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背景 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建筑节能在国家整个节能战略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国家整个节能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目前,我国建筑节能依然以围护结构节能为主,建筑设备节能管控一体化节能技术仍然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  相似文献   

2.
由于建筑物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已超过了28%(北方地区的采暖能耗超过了当地社会总能耗的40%),社会节能必须建筑先行。而大力发展建筑节能产业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3.
刘晓娟  刘凯 《魅力中国》2014,(15):323-323
建筑采暖系统能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做好建筑暖通节能工作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节能水平。阵低建筑能源的损耗,但设计者多仅重视功能而忽略节能。本文通过结合我国的环境现状,分析多种暖通节能技术方法,为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相应贡献。  相似文献   

4.
日前,我国第一个“零能耗”节能环保住宅——南京锋尚国际公寓举行开盘仪式,由此,南京也成为全球第五、亚洲第一个拥有“零能耗”住宅的城市。全球最大的综合投资银行美林亚太区总经理孔旭洪与锋尚国际董事长张在东正式向外界宣布美林将向锋尚国际注资3000万美金,共同推广锋尚国际的“人性化住宅”。所谓“零能耗”是指建筑在实现“低能耗”的基础上,补充太阳能、风能和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达到节约或者不用传统化石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段燕明 《辽宁经济》2001,(12):48-48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能源生产发展相对要滞后得多,且当今世界能源短缺日益严重,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从事节能建筑的技术研究,开发新能源,利用再生能源设计和建造节能建筑。节能建筑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重视。“九五”期间我国经济预计将保持8%—   9%的增长速度,而一次能源生产量增长率则可能达到4%。因此,发展经济所需能源应更多地依靠节能来解决。  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和使用能耗两个方面。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4,使用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空调、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的能耗。世界各国建筑…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建筑能耗,天津市要求今年新开工建设的1600万平方米住宅工程,实现节能率65%。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建筑物使用过程消耗的能源占其使用寿命中能源消耗的80%以上。现在中国城镇建筑运行能耗由北方地区冬季建筑采暖能耗、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采暖外的能耗、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构成,占社会总能耗的20%~22%。建筑能耗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建筑总量影响。随建筑总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中国将来城镇建筑总量增加一倍,建筑能耗总量很可能增加不止一倍。  相似文献   

8.
《山东建设》2005,(19):31-31
当前能源紧缺,如何减少建筑能耗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塑料建材以其卓越的节能效果,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塑料建材己成为塑料行业中仅次于塑料包装的第二大塑料应用领域,年均增速超过15%。  相似文献   

9.
日前建设部相关负责人在中国一欧盟建筑标准与节能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将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建筑能耗。建设部将建筑节能1亿吨标准煤目标分解为五项内容,即:新建建筑节能6150万吨;北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节能1600万吨;大型公建节能运行节能1100万吨;可再生能源节能1100万吨;绿色照明节能1000万吨。为了推进目标的落实,建设部将主要采取五大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工作。  相似文献   

10.
徐艳 《北方经济》2011,(6):87-88
建筑材料和建筑的建造都消耗能源,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更要消耗能源;一句话,建筑从建设到使用都离不开能源。能源是建筑物建设和使用全过程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建筑能耗有两种定义方法:一种是广义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材料生产制造、建筑物建设施工一直到建筑物使用的全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一种是狭义建筑能耗,或称建筑使用能耗,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在建筑中的使用已经是一个趋势。绿色能源的使用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建筑能耗的统计方法,选用建筑能耗宏观统计模型对湖北省建筑能耗现状做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得出湖北省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建筑行业进行节能减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大连市墙改办传出消息,2006年大连市将以“节水、节地、节能、治污”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型的墙体材料,使该市的建筑节能住宅达到100%。随着大连市禁止使用黏土实心砖,节能建筑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连市一方面加大了建筑节能政策法规的制定,先后出台了《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建筑管理规定》、《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规定》和《城市节能建筑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山东建设》2005,(20):19-20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在建设系统行政领导干部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绿色建筑)专题研修班上讲话时强调:面对我国能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和建筑能耗迅速增加的严峻现实,必须从节能目标和节能模式上实现双跨越,坚持行政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大力推进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耗大国,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约占到1/3。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总量将会持续增长。因此,建筑节能减排在国家节能减排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力  相似文献   

15.
一.建筑节能空间很大 建筑既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也是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重要环节。在我国43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中,99%都属于高能耗建筑。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是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而建筑舒适度却远不如他们。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建筑的10倍左右。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建筑保温性能差,不利于节能降耗。高能耗建筑基于利益驱动,已经成为最难治理的顽疾之一,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所使用的钢材、水泥等建材的生产能耗占16.7%。两项相加,建筑耗能几乎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一半。因建筑能耗高,仅采暖北方地区每年就多消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亿元。建筑高能耗给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朱洪刚 《魅力中国》2011,(21):500-501
工业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较大比例,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工业建筑节能日益受到重视。通过改善主体结构功能和利用清洁能源等方法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加大了我国能源压力,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已刻不容缓。通过对我国能源危机预防政策、建筑节能在我国能源结构的状况及建筑节能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等的论述,说明标准化对建筑节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平 《浙江经济》2010,(17):9-9
据统计,目前建筑物能耗约占世界总能耗的1/3,而我国建筑能耗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在总能耗中所占比重已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至目前的28%左右,其中仅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就占建筑总能耗的55%。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每年要新增约9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建筑耗能未来还将持续上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和谐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而光伏建筑一体化或许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由中关村建筑能效运营管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德国能源署、德国能效联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上海建筑节能产业联盟协办的首届中德建筑能效运营研讨会暨2014中关村建筑能效运营联盟年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德两国建筑节能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中德建筑能耗政策、中德建筑能源效率、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管理与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这将促进两国在节能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推动两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开发商的大手笔很容易让消费将建筑节能、科技与高档住宅联系起来,认为节能型建筑的售价不菲。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随着节能设备和材料的普及,经济型住宅节能是必然趋势。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龙泽苑项目率先实旄了结构优化、外节能围护等六大技术体系,但实际的成本增加却仅占建筑成本的10%左右.即每平方米200元左右;但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却是成倍的增加,节能效果达到了50%以上。建设部“科技示范小区”清上园小区也是如此,虽说增加了太阳能、中水回用等建筑节能项目+但平均成本也只是增加了2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