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演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宋培林 《经济管理》2006,(11):19-24
本文从不同人性假设的角度对西方管理理论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探讨了管理理论的演进规律和未来趋势。认为,管理人性假设从强调人的自利性向关注人的利他性转变;管理理论从在相对封闭环境下强调以控制人为中心向在相对开放环境下注重以发展人为中心转变;管理模式从强调层级束缚的硬性强制模式向注重多向沟通的柔性协商模式转变。本文还提出了“复合人”假设的观点,并认为,管理理论将基于此假设,以平等对待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为轴心,向“和谐式”管理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世根  何崇中 《经济师》2002,(4):229-230
柔性管理是作为对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的继承与发展 ,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文章论述了柔性管理的具体内涵 ,指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知识经济将主导地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已不再单纯是经济实力与产品的竞争,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积极性与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要的竞争。因为掌握现代知识、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本”。为此,企业应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建立以激励为主的柔性管理模式。一、“柔性”管理的基本内涵所谓柔性管理就是把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人,不仅关注员工的物质、生理需求,而且关注员工的社会、心理需求。它以尊重员工人格、权利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企业的一个共识,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也成为是企业在21世纪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等概念曾经被很多中国企业视为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当这些抽象的理念和管理哲学遭遇到活生生的现实之后,企业就开始变得迷惘。但是,“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以人为何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严诚 《环境经济》2005,(7):38-39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不能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样的管理符合人性化的规律,也就符合了自然。自然的和谐正是人类生活活动环境的和谐。企业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就是重视人的作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人就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对人的管理,固然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监督以及强迫,惩处等刚性手段.但是,管理制度再详尽严密,也不能无所不包,而且如果制度过于细致、机械,一切从条条框框出发,将使被管理者丧失起主观能动性,反而产生消极被动的现象。因此,在实行刚性管理的同时,更要从人性及其心理行为蹦发,采用激励、感召、启发、诱导等柔性手段,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文化精神氛同进行人格化柔性管理。所谓柔性管理,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人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7.
沟通是指在组织内部,管理者通过“发出信息到接受信息再到反馈”的行动过程。来完成“计划”、“组织”、“领导”等目标性工作。在员工关系中,沟通是管理方向员工传达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向员工提供组织信息,加深员工及其代表对组织的问题和管理地位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于春辉 《新经济》2014,(26):55-55
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企业有效沟通,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在长期的实践中,西成新区XX集团总结出了一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和新机制--“一对一”工作法。本文介绍了“一对一”工作法及其作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广“一对一”工作法经验,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沟通”是指团体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等得到交换,从而使一个组织中的成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具体分析“沟通”的管理功能,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论学校知识管理与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作为智力资源密集型的社会组织,应率先实施知识管理。学校知识管理不同于现行管理模式,应该实现3个转化:从以规则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从以显性资源配置向以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配置为任务目标的转变;从科层式管理模式向柔性式管理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陈庆玲 《当代经济》2007,(10S):76-77
管理是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者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好企业真正的资源——人,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本文拟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探讨如何管理好企业真正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魏险峰 《经济经纬》2006,(4):105-107
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潜能、使员工的工作具有最大的效率和效果为基本目标。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问题人”。在沟通中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解决“问题人”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往往使“问题人”实现管理者对他们的良好期待,产生管理者所预期的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组织的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在竞争中,其他资源的无差异性导致人性化管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人性化管理涵盖了行为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文化管理、和谐管理以及幸福管理等理论与思想.为此,企业组织应通过人性化管理建立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使人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4.
郜亮  毕艳秋 《经济论坛》2015,(4):125-127
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达到管理的效果.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沟通的内涵、作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从招聘、培训、考核、激励四个方面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沟通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双证沟通”教学体系,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通过制定与“双证”沟通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柔性管理及其对我国企业界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时间  雷鸣 《经济师》2002,(6):163-164
柔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又一次革命 ,在人类进入2 1世纪后 ,柔性管理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它以“人性化”为标志 ,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 ,实现知识由隐到显的转化 ,创造竞争优势。对于我国企业界来说 ,柔性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适应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12日,京城雪花飞舞,瑞气呈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我的新著《思想统治企业》举行首发式。下午,顶着飘飞的雪花,我以作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的“逸夫学术交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是由三个“人”字组成的,分别代表着“人民”、“人本”和“人文”。那天的即兴演讲,我就是从“人民”、“人本”和“人文”这三个角度展开来说的。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本文就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从而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企业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组成的,人是管理的实施者、执行者和主要对象,是管理主客体的统一,在管理实践中应该采取互动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依靠人来进行的。物质技术因素是管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但只有人才是管理活动的依靠力量,只有人的因素才是管理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唯一的能动因素或弹性因素。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它是为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而存在的。总之,管理的主旨就是要从人是物的附属转到人是物的主宰,从以物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从目的和手段的对立转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企业“战略”的根本雕的或“中心”是以“企业自身利益”为中心,而绝非“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