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博 《保险研究》2011,(9):53-59
现金余额型养老金计划是美国职业养老金近年衍生出的创新模式之一,作为混合型计划的一种,其兼具确定给付型和确定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特点。本文运用比较法分析了现金余额型养老金计划的运行机理,进而在分析我国目前职业养老金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指出现金余额型养老金计划对我国职业养老金建设的借鉴意义,具体包括:DC计划不是职业养老金...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益基准制(defined benefit,DB)养老金计划存在诸如供款与受益之间相关性较弱、难以与个人账户匹配等缺陷,供款基准制计划(definedcontribution,DC)在近年得到迅猛发展.但是,许多人认为,当DC计划所提供的退休收入占有相当比重时,这种计划给风险厌恶型职工带来太多的金融市场风险,特别是中、低收入职工.由于担心风险厌恶型职工承担了太多的金融市场风险,收益率担保成为DC计划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孙守纪  费平  张寓 《保险研究》2023,(11):78-91
积累制养老金计划投资管理过程中的短期主义行为在很多国家较为普遍,我国企(职)业年金投资管理中的“长钱短投”现象也较为突出。本文使用精算预期收益率统一的分析框架,阐释了不同类型的年金计划的长期投资目标,分析了长期投资目标、投资管理框架和治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企(职)业年金投资管理中面临两方面的困境:DC型年金计划借鉴了DB型投资模式,但是没借鉴DB型的精算技术和精算制度,没有明确长期投资目标,无法建立科学的投资管理框架;DC型年金计划没有放开投资选择权,投资决策和风险承担相分离,无法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为此,从治理结构、投资管理框架、精算制度和投资选择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企(职)业年金投资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严格准入还是审慎监管:中国养老金市场的监管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锦非 《上海金融》2012,(1):53-58,117
本文通过国际上两种主要的养老金监管模式——严格限量监管和审慎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严格准入的监管模式进行经济学模型分析,得出严格限量监管模式将带来养老金市场的寡头垄断、造成服务供给不足,并形成较高的市场价格、降低市场运行效率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国际上采取这两种模式的国家养老金投资运营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采取审慎性监管模式的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较高,同时风险水平也相对较低,而严格监管模式下养老基金投资却在承担较高风险的情况下投资收益率也较低。尽管审慎监管模式有若干优点,但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目前宜采取严格限量监管为主审慎监管为辅的混合监管模式,逐步引导中国的养老金市场监管走向审慎监管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养老金计划中,影响退休收入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养老金的费用.其水平和结构的完整信息对养老金计划的有效治理至关重要,对养老金计划成员,尤其是缴费确定型(DC)计划和混合型计划的成员同样具有价值,因为他们面临投资风险,需对退休储蓄作出各种决定.当然,低利率环境也使得退休储蓄成本审查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日本、德国和瑞典三国公共养老金虽然制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采取了较为一致的待遇调整规则:在缴费率和替代率水平双重约束下,引入反映人口结构变化的可持续因子以实现制度的自平衡。考虑到三国涵盖DB和DC两种不同的待遇给付方式,本文通过分析三国养老金调整机制的发展历程和运行实践,从缴费率、替代率水平、代际风险分担和政府负担程度等四个方面,对不同待遇给付方式下引入人口因子的养老金调整机制运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经验总结以期为其他国家调整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增长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动荡,承诺未来固定给付的DB型养老年金面临的偿付风险和缴费风险越来越大,DC型养老金形式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将金融市场风险转移给了投保人。本文在风险资产收益服从扩散过程和死亡率指数分布的假定下,以最大化养老金期末财富效用为目标,提供了统一考虑积累阶段和发放阶段的分析框架,运用随机最优控制理论,构建并求解DC型养老金最优投资比例满足的HJB方程,得出最优资产配置比例的显式解。结论显示,死亡率直接影响到发放阶段的最优资产配置比例,随着死亡强度的普遍减弱,发放阶段风险投资比例的增大幅度会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8.
精算模型在确定给付养老金计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老基金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关注.捐纳金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是确定给付(DB)养老金计划的主要风险,通过分析和评价确定型模型、随机模型和动态随机控制模型等三类精算模型在评估和控制DB计划风险中的作用,说明养老金计划的决策者能够利用精算模型逐年确定恰当的捐纳金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
年金计划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各参与方的风险分担机制,荷兰年金计划的改革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下调基本养老金计算基数,确保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养老金的计发不再完全反映物价指数".这一实践走的是一条中间道路,年金运作兼有DB计划和DC计划的特点.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虽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不会面临发达国家正在经历的给付高峰期,但考虑到年金计划的可持续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努力平衡各参与方的风险与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为顺利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减小职工面对的投资风险、平衡职工间的收益差异,多数国家建立起了以收益率担保为主的DC型企业年金担保机制。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也引入了风险准备金制度,但这一绝对收益率担保政策尚存在担保评估周期模糊、担保收益率较低、担保方式和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特别地,在年金基金面临投资亏损、企业(计划发起人)或年金计划破产等担保需求下,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收益率担保机制并构建破产担保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对现收现付制养老金系统的可持续性造成巨大冲击,大力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个人养老金参与率以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压力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个人养老金管理实践,采用连续时间随机模型,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积累过程进行建模,并加入主观折现因子刻画参与人对流动性限制和风险承担要求的补偿。令个人养老金账户期望积累值与个人投资积累值相等,建立了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的决策指标内涵收益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收入人群的内涵收益率存在较大差异;提高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收益率以及降低主观折现因子可以提高内涵收益率;可以通过设置差异税率、提高投资收益率、以及提供流动性机会等机制设计吸引不同人群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此外,存在保底收益率的产品在兜底的同时保留了获得上行收益的可能性,对收益分布存在非对称影响。此类产品增强了养老金的积累效果,有助于实现个人养老金的扩面。  相似文献   

