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杨恺钧 《经济导刊》2007,(11):182-185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近况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去年以来 ,国家加大了对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的扶持力度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去年年初 ,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文件 ,明确了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有关政策 ,随后 ,有关部委又分别制定了配套的具体实施措施。在国家扶持政策的推动下 ,以境外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国家出口信用机构 ,将从我国境外投资的发展现状和企业的需求出发 ,采取措施加大对境外投资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 ,为此 ,记者走访了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羊子林先生。当前推进“走出去”战略 ,进…  相似文献   

3.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指外国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加工贸易同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加工贸易及转型升级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的一种贸易形式;从狭义上讲,它是指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从本质上讲,加工贸易是指一国进口料件,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与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5.
实施“走出去”战略包含着所有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加大到国外投资办厂的力度,扩大境外加工贸易的规模,带动设备和配件出口,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充分利用对外援助方式推动国内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根据河北省的实际,“走出去”战略的中心和重心是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6.
胡婧  王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3,(35):231-232,254
天津市加工贸易是天津市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也是天津市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当前,天津市加工贸易升级中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等多个制约因素。政府应通过指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引导加工贸易向更高价值链转移和延伸,并鼓励企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贸易、推动高耗能产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等途径实现天津市加工贸易的升级。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加工贸易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下称进口料件),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加工贸易由无到有发展至今,几乎占我国贸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关于加工贸易内涵的界定以及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1.加工贸易内涵的界定。在我国原外经贸部1999年发布的外经贸管发第314号文件《加工贸易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其做出这样的规定: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下称进口料件),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外商提供,即不需要付汇进口,也不需要用加工费偿还,制成品由外商销售,经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加工贸易。也就是说加工贸易是指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这两种保税的方式,从国外进口原辅材料,经过加工成品后再出口的方式。也正是为了利用这一时机,我国提出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式的“国际大循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俗称“两头在外”的贸易,即料件从境外进口在境内加工装配后成品运往境外的贸易。加工贸易通常有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模式的现状截止2005年,中国企业累计的对外直接投资超过300亿美元,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稳步发展;境外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等多种方式的对外投资取得积极进展。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走出去”模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外加工装配业务,主要是由境外客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必要时提供某些设备,由我国工厂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成品交给对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我国开展这项业务是从1978年开始的,几年来,业务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加工装配的行业由单一服装,发展到塑料、电子、化工、机械、五金、玩具、工艺品等等.〈一〉几年来,发展对外加工装配,对我国经济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明显好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目标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国家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和对外企业投资取得了重大进展。截止1999年全年新批境外非金融类企业310家,与1998年(309)相比,数量基本相同;新批境外企业和投资项目的中方协议投资额为6.19亿美元,增幅达131.8%。现在,中国的非金融类境外企业总数已达5976家,协议投资总额达104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为69.5亿美元。上述境外企业及境外投资行业包括:贸易、交通运输、旅游、承包劳务、咨询、工业生产加工、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资源开发等。但是,目前我国境外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0.15%,与我国经济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吸引外资与对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1:0.13的水平,可以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扩大对外投资,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和经济调整,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当前我们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然而,加工贸易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在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影响,针对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从发展高新技术贸易、延长产品生产加工链条、促进中西部加工贸易和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受到一定冲击。在境外需求锐减的情况下,许多加工贸易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库存加大、濒临停产等困境,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倒闭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市场扩容、贸易环境改善、产品价值链优化等发展契机。如何利用这些契机,推动加工贸易的供给侧改革,是解决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正确引导和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是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我国境外投资的核准手续还相当繁琐,影响了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一、目前境外投资核准手续存在的主要问题1.程序繁琐。首先,省级外经贸部门在项目核准前,要求拟以现汇出资的境内企业提供外汇管理部门出具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批复,以实物投资方式出资的可免除该项审查,外汇资金来源审查还要求满足对外投资不能超过企业净资产的50%、账…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推动中国加工贸易升级了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其淋 《经济研究》2019,54(1):52-67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和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地评估了人力资本对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发现,人力资本扩张显著提高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有利于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升级。渠道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扩张不仅促使了加工贸易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在职培训的力度,而且还促进了加工贸易企业进口使用更多种类和更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同时还激励了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加工贸易企业升级。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扩张对融资约束程度低、管理效率高、资本密集型以及外资型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大。此外,本文从更多的维度研究了人力资本与加工贸易升级的关系,发现人力资本扩张促进了加工贸易企业组织方式从来料加工向进料加工的转变,提高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同时还提升了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了价值增值的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加工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各个环节。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则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有利。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投资环境日益完善,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呈现不断加长的趋势。但由于存在一些政策性障碍,加工贸易企业在采购国内原材料与零部件、保税区仓储等方面仍面临很多困难。对  相似文献   

18.
《江南论坛》2013,(12):29-30
常州作为外向型的开放区域,已经被逐渐纳入到全球生产分工网络体系中。常州区域合作的目标指向也从偏重于引进外资上升到让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阶段,这也是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的必由之路。一、常州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常州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本世纪前几年,是常州对外投资初级阶段,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境外加工企业。自国家提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来,常州以境外投资办厂、  相似文献   

19.
罗鹏 《时代经贸》2009,(3):31-3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加工贸易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和推动结构升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受外部市场需求萎缩、资金瓶颈制约、增支因素较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订单大幅减少,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开始大面积停产、减产,部分企业面临倒闭压力。分析世界加工贸易的历史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加工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产业链的前向与后向、加工基地的综合功能以及加工贸易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是制约加工贸易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漆晓宇  庞洁 《当代财经》2004,(2):101-103
自1978年珠海出现第一个加工贸易企业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出口创汇、推进工业化进程、繁荣国家和地区经济、提升产业结构、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加工贸易现状,指出了我国加工贸易在结构、政策中的不足,并就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