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什么董事会应该让经理人员像所有者一样思考和行动?  相似文献   

2.
4 管理经理人员 ●为什么董事会应该让经理人员像所有者一样思考和行动? ●在公司管理中运用与所有者有关的原则 ●公司是股东拥有资产的渠道 ●为什么"长期"一词使董事长有"极大的伸缩空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所有者权益的权利主体是股东,企业一般的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经理人员等人力资源所有者并不一定是所有者权益的权利主体,他们与物质资源所有者一样,只有在其将资源投入企业且从企业换取了股票等所有权凭证而成了企业的股东或业主之后,才是所有者权益的权利主体;所有者权益的权利客体是公司(企业),而不是企业的资产。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董事会应该让经理人员像所有者一样思考和行动?●在公司管理中运用与所有者有关的原则●公司是股东拥有资产的渠道●为什么长期一词使董事长有极大的伸缩空间?●不称职的首席执行官仍然在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和经理通常是分开的,经理是职业化的直接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高级管理人员。在西方国家存在着两类企业家,一类是企业所有者企业家,作为所有者他们仍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另一类是受雇于所有者的职业企业家,即经理人员。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本文所指的企业家有别于以上两类,而是指在企业中直接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经理人员。  相似文献   

6.
EVA(经济价值增值)——一种真正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贺宇 《价值工程》2002,(3):35-38
现代企业中由于经营人员与所有者利益的不一致,往往会产生经营人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如何激励经理人员,使其与股东的利益一致,减少代理成本?本文认为重点在于寻求一种能促使管理者像股东一样行为的指标。传统的财务指标由于存在诸多缺陷,无法实现这一目的;而EVA(经济价值增加值)财务管理系统作为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的结合,能够达到有效激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会计信息生成与质量保障的基础 :契约力量从广义上来说 ,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 ,包括资本的提供者 (股东和债权人等 )和资本的经营者 (企业经理人员 )、企业与供贷方、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员工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理论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资源提供者和资源使用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因此 ,我们只讨论两个主要契约关系 ,即雇佣契约和债务契约。委托代理理论认为 ,当经理人员不是企业所有者时 ,经理人员工作越努力 ,付出的代价就多 ,企业的收益就越大 ;但由于剩余索取权由企业所有者所控制 ,经理人员努力工作的成本由自己承担 ,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一、防范代理冲突的一般分析代理冲突是指企业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在企业发展与利益分配上存在的利益冲突。经理人员在代理过程中,可能发生败德行为,即经理人员可以借助信息优势谋取私利(如增加在职消费、选择不利于所有者的投资项目、贪污等),或者利用任职所获的信息和技术资源自立门户,挖走原企业的核心员工,抢夺原企业的业务,或者为谋取私利而恶意跳槽,削弱原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如何防范代理冲突是所有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委托代理关系本质是一种交易关系,代理冲突则是经理人员的背叛行为。青木昌彦(2001)对如何防范交…  相似文献   

