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H股和A股上市资源的互动会带来两个市场的同步发展:H股市场充分活跃,A股市场逐渐改善资产配置功能和融资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时间较晚,加之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和市场分割,导致我国外资股出现了折价这一独有的现象。近年来,A股和H股双重上市已成为大型国企实现境内外同步融资的首选。在此背景下,对两市场股价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其价差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史英慧 《商业科技》2014,(10):112-112
为检验CAPM模型在我国银行股市场是否适用,本文选取四大银行股和上证A股指数2013年1月--2014年4月的周度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进行了模型的构建与估计。实证结果表明,CAPM模型能够衡量四大银行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从而证实了CAPM在我国银行股市场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A股H股收益率和波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股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对中国吸引外资,促进国外投资者了解中国企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考虑到H股市场得到信息的快捷性和准确性,本文重点研究了A股和H股之间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关系,根据A股和B股相关研究和最后数据实证分析我们发现A股和H股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并没有显著差异,然而H股的波动率却显著高于A股的波动率.而后对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也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晋商股俸制是山西商人创立的一种很有特色的、集团性很强的劳资组织形式。其中人身顶股制的创行开历史先河,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股俸制通过银股形式,扩大了商业资本,又通过身股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股俸制还有效的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给与经营者可观的经济利益,也是对知识产权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中国B股市场发展的最终取向是在人民币完全可以自由兑换和国内证券市场高度成熟后与A股最终并轨,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全国际化。为此,我们应积极地寻求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我国 B股市场的长期发展尽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7.
论B股,H股和红筹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鑫 《财贸经济》1998,(7):38-42
论B股、H股和红筹股的比较研究·吴鑫·长期以来,中国在利用外资上,曾仅限于直接投资和向外国借款的形式。与此相比,通过发行股票的集资形式,有着手续简便,更加灵活的特点。因此,中国在利用股票市场筹集外资上,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到目前为止,已有...  相似文献   

8.
李迅雷 《新财富》2011,(4):36-38
近年,不少A+H股票的A股相对H股由大幅溢价转为明显折价。这一来是全流通和私募崛起带来A股市场巨变,大盘蓝筹股被低估;二来是A股投资者投机偏好的影响。投资者的不成熟,导致企业在两市不同的行为模式,A股央企最近9年平均分红率为20%,而H股央企则达36%;  相似文献   

9.
A股和H股市场软分割因素研究--兼论推出QDII的步骤和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16家双重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H股折价率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A股和H股市场的软分割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股份流动性以及A股流通股股东的被补偿预期等。本文认为,QDⅡ将成为消除A股和H股市场分割的重要制度之一。并对推出QDⅡ的步骤和时机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A股和H股上市公司2001—2020年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H股上市,A股上市会对公司创新产生额外的促进效应,但这主要体现在创新的数量而非质量上。机制检验表明,A股上市带来更大的融资规模,从而为研发投入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有助于企业创新;而且,A股创新激励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技术性行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OFⅡ雷声大,雨点小,雨点小小在真正可能投资于A股市场的资金量上,雷声大大在高唱选股理念上,近来OFⅡ们纷纷表示不看好同时有H股的A股股票,不免在市场上引起一阵鼓躁,脚踏A股H股两条船的上市公司在中国股市多多少少有些贵族派头,这些公司大多是国内各行业举足轻巨的企业,尤以港口.高速公路、电力和航空等公用行业为主,OFⅡ偏偏唱空它们,令人有30年河西之感。  相似文献   

12.
中国B股市场发展的最终取向是在人民币完全可以自由兑换和国内证券市场高度成熟后与A股最终并轨,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全国际化,为此,我们应积极地寻求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我国B股市场的长期发展尽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股票市场中公有股(国有股和法人股)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使得巨额资金沉淀,严重阻碍着国有企业的改进进程。而对我国入世在即的情况,本认为可以利用基金业的开放来解决公有股的流通。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阐述了通过设立开放式中外合资公有股基金、开放式公有股内奖基金和私募基金这三种形式使得公有股流通,并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己十分强烈的关键时刻,合理配置外汇资产、人民币资产,以避免财富贬值的风险,是投资者关心的话题。根据研究,在H股、B股估值较低及人民币升值效应的双重作用下,香港等地的中国概念股未来涨幅惊人,其股价与涨幅很可能超越A股。  相似文献   

15.
周鸿武 《商业研究》2002,(10):51-54
我国的B股市场于 2 0 0 1年向境内居民开放 ,这不仅对中国证券市场乃至资本市场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且更将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但如果B股市场要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 ,就不仅要在政策取向上搞活B股市场 ,更重要的是要发展B股市场 ,拓展其生存空间 ,确立其特定的概念 ,并在制度上实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6.
从血缘上说,A股市场和H股市场几乎有天然的渊源,地域上相近,亦有不少股票横跨A股和H股,以至于香港股市常常被作为A股市场的参照物被提起。关于A股市场的缺陷,香港市场的经验,这些话题在A股下跌到相对底部的时候被反复提起。针对这些问题,作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委员、香港大福证券董事总经理的黄绍开先生可能更有发言权,在香港证券市场驰骋超过20年,同时又经常赴内地,而且多次给证监会官员授课,对A股市场也是了然于胸。自然,在接受记采访的时候,话题就从A股和H股会否价格接轨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沈城 《新财富》2006,(6):56-58
H股——私有化——A股,抑或是旗下多家A股或H股——私有化——打包整体上市,对中国的很多大型企业来说,并不是从公众公司再到公众公司的简单回归,而是一个资本增值的精彩游戏。 中国相当多的大型国有企业旗下的公司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和深沪交易所上市,由于横跨低市盈率的H股和高市盈率的A股两个市场,进而衍生出了将H股私有化转而注人其A股上市公司的冲动。为了将私有化后的H股公司注人旗下的A股公司,大股东们往往会进行一系列的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等运作,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最终使得原来的H股公司能够以远高于私有化时的估值水平注入A股公司。 受此启发,利用A股市场渴求大型企业的强烈欲望,以及国资委做大做强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战略需要,借助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历史性整合机遇,这些国有大型企业开始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私有化以前分拆上市的公司,再打包起来整体上市,以获取高价发行带来的溢价空间。而降低私有化成本的措施,过分一些的是通过大额计提等手段调整业绩去压制股价,委婉一些的则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控制要约价格。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后续国有大型企业的私有化案例,将是这种模式的不断翻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周天龙 《市场周刊》2020,(16):0135-0135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快速推进的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急需一个股权融资市场来承接国际资本因此我国沪深B股应运而生。但B股的发展时至今日已经走向边缘化,文章通过对沪深B股的边缘化进行原因分析研究,并根据B股边缘化的问题提出一定的改革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叶檀 《商界》2008,(5):100-100
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上,A股投资者要避免当炮灰的唯一办法是盯住H股。A股投资者有可能在两个方面成为炮灰,一是A股的估值权力被美元投资者俘获,二是A股的市场化定价被市场扩张俘获。  相似文献   

20.
A股市场对境外企业的开放是我国股票市场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已经有外资控股企业在A股上市。不少在中国有业务的大型境外企业纷纷表示对A股上市的意愿。论证表明:境外企业A股上市可以优化A股上市公司的结构,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带动我国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国内市场繁荣、促使我国发展更独立的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提高市场有效性、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加快国内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