12.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由固定收益证券和以期权为主的衍生金融工具组成,到期收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固定收益证券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二是衍生金融合同所带来的收益。投资者能否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率取决于后者的收益大小。产品设计者构建的风险事件在未来发生与否是结构性产品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的充分条件。简单看涨、看跌期权看涨和看跌期权是两种最基本的期权形式,通过买入或卖出这两种期权并进行一定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国外公务员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共同特征和趋势之一是这一制度与私人部门雇员养老金制度从分门而立到逐渐走向统一整合。我国在2014年也实施了改革,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改革过渡期现已过半,各项政策措施已基本平稳落地,但也出现了一些改革前预期之外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本文对改革方向和趋势与我国类似的国家的公务员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动因、改革路线和具体措施,特别是改革过渡办法及养老金待遇的平稳衔接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国外的经验给我国下一步顺利推动改革带来以下启示:构建公平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DB制与DC制相结合的补充型养老金计划;统筹安排及合理确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养老金计划的待遇替代率水平。  相似文献   

14.
西方养老金最优化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金管理作为保险精算、金融数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老龄化严重或正趋于老龄化的国家,更应重视养老金的管理。基于对DB型养老金、DC型养老金及其相关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讨论了西方养老金最优化管理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对相关研究者和保险企业提供...  相似文献   

15.
混合型养老金计划是国际养老金计划发展的重要趋势,现金余额计划是美国养老金混合计划中发展较好、规模较大的一种私人养老金计划。该计划具有较低的养老金计划成本、资金筹措较具弹性、养老金给付享受政府担保、较好的激励机制、较强的透明度和携带性、为雇主和关键员工提供更高的福利保障、与其他计划搭配的计划组合效应等特定优势。美国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颁布实施后,该计划的年龄歧视、转换期的养老金蚀损、给付贴现则所导致的制度法律风险得以消除,使该计划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美国现金余额计划对中国企业年金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职业年金是我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剖析了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系统比较了缴费确定型(DC)、待遇确定型(DB)和混合型(CB)三种职业年金模式于我国的适宜性,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设计了CB型职业年金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固定乘数平衡管理模式下讨论了最低生存保证给付保险(GMLB)和最低死亡保证给付保险(GMDB)两类变额年金的风险管理问题。结果表明,如果采用固定乘数平衡管理模式管理变额年金,适当的最低收益率保证不会带来风险,但当最低收益率超过一定水平时,变额年金业务必然破产。另外当变额年金业务有外部现金流时,保险公司可以综合衡量市场、收益和风险三个因素,决定资本回报率、外部现金流规模和保证收益率。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股票价格的漂移、波动关系到股票价格的确定及其衍生产品的定价问题,因此对股票价格变动过程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股票价格漂移系数、扩散系数为常数的假设基础上进行修正,假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没有发生重大事件的情况下,股票收益率服从Vasicek模型,得出股票收益率的期望、方差,在此基础上修正了B-S模型关于股票价格期望收益率、股票价格方差收益率恒定不变的假定,将股票价格的期望收益率、方差收益率进行了内生化处理,建立相对应的非风险中性欧式期权,推导出非风险中性期权定价公式。并从实体经济层面对股票及其衍生品在短期、长期两个角度做了进一步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为现实中的股票及其衍生产品投资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养老基金是大多数美国职工退休后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全美各种养老金计划已达83.4万项,包括近5400万职工。绝大多数美养老金计划按有关养老金管理法进行严格管理,成千上万的养老金计划的成员(或受益人)是受美三个联邦政府机构即美养老金收益担保署、美劳工部养老金与社会福利管理局和美国财政部收入总署的保护。 美国养老金计划大体分两种,即固定收益计划和固定捐助计划。养老金计划是由“计划主管”负责执行的,按照美国养老金管理法,计划主管需向养老金计划成员自动提供有关该项养老金计划的制定、何时计算收益、投资状况、遗孤收益标准、收益权归属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养老金投资运营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养老金入市风险研究的重要性。对养老金入市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并从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两个角度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