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城市国库管理体制初探劳淑贤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银行职责之一是经理国库。现行的财政体制和《国家金库条例》规定:一级财政设一级国库,同级财政在同级国库开设帐户,办理预算收支业务。在大中城市,人民银行只有市分行...  相似文献   

2.
经理国库是人民银行的一项法定职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国库条例》(以下简称"国家金库条例")和《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1号令")等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3.
国家金库(简称国库)是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收入和支出的机关。根据《国家金库条例》规定,国库机构按照国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设立,原则上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库,中国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明确规定,一级财政设一级国库,在未设人民银行机构的地方,国库业务由人民银行委托当地商业银行办理,国库代理业务应运而生。2001年,《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出台,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代理行为和职责权限,2005年又出台了《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支库业务审批工  相似文献   

5.
国库监督是指国库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依照法律法规、制度文件以及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等,对国库收支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审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以下简称《国家金库条例》)明确了国库的两类监督权限:一是会计监督,在《国家金库条例》里表述为拒绝办理权.  相似文献   

6.
罗政 《广西财政》2000,(2):22-23
国库工作是国家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理国家预算收支的重要基础工作。根据《国家金库条例》,国库机构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设立,原则上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库。但是,贺州地区从1985年建立乡镇一级财政以来,基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直至今日,各乡镇都没有建立乡镇国库,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颁布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与努力,国库法规逐步建设完善,形成了以《国家金库条例》为核心,国库行政法规、制度规定为主体的国库法规体系,保证了国库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8.
一、基层国库实施监管工作的必要性(一)加强国库监管是履行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的需要。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这从法律上确立了国库具有监督管理的职责。《国家金库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国库在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任务中,负有执行、促进和监督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曹志定  刘霞 《甘肃金融》2013,(10):69-69
随着我国财税、金融体制的深入改革及国库会计核算电子化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带来的国库管理风险值得关注和解决。主要风险(一)法规制度风险。1985年颁布实施的《国家金库条例》及《实施细则》仅对国库的基本职责和权限作了原则性规定,而现行国库制度不能涵盖整个国库核算业务的全过程,存在制度管理真空地带。如对国库电算化操作方  相似文献   

10.
198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明确规定,一级财政设一级国库,在未设人民银行机构的地方,国库业务由人民银行委托当地商业银行办理,国库代理业务应运而生。2001年,《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出台,  相似文献   

11.
陈英姿 《审计研究》2012,(4):16-19,25
审计监督带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公共权力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交叉点,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大党治理、大国治理、转型国家治理等特征,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当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国家审计由于其自身特点,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国家治理的法治性和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针对国家治理的治理模式和本质特征,国家审计要从党委、政府、公民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执行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路径,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建国58周年来临之际,我们编发了这组稿件。三位作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从不同的角度讴歌了伟大祖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沧桑巨变,赞颂了工商银行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字里行间充满了热爱祖国、热爱工行的深情,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国债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产生的,后被赋予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但国债发行导致财政不可持续以致危及国家安全之事时有发生。国家安全非但不能与国债脱钩,反而更加倚重于国债。但与历史上的显性倚重不同,这种倚重是隐性的,而且是全方位的,指向未来的。  相似文献   

14.

Public sector corporate governance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its private sector counterpart by the considerable diversity of objectives and management structures in the former. There is a need to address performance as well as conformance issues in public sector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5.
吴卫军 《新理财》2010,(10):91-93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震荡过后,市场开始重拾信心,经济逐步复苏。在亲历了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后,如果给我向国家政策制定者提一条建言的机会,那么我的建言是提升公民的财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审计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审计的现实目标。本文从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和体现形式入手,深入分析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审计局限,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应按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要求重新定位审计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即以落实权力主体经济责任为主攻方向,强化对公共资源整体性的监督,保障公共资源安全;强化对公共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保障公共权力运行安全;强化对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保障公共管理安全;强化对国际竞争引致公共风险的监督,保障宏观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18.
《银行家》2002,(3):16-17
2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会议以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整顿金融秩序、改善金融服务为主题,全面总结了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的金融工作,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机制与国家审计的三大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坤 《审计研究》2012,(4):20-25
委托代理机制下的现代国家治理结构,由于自身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和利益冲突等内在缺陷,会导致财政预算的滥用、政府(官员)权力的自我膨胀和国家治理绩效的缺失,需要国家治理机制必须内生出一个揭露、控制、监督体系,来防止财政预算的滥用、制约政府(官员)权力的膨胀、促进国家治理的绩效,这就成为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结构内生机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为了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机制中对各种权力的揭露、监督和控制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良治、善治,国家审计必须通过对国家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政府(官员)权力的制约以及政府治理绩效的促进,来完成自身的使命,由此衍生出了现代国家审计的三大方向:针对政府预算权的"预算执行审计"、针对国家行政权的"管理绩效审计"以及针对国家权力人格化身的政府官员的"经济责任审计"。  相似文献   

20.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断(简称审计的"国家治理"论)。本文探讨"国家治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我们认为,"国家治理"论秉承社会契约论,基于不完全契约下的代理理论,在国家审计本质、目标和职能认识上,实现了对"免疫系统"论和"审计监督"论的超越和升华。国家审计应坚持以提升人民幸福为中心,围绕建立善治政府,充分运用监督、评价和鉴证三大职能,主要从监督责任、评价效率、提高透明度和促进民主法治四个方面,夯实国家治理基础,促进善治,最终提升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