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5,(3):68-71
网络商业伦理的构建是网络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基于网络生态的视角,提出企业要从整体网络生态观来权衡和构建网络商业伦理,可以从外部网络商业伦理、内部网络商业伦理和员工职业伦理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企业网络商业伦理观。其中,外部网络商业伦理与传统儒家商业伦理趋同,包括人本观、德行观、和谐观等。内部网络商业伦理包括隐私、安全、诚信、笃行、公正五个方面。员工职业伦理可从隐私、准确性、知识产权和可访问性四个方面概括,并就此提出了企业培育网络商业伦理观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沟通的匿名性特点使企业在网络口碑营销中偏离了基本的商业伦理规则,做出许多有违道德底线的行为。本文基于商业伦理约束,对企业营销的意义提出企业在口碑营销中应该以诚信作为基本的商业伦理准则,提出了口碑不是炒作,必须遵循商业伦理要求,把握网络口碑原则,树立正确竞争意识和观念,以此重塑网络口碑营销。  相似文献   

3.
以2005—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独董网络的视角研究商业信用同伴效应的存在性、学习机制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同一独董网络中的公司商业信用具有显著的同伴效应,公司商业信用会受到独董网络同伴公司的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独董网络信息传递的学习效应是商业信用独董网络同伴效应产生的重要机制,具体表现为市场占有率低、同伴持续时间长、程度中心度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高的公司会更多地向独董网络同伴公司学习。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信用独董网络同伴效应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所得结论不仅延伸了商业信用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还表明兼任独董在公司决策中能够起到“知行合一”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静  张俊超 《企业导报》2010,(5):267-268
相对于商业网络、价值网络等类似的概念,商业生态系统更加突出了企业与企业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20世纪末以来经济社会的动态性和系统性特征,为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支持。从商业生态系统的含义入手,着重探讨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以期望对企业把握时代脉搏、抢占市场先机添加一点助力。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商业网络、价值网络等类似的概念,商业生态系统更加突出了企业与企业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20世纪末以来经济社会的动态性和系统性特征,为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支持。从商业生态系统的含义入手,着重探讨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以期望对企业把握时代脉搏、抢占市场先机添加一点助力。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中心商务区的现状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BD是英文Central Business Disc-rict的缩写,中文译为中心商务(或商业)区。中心商务区在城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城市地域结构的角度看,它是城市的核心;从城市职能的角度看,它是城市商业服务业的集中表现。CBD在城市商业网络等级结构体系中属于最高的一级,单一的中心商务区的形成,是城市商业网络成熟的标志,它的变化与发展,牵动着整个城市商业网络的变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化,北京已经基本形成了符合中心地方论模式的商业网络系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商业购物消费将形成网络购物与实体购物长期并存的局面。而为了应对网络购物的冲击,未来实体商业购物的主题和购物氛围的要求也将更高。商业地产运营者应作好应对趋势变化的准备,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8.
管理者社会联系是影响企业网络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竞争强度影响着管理者社会联系对企业网络能力的作用大小。本文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利用问卷数据资料,分析了不同竞争强度条件下,管理者社会联系(商业联系与政治联系)对企业网络愿景能力、组合管理和关系管理能力的影响。得出结论:商业联系对网络愿景能力、关系管理能力有促进作用,对组合管理能力无明显作用;政治联系对网络愿景能力、组合管理能力有促进作用,对关系管理能力促进作用弱;竞争强度能增强商业联系对企业网络能力的促进作用,增强政治联系对网络愿景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爽 《中外企业家》2016,(4):223-224
世界已然变成了由节点构成的网络,企业无法独立于其他企业而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联结并嵌入于商业网络之中,网络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最终来源。而攫取这种网络价值的源于企业在商业网络关系中获取、整合和重构内外竞争力来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即网络能力。前因研究主要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来识别影响网络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已有相关研究所探索的结果,可以归纳为四个主要因素:内部资源配置,文化开放度,企业家要素和网络活动经验。通过实证研究,探寻它们对网络能力构建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李孟军 《物流科技》2007,30(7):62-63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由电子商务引发的一场商业革命必将强烈地撞击传统商业概念和模式,同时也带来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营销理念、管理模式、价格体系、经营方式、物流配送、政策法规等各个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影响,使传统商业面临一场全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以200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商业信用网络位置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企业会选择提升商业信用融资,企业的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性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研究表明,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是通过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与系统性风险地位进而提升商业信用融资的。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会缓解企业对银行信用的依赖,但当企业自身能够获得银行信用青睐时,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商业信用。因此建议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高时充分融入商业信用网络,以商业信用资源弥补企业的银行信用不足,同时监管当局需要合理引导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避免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资源的过度倾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迅速向商业化、社会化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网络商业推广也日益走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显示出巨大的潜能。随着上网人数的急剧增加,网络营销迅速波及到全球的各个商业领域,市场营销的网络  相似文献   

13.
孙怡 《电子财会》2007,(3):55-58
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和消费之间(Business to Consumer)的商业交易。它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过程。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按照规定的原则和管理规范,完成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的全过程。狭义的电子商务仅指通过Internet进行的商业活动。而我认为。电子商务应包括通过各类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切商业活动,如企业内部的商业信息共享。企业之间商业数据交换,网络购物等等。而不应仅仅局限于Internet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集中探讨企业如何实现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的转变。企业要成为网络性的资源配置组织,需要着手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培养企业的商业敏锐性,对商机形成高度的敏感;二是注重市场调查和商业情报处理工作,对社会资源分布情况有整体、详尽的把握,从而正确制定商业决策;三是形成企业对外合作网络,使企业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股票曾经在美国冲天飞扬,网络公司更是创立了种种同传统商业不同的经营模式.但自网络股票在美国从天上跌落地下之后,曾经被称为具有开创性革命精神的网络商业模式,也被经济学界重新审视,并找出了种种的致命弱点,开始步入荆棘之途.这里,不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网络商业经营中最常见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集中探讨企业如何实现从经营企业到经营社会的转变.企业要成为网络性的资源配置组织,需要着手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培养企业的商业敏锐性,对商机形成高度的敏感;二是注重市场调查和商业情报处理工作,对社会资源分布情况有整体、详尽的把握,从而正确制定商业决策;三是形成企业对外合作网络,使企业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四是企业要形成商品流通或资本流通的网络,力争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成本和交易成本;五是企业内部经营实现最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正在改变着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论述了网络企业的含义及分类,结合我国目前网络企业的商业特性,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和信息服务的ISP/ICP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并提出了适合于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正在改变着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论述了网络企业的含义及分类,结合我国目前网络企业的商业特性,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和信息服务的ISP/ICP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并提出了适合于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波特货栈是总部设在位于深圳市互联网产业园的罗湖区的深圳市波特商业立体网络有限公司(波特商网),在龙岗区新建的一个总面积为20万m^2的大型综合商业体。现正进行内部装修并计划在今年10月份开业。据介绍,该商业设施超过深圳所有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成为规模和单体面积最大的商业体。  相似文献   

20.
摘要:伴随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兴起,近几年非银行性的网络融资机构蓬勃发展.同时多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拓展网络贷款领域。互联网技术、商业新业态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融资运作方式和商业边界.将逐步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颠覆式的影响。本文立足目前国内现状,分析了商业银行发展网络贷款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