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届世界晋商大会8月19日至20日在山西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晋商精英齐聚太原市,共谋家乡发展。晋商大会让关于晋商、晋商文化、晋商精神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黄鹏 《走向世界》2008,(16):78-79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山西的晋商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近几年随着"大院文化"的兴起.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一些民居大院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晋商民居与普通民居相比,建筑装饰华丽,正门、屏门、墀头、照壁,处处都非常讲究,显露出晋商的富有和其行业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晋商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金融等商品,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地,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晋商是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亮  相似文献   

4.
晋商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取得丰硕成果!①本文拟对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以期为学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信息。一、综合研究黄鉴晖著《明清山西商人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以十二章的篇幅,对晋商兴盛与衰落的原因、贸易种类、市场与城镇等进行了介绍;刘建生、刘鹏生等著《晋商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5.
深秋的山西,凉意渐浓。 9月3日上午,第二届世界晋商大会在山西太原低调开幕。在并州饭店并州厅,刚刚履新3天的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健步走上发言台,向来宾致辞。王儒林没用讲稿。简洁流畅地介绍了山西的优势与省情。致辞后,他走到前排。与在座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等晋商代表握手寒暄。  相似文献   

6.
肖立志 《东北之窗》2014,(15):49-49
正历时近3年的筹建,并经多位筹建负责人的深入走访及调研,以"弘扬和创新晋商文化"的大连山西商会最终成立,并于6月26日在大连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大连山西商会一届一次会议。会议选举田东风为大连山西商会第一届会长,成城接受商会第一届理事会邀请,成为大连山西商会名誉会长。大连山西商会把"弘扬和创新晋商文化"写入《大连山西商会章程》,坚持发扬明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届汾酒文化节期间,晋商与汾酒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4日在山西汾酒集团公司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近40人参加了大会,提交论文40余篇。杏花村的酿酒历史可追溯到六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到南北朝时期,已受到帝王贵族的极力推崇。明清晋商的崛起与发展,对汾酒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汾酒也为晋商的活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晋商与汾酒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旨在进一步挖掘晋商文化、汾酒文化,提升汾酒文…  相似文献   

8.
明清晋商作为当时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 ,在中国商业金融史上的影响至深至远 ,给后人留下了值得深掘的文化宝藏。为深入研究和探讨晋商及常氏文化 ,提升理论思考 ,三晋文化研究会常氏儒商专业委员会与晋中市史志研究院、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于 2 0 0 4年 9月 2日至 6日 ,在晋中市联合举办了“晋商·常氏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研究晋商及常氏家族的 8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 5 0余篇 ,集中展示了学术界有关晋商的最新研究成果。一晋商研究多年都集中在对晋商本身的研究上 ,显示出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从晋商文化看晋商的成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商文化是晋商在特定的发展过程及经营实践中凝结起来的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它具有自己的特性和个性,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晋商秉承了传统的儒家文化,有融合、有发展地与塞外文化碰撞,以融合山西黄土文化的方式,消化融合形成山西独特的晋商文化。晋商称雄  相似文献   

10.
刘永军 《魅力中国》2011,(3):100-101
城市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像,而市又是与城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商人作为市的主体,对城镇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明清时期是晋商活动的高峰期,晋商由南到北的商业活动,沟通了山西南北的经济往来,推动了山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带动了沿线一系列功能各异的新型城镇的产生和发展,这些新型城镇包括交通型城镇.手工业、矿业型城镇,金融服务业型城镇,行政消费型城镇等,结合当地的地理、物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雏形,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前期山西社会及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1.
赵弦 《首都经济》2006,(8):14-14
晋商在我国商业与金融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晋商文化作为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我国商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为山西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08,(12):150-150
晋商在明清时期曾称雄商界五百年,商路畅达,汇通天下,享誉中外。当时,汾州酒商是晋商的一个重要分支,源远流长的汾酒文化与晋商文化、黄河文化一脉相承,创造了中外商业史上罕见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4月8日至10日,山西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省内360多名"学员"讲述晋商精神和国内经济形势。"学员"都是山西民营企业的"掌门人",其中包括许多被称为"煤老板"的煤焦行业经营者。山西省工商联主席张复明说,晋商兴衰数百年,留下了"节俭勤奋、明理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  相似文献   

14.
自从媒体刊发《唐朝:新晋商精神五大关键词》一文后,许多山西的领导和企业家都说"忠诚度、凝聚力、价值观、责任感、使命感"作为新晋商精神很贴切,一位商界德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学者型官员邓智毅而言,2009年2月28日这一天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这一天,出身民间财富喷涌的山西、定位于扶持中小企业的晋商银行,在历经几年波折后终于正式挂牌。在揭牌仪式上,邓智毅——这位最终将晋商银行推上"神坛"的人,难得轻松一笑,长长吁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6.
伴随长途贩运贸易和商品流通的发展,为解决资金和经营人才缺乏问题,晋商创立股俸制合伙商号。为了明确权益,晋商在编制簿记报告时,将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商号之资产和负债做了区分。有些商号将账务分为进、缴、存、该4类,并采用"进-缴""存-该"双轨制结算法计算盈亏和稽核账务,这即是中国传统的复式账法——龙门账。据现存晋商簿记报告可知,龙门账簿记报告在清代前期至少出现了3种不同的编制方法,其中两种为之前所未见,但其本质上都采用"进-缴"和"存-该"双轨结算方法。四柱账法向龙门账的演变与商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一定关系,也与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常威,山西太原车辋人,清朝大富商。 “能打会算,财源不断”,“买卖不算,等于白干”,“买卖争毫厘”,这是山西晋商流传的致富商谚。  相似文献   

18.
晋商、徽商、粤商是中国明清时代的三大商帮,称雄商界数百年,各领风骚。晋商以“票号”逞威南北;徽商在盐业、典当、茶叶、木材四大行业中历据优势;广东商人以行动果敢,敢为天下先,在外贸买办行业中显赫一时。晋商和徽商,是中国封建时代传统商人的典型,而粤商在通商口岸开埠后逐渐向近代商人转变。比较宁波商帮和这三大商帮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24日至26日,由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晋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和我国内地及香港、台湾地区的60余名学者,从不同侧面研究探讨了晋商在近500年恢宏历史画卷中的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20.
辛德萱 《魅力中国》2010,(6X):154-155
在中国民族商业发展史上,晋商是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沉甸甸的名字,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就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晋商从明初到清末活跃商场500多年,他们的足迹不仅遍布国内各地,而且还走出国门,出现在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以及欧洲、东南亚、阿拉伯各国。晋商资本之雄厚,经营项目之广泛,活跃时间之长久,都是历史上罕见的。然而清末民初,在内忧外患的政治背景下,盛极一时的晋商大厦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在自身诸多弊病无法克服的情况下,无可避免地坍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