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中国货币市场》2007,(2):58-61
2007年1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活跃,人民币外汇远期和掉期交易基增长显著.外币对成交量小幅增长,不过外币拆借交易量有所下滑,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月末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于1.7778,市场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市场》2007,(8):67-71
2007年7月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平稳,除人民币外汇远期和外币对交易出现小幅下降外,人民币外汇掉期和外币拆借交易持续活跃,交易量均出现大幅增长;人民币汇率总体继续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月末收报于7.5737。  相似文献   

3.
2007年1季度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活跃,人民币外汇远期、外汇掉期交易大幅增长,外币对交易小幅增长,外币拆借交易量则持续下滑。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双向波动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汇率改革的背景下看发展人民币衍生产品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柳 《南方金融》2005,(8):20-22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作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金融工具,人民币与外币间汇率衍等产品的发展再次成为央行和各国内商业银行瞩目的焦点。本文拟从发展人民币汇率衍生产品市场的必要性、目前国内人民币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汇率改革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等三方面对发展和经营人民币汇率衍生产品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央行宣布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小幅升值、将人民币汇率由钉住美元改为参照一篮子货币,随后又相继出台了几项改革举措,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8月9日发布的《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各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这项改革举措可以认为是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央行推出更多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1.外汇市场结构不合理中国的外汇市场实际上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和非人民币外汇市场。在人民币外汇市场上,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汇率差别相对较大,实际上存在多重汇率。在零售市场上,进出口企业的外汇供求在单个交易日内惟有一个银行挂牌价格可选择,没有议价能力,单个交易日内外币兑人民币汇率基本不浮动。相反,在银行间的批发市场上,外币兑人民币汇率反而可以小幅波动。这样使得银行为了规避单个交易日内的市场风险,必然将零售市场上的买卖价差定得过高。这就提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汇市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2008,(8):17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的进一步市场化和经济主体对本外币资产偏好的改变,对商业银行本外币资源和自身汇率风险的应对能力部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做好汇率风险的管理,克服汇率风险对本身业务的影响,保持正常的流动性比率t另一方面要利用好汇改以后汇率避险需求大幅度提升的机遇,大规模的发展和创新,及时拓展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8.
汇改后市场主体的阶段性变化及其表现 汇改初勰市场主体对汇改的认识较为模糊 一是居民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据对重庆市150户拥有外币资产的居民抽样调查。居民对“7.21”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强烈,更加关注外币资产的流动性,持币偏好从外币转向人民币,打算继续持有外币的居民不足50%21.3%的居民将垒部外币兑换成人民币;29.33%的居民将部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受此影响,居民结汇明显增多,仅2005年8月,重庆市国内居民结汇达2570万美元,同比增长116.33%,环比增长16.18%。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银行间外汇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外币买卖市场成交量略有下降。以做市商为代表的市场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在有涨有跌的波动中小幅升值,但总体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
外币理财业务作为近几年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之一,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和避险方式,也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和业务增长点,在2004年一度成为众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商业银行外币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着众多的变数。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汇改之前,有两个主要因素制约着商业银行实现本外币资金的一体化管理:其一是人民币汇率处于稳定状况并单一盯住美元,其二是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的情况下,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功能仅限于为银行调整其结售汇头寸服务。而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更是直接的割裂了人民币和外币交易市场,使得资本难以在两个市场之间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只能实行本币资金交易和外币资金交易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虽然有部分银行认识到本外币资金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把本外币交易集中到统一的资金营运部门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的价格变量,汇率的变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汇率的变动必然就会影响到一国的就业。自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不断小幅升值,累计升幅高达7%,人民币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针对我国的就业形势,结合198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和人民币汇率对就业的影响渠道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幅度比较大。人民币对外币的即远期业务新政策不断推出。外汇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头寸管理政策也在根据形势不断调整,可以说商业银行在远期结售汇业务上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是造成目前各银行远期结售汇报价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初始升值幅度为2%,8月初,又出台了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的系列举措,估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小幅波动,中长期内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比较明朗。以下重点分析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朱新春 《新金融》2006,(8):50-52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银行和外汇局为使涉汇主体更好地应对汇率风险,增加商业银行服务范围和品种,推出了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但从该业务的实际运作情况与推出此项业务的初衷来看,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分析了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中的困难,提出了促进该项业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 1、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之后,为了给银行与企业开辟更多的避险工具,央行出台了《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业务的通知》,引起了人们对人民币汇率风险防范问题的广泛关注。在更具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银行如何在利用外汇远期市场为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同时,规避自身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是汇率改革后银行发展外汇业务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帆 《中国金融》1994,(3):20-21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过程杨帆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三个时期。作为出口补贴的牌价汇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计划单一汇率,1美元兑换1.7元人民币。市场经济下的自由汇率或管理浮动汇率,是本国货币的外汇价格,是外汇市场上本币和外币供求关系的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境外市场会推出人民币汇率,境内市场挂牌交易的外币也日益增加。本文采用VAR-MV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对12种外币境内外即期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发现大部分货币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货币对境内外即期汇率存在相互的波动率溢出效应。政策建议包括继续增加汇率弹性、更多的货币实行直接交易、稳步开放外汇市场、境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境外外汇市场、发展外汇衍生产品等。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曾长期实行“一日一价” 自1994年4月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实施银行结售汇制度以来,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商业银行采取人民币牌价一日一价的报价方武办理结售业务,:即商业银行每天早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美元对人民币牌价和国际市场当时汇率水平套算制定出各外币对人民币的牌价,并使用一天而不做任何调整。同时,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结售汇业务牌价的价差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2007年2月,受春节长假影响,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有所回落,除人民币外汇远期成交看与前月基本持平外,人民币外汇掉期、外币对市场、外币拆借交易量均较前月下滑。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表现出较强的双向波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