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政策刺激力度弱于预期,经济继续加速下滑 (一)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不够,经济继续加速下降 增长与物价双双加速下滑,经济形势继续变差。201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季度经济增速由前期缓慢下行转变为加速回落态势,具体看,一季度增长8.1%,较去年四季度大幅回落0.8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7.6%,较上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正如预期,三季度我国经济低位回升。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8%,较二季度回升了0.3个百分点,亦高于一季度的7.7%。前三季度(按可比价格计算)累计同比增长7.7%。三季度经济反弹,主要受政策刺激下的基建投资拉动。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45.9%,较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55.8%,较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央一系列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一季度已触底回升,下半年企稳向好趋势明显,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5%。但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外需疲软使多数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扩大内需不可能也不应该保持旧有结构,下一阶段必须更加重视将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以理顺要素价格体系为主要手段推进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生产力腾出投资空间。建议下半年不再加大“保增长”方面的政策刺激力度,将工作重点放在落实和完善已出台的政策上,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诸建芳 《新财富》2010,(12):34-34
工业增长回稳 2010年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比9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13.5%和我们预期的13.6%。10月工业增加值月环比降低3.9%,环比降幅回到2007—2009年平均水平。季调后,工业增加值年化环比增速14.1%。工业环比回稳反映经济增长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保持在合理区间,特别是二季度出现企稳回升,预计上半年经济增长7.4%,其中二季度增长7.5%,消费价格上涨2.3%。但由于存在房地产市场调整、企业经营困难加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下降和市场信心不足等问题,经济增长仍存在着较大的下行风险。预计下半年经济由于出口形势持续好转,以及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增长动能将有所加强,全年经济增长为7.6%,消费价格上涨2.5%。为完成全年目标,要继续政策预调微调,加大财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进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真正释放市场活力,并针对困难行业出台更具实效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5月份,我国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开始显现回稳迹象,能否依此判断二季度经济已筑底,如何加快释放前期出台政策的刺激效应,如何尽快尽早出台更有力度的"稳增长"政策。围绕以上三个重大论题,6月29日,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常务副院长宏观院陈东琪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陈东琪认为,5月份经济数据有所改观,但企稳基础仍不牢固。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要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要求,"稳"字当头,实施  相似文献   

7.
经济回暖以来,河北政府投资在刺激经济增长中作用比较明显,但民间资本"惜投"现象仍然严重,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和政策推动,而民间投资和市场机制明显不足,经济回稳的基础仍不牢固。在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过程中,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二者不可偏废。政府投资及其他经济刺激政策可以帮助有效抗击衰退,并在短期内激活经济,但在回暖之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经济活力则有赖于积极的民间投资和充分的市场机制,河北彻底走出危机,急需激活民间投资。  相似文献   

8.
进入三季度以来,我国多项经济运行指标转好,供给面和需求面均有一定改善,经济回暖趋势明显。促成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是积极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提高,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态势增强、市场预期转好带动企业投资意愿回升以及一些短期和技术因素也拉高了指标增速。综合各类因素,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长7.7%,四季度增长7.6%,全年可实现7.7%的增长。在当前经济出现回暖势头的情况下,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抓好落实已出台各项政策的工作,并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微调预调,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一、上半年消费形势出现的新变化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下降明显 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5833亿元,同比增长16.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4%,明显低于2009和2010年的同期增幅。从历史走势来看(图1),在金融危机期间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作用下,  相似文献   

10.
《市场周刊》2013,(2):60-63
中国国家统计局四月初公布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低于之前普堀预估中值8%;环比增速为16%。但多数分析师并不认为政府会因经济增速过低而出台“稳增长”的刺激政策;相反,会在转型升级和制度改革等长效机制方面有更多考量。据此,记者采访了一些金融分析师,听听他们对于一季度GDP增长放缓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11.
产经     
《船舶经济贸易》2010,(7):49-49
世界银行预计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世界银行6月18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经济季报》指出,中国的经济近期略有放缓.但总体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预计2010年全年GDP增速为9.5%,2011年为8.5%。该《季报》认为,继去年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之后.今年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放缓.但在一定程度上被房地产投资的强劲增势所抵消。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和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两个29条政策文件,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与市场环境明显改善。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小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活力进一步激发,为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根据《中国统计摘要2013))数据,2012年,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数量增长7%、资产增长3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利润增长9.7%、从业人员增长15%,各项指标均高于大中型工业企业,后者的一些指标甚至是负增长。  相似文献   

13.
《商界》2009,(4):14-15
实现GDP增长8%目标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我想“保八”应该有可能,因为财政刺激的力度相当大。4万亿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分两年,平均一年差不多7.5%到8%之间,这个比率远远超过美国财政刺激的力度。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过去比较虽然下降约三个百分点,但还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方。中国经济至少可以再红个二三十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导刊》2008,(12):36-36
高增长伴随高通胀是2007年中俄经济共同特点。2007年中俄GDP各增长11.9%和7.7%,通胀率则分别为4.8%和11.9%。通胀结构也表现相似,如食品价格上涨分别高达18.2%和15.6%,均是推高两国通胀的主要因素。所以,抑制通胀特别是抑制消费品价格涨幅同是2008年两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高善文 《新财富》2009,(4):30-31
中国经济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经历了大幅减速,对外出口受阻,经济增长的外需动力越来越弱。财政刺激政策陆续出台,促进经济增长动力由外需向内需转变。针对“两会”过后自2009年经济反弹走势、未来将出台的刺激政策,大行从各自视角做出了不同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国内经济增速下行的复杂形势,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4月份以来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增多,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但经济回稳的基础并不牢固,仍需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适时适度调整。一、经济缓中趋稳、稳中有进一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一、二  相似文献   

17.
今年前两个月,全省纺织服装出口总体上延续去年以来稳中趋缓的走势,累计出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在取消出口数量限制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对欧盟出口快速增长,增幅达23.7%,首度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省纺织服装出口第一大市场。对美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同比增长8%,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第一位退居第三位。去年以来,  相似文献   

18.
马骏  李璐 《新财富》2005,(1):36-37
2005年中国经济将略有回落,GDP增长从9.3%回落至8.4%,但国内消费的强劲支持将减低增幅下跌的风险。由于CPI回稳在3%左右,政府加息动力不足。另外,在当前对人民币升值呼声高涨的情况下,短期内浮动汇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6-12个月后,可能会有年均约3%的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我国GDP实现了7.7%的较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0%;第二产业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3%,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展望2014年,在外部需求好转,国内需求继续平稳增长的背景下,我国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199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00年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1999 年预计GDP增长率在6.9% ~7.1%范围,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为- 2.9% 左右,城镇真实失业率(加下岗职工)在8% ~9% 之内。由于出口增长率好转,到年底,如果扩张投资的财政政策能刺激非财政投资跟进,国民经济运行可能止跌回升。2000 年,如果在抑制储蓄、刺激非财政投资部分,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放开建设小城镇等方面给予较宽松的政策,使投资增幅达到20% —25% ,经济增长率就可能达到7.5% —8% ,就业机会就会增加,物价水平回稳到0% 以上,使宏观经济形成较健康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