无谓之战,转而寻找没有淡季的蓝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所谓“淡季”是相对于旺季而言的,是指目标消费群体由于受消费习惯影响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需求变化。“淡季”其实是一个并不准确的概念.因为“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如果企业一味地相信淡季,在淡季无所作为.认为淡季就应该很淡.就会陷入营销的误区。所以企业应该彻底转变“淡季”意识,树立“淡季不淡”的全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旺季的时候,各商家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希望吸引目标顾客的注意。到了淡季,多数企业都偃旗息鼓,或大量裁员,或放任自流。殊不知,淡季正是企业开拓市场、领先竞争对手的好时机,谁能有效地利用市场淡季,谁就能在即将来临的市场旺季中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4.
旅游饭店执行淡季优惠价格的探讨郑昌江(黑龙江商学院)旅游饭店是向消费者提供住宿、饮食、娱乐和服务的企业。在经营上,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淡季、平季和旺季之分。在我国,旅游饭店的经营淡季一般是从上年的12月份至下一年的3月份。近年来,饭店业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淡云鹏 《商界》2004,(12):i008-i009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这几乎是所有存在销售淡旺季的企业的梦想。  相似文献   

6.
农机市场因季节需求的差异,一般有淡季和旺季之分。我国农机市场的传统淡季上半年一般在1月、2月、6月,下半年一般在7月、11月和12月。今年伴随着时间的脚步,农机市场步入淡季。面临销售淡季,农机生产和经销企业最容易滋生懈怠情绪,放马南山等待下一轮旺季的到来,而此时更应当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证公司经营活动淡季不淡,二是为销售旺季提前做哪些准备。分析形势,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具体来说,以下几项工作值得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4,(36):B011-B012
每年的4~8月份都是白酒的销售淡季。在白酒品牌日渐增多的今天,如何把握好淡季,使白酒销售和品牌宣传不因淡季而受到太大影响正成为许多厂商关心的问题。但是现实却很矛盾,很多新品牌的厂商感觉,在淡季如果大手笔地投入,宣传效果不仅不会很明显而且还会造成企业的资金回笼缓慢,使旺季真正来临时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与竞争对  相似文献   

8.
对企业来说,一年365天不可能天天都是旺季,总有淡、旺季之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企业的营销工作却是没有淡、旺季之分的,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越是淡季做工作,打好旺季的基础,如渠道建设、终端建设、人员培训、广告策划等,越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春节过后将近半年的时间,常被白酒厂家惯称为“销售淡季”。记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么长的时间内,有的企业会在天气炎热时放上两个月左右的长假,有的企业随行就市静待其变,而有的销售经理直言,说这几个月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熬”,熬过去这段时间,然后到旺季来临时再大干一场。 其实,“淡季做市场,旺季做销量”只是常被用来做为淡季不上量的挡箭牌。事实证明,那些销售情况良好的企业不但在旺季获得了丰收的硕果,就是在淡季也同样“淡季不淡”,取得了销量的长足进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对于营销人来说,只有产品销售的淡旺季,自己的工作是没有淡旺季之分的。淡季时候,渠道管理是一个不能不被重点提出的问题。在销售旺季,为了上销量,很多企业一心只顾发展经销商,拿定单,出成绩,很少有空闲来认真考虑选择的每个经销商是否合理,是否会冲击市场,渠道的管理是否到位,渠道成员对企业是否忠心等等。那么进入销售淡季之后,这些问题便是一个重点工作。在渠道管理篇中,我们将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来做一些探讨和研究,比如如何让渠道在淡季不淡,保持活力;如何在淡季完成网络优化工作;如何在淡季维护好现有经销商并开发出新的经销商;如何应对问题经销商,合理调整帮助经销商等等。作为企业营销管理人员,在销售淡季时候应有三点值得注意:(1)转变思想观念,销售淡季切忌对营销工作松懈;(2)清楚认识该阶段的工作重心,及时地根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的策略;(5)主动地带领业务人员进行淡季营销重点强化工作。销售淡季的努力是销售旺季的成功的保证,如何在销售旺季“不战而屈人之兵”就看淡季如何努力了!  相似文献   

