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民营视界》2008,(1):48-6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为使这些古老的特色文化在我们的记忆中更好地留存,2007年底,我市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71项(84个子项)名列其中,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竟技、民间美术、民间传统手工技术、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其中有六项已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说,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记录着沧州的历史,久而久之成为这个城市的风采。无论现代化的文明如何抹杀一个城市的个性,只有属于风骨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从而让一个城市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精神。 现我刊特开辟专栏,把我市已列入国家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以简单介绍,这些资料的收集得到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刘欣 《沪港经济》2008,(3):76-77
前一时期,有关韩国一些人要把中国的汉字拿到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传言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很多网民把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意将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列为“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前车之鉴,呼吁“保卫与重振中国传统文化”,后虽有官方媒体载文称韩国方面并无将汉字进行“申遗”的实质性行动,传言才渐渐消褪,但这些年在中国国力大幅度地提升和奥运在即的大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和深度审视,的确已经成为国人聚焦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3.
张万朋 《魅力中国》2014,(11):86-86
民间传统舞蹈文化是我国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祖先精神、文明的无形语言,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民间舞蹈对于深入了解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帮助,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时代的发展进步对于民间传统舞蹈带来一定的冲击,因此加强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研究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也渐渐引起人们关注。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民众喜好,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制定出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和财富,具有不可估量的多重价值。在各种不同的价值形式中,认真分析其经济价值的特点,高度重视其经济价值,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地区和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体现。日本和韩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是日本采取的登录制度、法律保护、扶持专人以及韩国采取的有效监督体系、传承人培养体系、与旅游合作开发体系都是较为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7.
辽宁民族民俗活动大都是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在岁月的沉淀下成为体育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舞蹈"、"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类"和"民俗"类.这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体育活动的记录和承载,是继承、 传播和弘扬体育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后人所需的文化营养和精神财富.调查研究上述辽宁传统体育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辽宁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对于辽宁乃至全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字号"的传统技艺不仅是老字号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能够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传统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携带着技术信息,同时也传递着浓厚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来看,"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工艺"能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生产主体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传统技艺,尤其是传统技艺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9.
杨长海 《特区经济》2011,(11):216-218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是传统文化由传统方法保护转变为特殊权利方法保护的例证,也为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范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无疑将成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基本的国内法依据,而包括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他国内法渊源。当下,对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在欢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出台的同时,应积极推进地方立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胡莹 《理论观察》2009,(1):174-174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具有永久保存的载体,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即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文化资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形成过程中不仅包括其文字记载、影像资料、实物道具等,还应该包括在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过程中所做一系列的申报准备工作和相关的文字材料等。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转向"视阈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是社会心理活动的过程.在文化背景推动黑龙江发掘、 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就对外宣翻译的质量提出了相应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为例,分析"文化转型"与外宣翻译之间的关系、 外宣翻译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信息要凸显;采用音译法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适度以及要加强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2.
王艳芳 《发展》2007,(9):142-144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濒临消失和灭绝。高校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论述了高校博物馆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3.
北京空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为使命,努力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发挥积极作用。"中心"依托于多领域经营积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一种包含了更多随时代变迁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应该加以珍视。本文论证了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特征,提出了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通过调查研究,本文认为都市并非是文化的“荒漠”,也遗存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旅游城市相比,都市可以借助于自身有利的条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从而实现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姚重军  刘万武  雷慧 《发展》2008,(10):107-108
我国的文化生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行为传承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剖析其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6.
崇文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因种种原因,代代相传的“绝技”岌岌可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脆弱的人类财富。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和保护。今年9月,《崇文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式问世,在全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引起不小的波动。 如何最大限度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保留下来,并充分发掘其商机,在发展中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黑龙江传统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也是"十三校五"和"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重点.目前,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态势良好,其翻译现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在"文化转向"影响下的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依然存在数量和质量的缺口.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现实和翻译需求,对翻译教学中的翻译方法、 翻译策略以及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现实要求,以期待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教学"三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周慧  林宇 《开发研究》2020,(2):95-100
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山东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体育申遗"导致的文化保护不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等级化、商业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失衡以及传承主体青黄不接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法治保障、加强传承梯队建设、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以及扩大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厘清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有助于盘活资源分布现状。利用ArcGIS软件,采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对黄河流域7 09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在流域、省域分布上存在差异,整体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聚集分布态势且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结构。各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且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聚集特征最为明显,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聚集特征相对较弱。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山西、山东和河南是所有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密度核心聚集区,在四川成都和甘肃兰州区域内也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分布。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得知,社会文化层面的政策导向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较大,自然地理层面的海拔高度影响次之,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两个维度的双因子交互作用对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力更为显著。为提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水平,应该对其加强整体性保护和利用,以“非遗项目+旅游”的文化产业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  相似文献   

20.
从达斡尔族民间歌舞的保护与传承谈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文化生态,传承文化精髓,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精神的DNA,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