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政  董新廷 《中关村》2004,(3):20-22
女人会改变历史,这不需要证明:女人会丰富历史,这也不需证明。没有女人的世界就像没有河流的山谷,我们尽可以想象那里的清贫与寂寞。正是女人,才从男性的粗犷中切出一些些优美的线条:正是女人,让IT有了温情与时尚。没有了女人,不会有IT更美的追求;没有女人,中关村的存在就会十分地简陋。玫瑰是献  相似文献   

2.
沙磊 《中关村》2009,(3):24-27
如果你听过水滴石穿的故事,就会对水的坚韧不拔、水的以柔克刚有所认识。水的力量,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中关村的硅谷玫瑰们,颇具独立创业精神。本着内外兼修原则,她们有修养,有见识,有品位。她们步步莲花、蕙心兰质、秀外慧中。她们坚信,自我增加内涵,更能增加魅力筹码。她们既有成功的事业,又不失去生活的乐趣,让自己在岁月的年轮里沉淀智慧、累积魅力,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大、更广阔……一个女性从中关村这个点出发,一路走来都会有一些特点,本期《硅谷玫瑰》特别报道将她们在创业、发展、管理和生活中的故事、感悟娓娓道来。尽情讲述中国中关村女性在高科技公司、园区管理、艺术中心、饮食业界,从创业到成功的心路历程,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性,用智慧的语言,将她们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悉数托出。  相似文献   

3.
程桔华  勒川 《中关村》2008,(3):30-31
生活在中关村的女人,如果以做一个风云人物为人生目标,那么她付出的代价就很可能是失去对美的感知.成为一个男性化的女人,从而失去女性本身的魅力。 中关村,这个由电子一条街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世人将关注中国的目光越来越频繁地聚焦在中关村。“中国硅谷”的美誉已经赋予中关村IT业激情的活力与丰富的内涵。活跃在IT行业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几乎全部都由男性担当,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勇敢果决又高瞻远瞩。在人们的印象里,IT精英就等于成功男人。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由男性统治的世界里。也同样活跃着一些耀眼的女人们,她们为数不多,可正是因为寥寥可数才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执着、干练、果决、独立、知性、美丽,透过笔挺的套装和精致的妆容,作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女性的代表,她们内心深处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丰富、深刻、温暖。  相似文献   

4.
感受春天     
吴炜 《中关村》2012,(3):57
3月的北京,虽然还有料峭之寒,但看得出,冬开始松绑了,春快来了。一年一度的"硅谷玫瑰"采访,总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命之美。刚刚过去的世界草莓大会热闹非凡,可能没人想到清香可人的草莓也有中关村女企业家的贡献。北京嘉博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在用她们的生物有  相似文献   

5.
吴炜 《中关村》2010,(3):28-29
在中关村这个以“科技”为特色的地区,女性创业者和管理者虽属凤毛麟角,但往往刚柔相济,犹如铿锵玫瑰,为这块区域带来独特的美丽。一年一度玫瑰艳,今年我们又从中国“硅谷”——中关村科技园区中采撷了几朵,让大家领略下她们动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张颐武 《中关村》2006,(5):107-108
这里记下的是一些中国的创新者的足迹。他们都属于中关村,属于这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新的中心,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中关村二十多年的发展正是和这些人的努力分不开的,虽然历史有自己的命运,但如果历史里没有“人”的光彩,就会黯淡许多。正是这些人丰富了也充实了中关村,而中关村和这些人物一道,成了中国发展的最灿烂、最迷人的景观。  相似文献   

7.
这里记下的是一些中国的创新者的足迹,他们都属于中关村,属于这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新的中心,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中关村二十多年的发展正是和这些人的努力分不开的,虽然历史有自己的命运,但如果历史里没有“人”的光彩,就会黯淡许多。正是这些人丰富了也充实了中关村,而中关村和这些人物一道,成了中国发展的最灿烂、最迷人的景观。这是中华民族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人民历史选择的一部分;这些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家的奋斗历史正是本刊主笔/张颐武中国改革开放“大历史”不可或缺的篇章,也是中国新道路的历…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早已成为中国科技的制高点和创新文化的策源地,似乎是男人的世界。不,这里更有芳草如茵、鲜花怒放,有一大批巾帼英雄活跃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绽放着美丽和芳香。本刊从2003年创刊起,每年3月便以"硅谷玫瑰"为题,介绍一些中关村的优秀女性。本期"封面故事"《中关村盛开"硅谷玫瑰"》,我们又采撷了7  相似文献   

9.
她们扎根于中关村,在这方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创业沃土之上,她们耕耘于此,书写传奇;她们来自不同的行业,虽术业有专攻,各自成长,但是她们如同园中盛开的玫瑰,朝露若颜、散发芬芳。"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假如,我们将心中的那一亩田种一岸玫瑰,"秾艳尽怜胜彩绘,嘉名谁赠作玫瑰。"花开遍野,"在幽静的花园里,在春夜的幽暗中,夜莺在芳香的玫  相似文献   