11.
短信杂坛     
目前国内的中高端白酒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竞争环境并不是很理想,白酒企业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特别是每到市场进入了消费淡季,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困难,现金流量骤减的时候,许多厂商就压缩各项开支,各级经销商都不愿增加库存,停止了促销,撤下了广告,一派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偃旗息鼓的态势,销售积极性迅速减退,导致淡季更淡,这是恶性循环。比较好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淡季做促销,大多数厂商并不是去追求短期效应的,都是有一些远虑的。这组文章中提及的一些淡季操作的思路构想,就像在人们眼前滑过一道眩目的弧,很是值得一些茫然的经营者研究一下。首先是要在企业经营的战略思想上转变观念,淡季重在取势,需要整合相关资源,相关人员的工作重心也应做些调整,从而更好地保证淡季促销获得成功。其次是尽最大努力增强渠道、终端走量的积极性,抢占别人摞下的市场空间,这是提升淡季“砍柴”效益(短期效益)的最有效的方法。再次是营销创新,以细分淡季的观点来审视市场,通过开发符合淡季消费的产品、改变传播策略、引导消费者反季消费、开展一系列促销活动等措施,打动消费者的心,从而实现淡季旺销。另外,在实现淡季旺销的时候,市场与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都将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了,企业也因此获得了长期利益。  相似文献   

13.
《化工科技市场》2010,(1):57-58
受原料价格的强劲推动,苯乙烯市场在进入淡季后仍温和上扬,当前行情已形成大稳小涨的格局。至2009年12月18日国内主流价格在9200~9300元/t,月涨幅达12%。在成本高企的压力下,国内企业普遍降负主供合约用户以度过淡季行情。  相似文献   

14.
随着竞争的加剧,“淡季抓管理、旺季抓销售”的传统营销思维不免有些片面。许多例行性的营销管理是无所谓淡旺季的,必须保持应有的连续性。当然侧重点会有不同,比如在淡季通常要进行集中的培训、营销总结等。但是一些风险较大的、牵涉面较广的、事关企业生存的变革行为则必须在淡季进行,比如渠道整合、重大业务流程重组、重大人事调整等。相对平静的淡季孕藏着无数的销售机会:中国市场极其复杂,区域市场差别巨大,城市与农村也有很大不同,不同的市场在同样的淡季会有不同的市场表现;通常认为在淡季不宜推出新产品,然而成功的案例也不少,对某些行业来说,行业习惯往往也意味着机会;在淡季实施品牌推广和广告曾被视为营销大忌,但现如今,淡季却被一些营销人认为是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大好时机。一句话,淡季不淡,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显然,淡季虽然存在着种种这样的市场机会,但价格、产品、客户等营销策略的运用与旺季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如何变淡季为市场增长的机会点,关键在于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的深刻洞悉,在于重新整合企业资源。  相似文献   

15.
新调整的化肥淡季出口税率及征收方式,对化肥出口行业是个利好消息。海关总署发布2008年第84号公告,自2008年12月1日起,调整了尿素、重过磷酸钙、磷酸氢二氨、磷酸二氢氨等化肥产品在淡季出口时关税的征收方式。淡季出口需办理审批在淡季出口上述产品时,企业应到直属海关关税征管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出口企业或其授权的报  相似文献   

16.
淡季之淡,在于销量。在淡季,若能解决库存、控制销量减少、增强企业的免疫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实现淡季旺销,将会让企业尽快实现整体盈利和长期效益目标。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必须让整个营销系统的执行方案真正落地,力求扎实到位,千万不能功亏一篑。在淡季的市场背景下,厂商一旦决策上马某个项目时,应有一个完整的策划案和执行方案。同时,应注意很多环环相扣的细节。这包括产品开发、销售渠道、终端促销、概念引导、品牌传播等各方面的细节,这些细节可能会对淡季营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冬令淡季是最考验啤酒企业营销’战略的时期,营销人需要面对的是钱包捂得更紧对价值更为看重的消费者。这时,企业既要有战术性的短期行动,又要为赢得战略上的先机做长期的投资。可以说,在整个企业营运环节中,啤酒淡季营销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季节性产品,淡季是白酒必然要面对的。但近几年来随着气温的升高,消费的健康观念的提升和选择余地的加大,使得白酒的淡季越来越长。众多的白酒企业在感叹淡季延长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同时,也不得不认真地对待白酒的淡季。那么白酒企业在淡季应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巧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一些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在淡季大都极力控制传播成本,广告宣传及公关活动多数都陷入半瘫痪状态。淡季是产品的养精蓄锐阶段,传播问题依然要认真对待,不停地进行市场教育活动,这样,旺季来临时,产品才能真的旺起来。那么,淡季如何以最低成本,巧妙传播呢?  相似文献   

20.
本月,受国庆节影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货量前低后高,但淡季因素逐步发酵,欧美等远洋航线进入冬季运力收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