9.
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是两权分离的结果。当前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原因之一就是存在低效的委托代理关系。本文试图从激励和约束这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企业所有者和经理人员之间的代理效率,使经理人员能从关注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来关心企业的经营绩效,摒弃其所有的“败德行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渐进式改革过程,从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资源配置的市场性基础作用农渐得到加强,人的主观动性得到不断激发,如何激发经理人员主观能动性,除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精神上的价值之外,还要有物质上的保证,即建立科学的经理人员业绩财务评价体系与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经营者,不仅要做一番聂聂烈烈的事业,实现人生价值观,而且要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经营者的目标,但是所有者的利益和经营者的利益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经营者利益达到了最大化的同时,所有者雇佣经营者的成要达到最大化,所有者的利益都可能受到损失,而且,因经营者有可能利用“内部人控制”和示对称性性出逆向选择,冒道德风险,通过操纵会计利润等方式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谋求所有者利益与经营者利益的协同一致,必须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对经理人员的业绩建立科学有效的来绩评价标准,使所有者掌握经营者对企业所作贡献的大小,包括会计报表反映的已实现的业绩和由于经营者的努力将会给企业带来的业绩,科学评判经理人员和业绩,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使经理人员有所费,有所得,其所得与所有者利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国际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和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的购并中,参与购并交易的主体主要有:购并方委托人、购并方代理人和目标公司。其中,购并方委托人是指购并方的产权所有者,须委托其代理人(经理人员)从事购并活动;购并方代理人是指为购并方产权所有者行使购并权的的代理者,一般指购并方企业的经理人员:目标公司是指拟被收购的公司。由于各购并交易主体的目标不同,其在交易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3.
当前通行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两权分离”及“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之上。根据该理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最终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经理人员受聘于资本所有者。在“两权分离”的前提下,企业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的目标函数存在差异:前者的目标在于经营者利益和权力最大化,而后者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及其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和经理通常是分开的,经理是职业化的直接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高级管理人员.在西方国家存在着两类企业家,一类是企业所有者企业家,作为所有者他们仍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另一类是受雇于所有者的职业企业家,即经理人员.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本文所指的企业家有别于以上两类,而是指在企业中直接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经理人员.目前国内对企业家成长发展的环境给予了极高的关注.2003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队伍成长环境普遍认为涉及经济体制、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社会舆论、文化环境与市场环境、选拔任用制度、激励制度及监督约束等因素.在我国,可以说企业家阶层尚未真正形成,问题也是还没有真正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家形成的环境.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发展环境机制应该主要从企业家资源的供给(成长)、配置(选择)、使用(监督激励)3个层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5.
赵泉勇 《电子财会》2006,(11):55-60
公司治理结构也译作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机制,其基本构成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概括的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公司治理基本理论1.公司治理的概念。国内学者吴敬琏教授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和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2.公司治理的原则。OECD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7.
一、会计独立性的双重含义 本文所讨论的会计独立性实际上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而言.由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委托人)要能够有效监督经营者(受托人)的管理情况,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但会计人员往往受制于经理人员的控制,既要对委托人负责行使监督职能,又要听命于经理人员的安排.这就把会计人员置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此时会计人员相对于经理人员具有一定独立性就成为一种关键的安排.这是本文讨论的会计独立性的第一层含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财务信息质量问题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财务信息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企业产权关系混乱,内部人(指独立于股东或投资者(外部人)的经理人员掌握了企业实际控制权,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充分体现自身利益,甚至内部各方面联手谋取各自的利益.从而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使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19.
在任何社会经济制度下,无论是封建社会里的东家与管家,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东与经理,只要有委托-代理行为,代理人的经营活动与财务收支都必须符合委托者的利益,这应该是一项基本原则,但是,在我国的国企改革初期,由于只看到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的弊端,所以只重视给企业“松绑”、“放权让利”,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忽视了作为所有者应有的监督职责,结果是政企分开后,经理人员的自主经营权到位,但所有者监督权缺位,这样,即使经理人员业绩不佳或者有败德行为,也可以通过会计报表的粉饰来解除自己的受托责任,为了加强所有者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限制会计信息的造假德为,维护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人们提出要进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外派监事会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陈晶 《电子财会》2001,(3):64-64,F003
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最初是由简森和梅克林于1976年提出来的。代理理论主要涉及企业资源的提供者与资源的使用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按照代理理论,经济资源的所有者是委托人:负责使用以及控制这些资源的经理人员是代理人。代理理论认为,当经理人员本身就是企业资源的所有者时,他们拥有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经理人员会努力地为他自己而工作,这种环境下,就不存在什么代理问题。但是,当管理人员通过发行股票方式,从外部吸取新的经济资源,管理人员就有一种动机去提高在职消费,自我放松并降低工作强度。显然,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是一个理性经济人。他的行为与原先自己拥有企业全部股权时将有显著的差别。如果企业不是通过发行股票、而是通过举债方式取得资本,也同样存在代理问题,只不过表现形式略有不同。这就形成了简森和梅克林的所说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