10.
马文良 《中关村》2013,(3):25-27
她们扎根于中关村.在这方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创业沃土之上,她们耕耘于此.书写传奇;她们来自不同的行业,虽术业有专攻.各自成长.但是她们如同园中盛开的玫瑰,朝露若颜.散发芬芳。  相似文献   

11.
水活鱼才肥     
郑胜利 《中关村》2004,(9):40-40
就像养鱼,你得给它足够的水,让它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鱼儿才能成活成长.中关村也是这样,中关村想要发展壮大,就要有资金流进来支持其科技创新,中关村才会真正活起来,流动起来。因为中关村是高科技的代名词,而不是简单的倒买倒卖。而直到现在,中关村是死的,因为其科技创新没有吸进流动资金,中关村的科技创新还没能真正引入风险投资。资金进不来,大批的企业缺乏推动科技转化的后续资金,很多科技项目就中途流产了。资金进不来,不是没有资金,而是资金没有进来。那是因为资金与高新技术之间没有牵线搭桥的红娘,没有一些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IT 业原本就容易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如果一个 IT 公司是由女性主管的,那肯定将吸引更多的关注。随着信息产业的日益发达,我们发现越来越多优秀的女性进入了这个行业,她们既果敢、坚决又不乏女性的温柔和细腻,她们在这个男性为主的世界里,用辛勤的工作证明自己,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相似文献   

13.
提到中关村人们就会想到高科技产业,科技变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最直接的冲击,尤其是在这个转折的年代,人们在十年前还无法想象手机、互联网会如此地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如今,这一切都来得那么迅速。如今,中关村在风风雨雨中经历了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就选取几个人物作为中关村高科技的代表,看他们如何在中关村为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4.
张颐武  CFP 《中关村》2007,(7):110-111
中国古语有云:“兼听则明”。这句话对于今天来说也并不过时。“兼听”正是面对纷纭复杂的世界必要的选择。没有“兼听”的明智,我们就会盲信和武断,也有可能窄化我们自己的视野。今天的媒体社会,看起来舆论已经非常多样化,各种意见都有机会被大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中关村的女人,如果以做一个风云人物为人生目标,那么她付出的代价就很可能是失去对美的感知,成为一个男性化的女人,从而失去女性本身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李唐皇 《中关村》2005,(1):59-60
中关村需要草根经济。正是一万四千多家大大小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存在,使中关村成为中关村。当然,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联想、方正、四通等大企业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而且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热闹景象也是中小企业“制造”的,这些中小企业的演变史的总和构成了中关村的发展史。在这个意义上,中小企业构成的“草根阶级”是中关村的基础。不过,今天,“草根阶级”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一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在改变“草根阶级”的构成。这些拥有世界领先技术、具有世界视野的人群的加盟使中关村的国际化有了中国特色的新路径。这就意味着新时代“草根经济”的到来,中关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新时代的草根经济。作为媒体,我们要反映上述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09,(9):36-37
既然在海淀区办艺术博览会,而且还用“艺术中关村”这个名称,就一定要跟在北京其他地区办的艺术博览会有所不同。强调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中关村的特色,可能也只有中关村才能做到。这次博览会我们尝试让中关村的科技与艺术一道展示,到时候你们会看到,其实当科技与艺术走到一起的时候还是蛮协调的。  相似文献   

18.
近期以来,有些媒体陆续有一些关于中关村发展出现“重重危机”的报导和议论,使许多人对中关村的发展疑虑重重。但就我们对事实的了解,仅做简要分析,便足以破解这些所谓的“中关村迷雾”。关于“技术创新的‘离心’”问题批评意见认为:中关村正在远离技术中心。我们认为,如果拿中关村的企业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大公司比、与美国硅谷的企业相比,说中关村“远离技术中心”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拿中关村的现在与初创的80年代中后期比,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这种批评就没有事实根据了。自1988年以来,中关村的企业先后获得过8个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有5…  相似文献   

19.
细心的读者或许能发现,在我们的种种“批判”中选取的参照系是全国其他高新区和中关村自身,而没有选择美国的硅谷——如其他媒体习惯的那样。没有人能否认硅谷的巨大成功,就像谁也无法否认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原动力一样。但问题是现在的中关村具备和国外大公司正面抗争的实力吗?更进一步说,我们有必要克隆一个硅谷吗? 有一位媒体同行曾给中关村开过一个药方:有创新的跟随策略。与中关村的现实情况联系起来看,不无道理。尽管技术革新派曾经嘲笑compaq更多地像个计算  相似文献   

20.
管伟 《中关村》2015,(4):68-71
中关村不是中国的硅谷,而是世界的中关村。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引发创业浪潮,带来产业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中关村是我国互联网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孕育地。今天,互联与移动在一起,智能与制造在一起,生物与医药在一起,传统产业嫁接互联网思维,新产业的广阔空间,正在神州大地引发新一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大潮,而中关村,正是这潮头的领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