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与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品牌价值百强榜尽数被资本市场巨鳄垄断的情况不同,在上市公司资本品牌溢价百强榜中,一些市值不高、资本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上市公司,凭借其资本品牌突出的溢价能力名列前茅。因此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品牌溢价排行榜,更直观地反映出上市公司对其资本品牌的管理及品牌的溢价能力。如榜单所示(见表,P47~P48),排名前100的上市公司中,有47家市值不足百亿元。而在  相似文献   

2.
在徐徐展开的年报大戏中,现金分配成为了突出的热点。相比于2010年的2827亿元,2011年央企分红规模有望再上一个台阶,考虑到同比增幅,以及中国水电等次新股因素,274家央企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或超过3500亿元,规模预计超过中国平安的总市值。  相似文献   

3.
一、2006年股市与房市现状 1.股市的现状。 2006年的股市,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神话”。数据显示:指数、市场规模、股票市场筹资及新增投资者开户数等多项指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截止到2006年12月29日,深市总市值为17791.52亿元,同比增幅90.61%,沪市总市值为71612.38亿元,同比增幅210.06%。深交所上市公司合计为579家;上证所上市公司合计则为842家。沪市平均市盈率33.30%,平均价格6.97元/股,深市平均市盈率32.72%,平均价格7.49元/股。  相似文献   

4.
1迎合市场的高增长盈利预测是财务造假的主要动机 上市公司上市后面临的市场预期即股价上扬或维持股价,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动机之一,因为只有保持高股价,才能够吸引投资者,才可以继续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美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为了迎合华尔街的盈利预测,这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或超过华尔街的盈利预期,纷纷采用不同的违反公认会计准则的方法,或者“打擦边球”。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内地和台湾两大新兴市场的股票数据,利用Fama-MacBeth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法来验证强化现金分红政策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发现现金红利溢价在中国台湾股市中存在,即强化现金分红政策具有合理性;现金红利溢价在中国内地股市不存在,即强化现金分红政策欠缺合理性。同时还发现两个市场在萧条市场中的现金红利溢价都存在,且大于繁荣市场中的现金红利溢价;股利信号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不能解释该现象,而"一鸟在手"理论能够解释该现象。因此,强化分红政策在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中仅仅是迎合了投资者短期需求,具有短期合理性;而在长期,合理性欠缺。  相似文献   

6.
苏冬蔚 《经济学》2005,4(B10):135-158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此,本文建立起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的相关数据库,通过间接检验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实证含义,深入分析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的理论与经验关系,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多元化溢价现象,多元化公司具有较大的市值一账面值比、Tobiffsq和超额价值;在控制住规模、无形资产、财务杠杆和股利政策等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后,多元化溢价仍位于0.09~0.16之间;产生多元化溢价的原因是价值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并且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可能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姚学义 《经济师》2009,(2):136-136
文章分别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状况和特点,以及境外市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状况和特点,总结境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现金分红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姚学义 《经济师》2009,(4):98-99
文章分别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状况和特点,以及境外市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状况和特点,总结境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现金分红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各年度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各年度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显著差异,但是,短期来看,股权分置改革对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并不显著;长期来看,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及分红比率均有显著影响。因此,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及股份全流通的实现对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改善及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读编互动     
《资本市场》2011,(6):2-I0001
<正>《上市公司铁公鸡传统依旧》一文中提到:证监会将再次改革上市公司分红办法,鼓励上市公司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方案。对此,期待早日实施,以改变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不分红、少分红的现象,至少缓解这种现象。同时,我也疑惑,很多公司陆续推出"高送转"的措施,尤其是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但股价  相似文献   

11.
林心 《广东经济》2013,(4):48-50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资本市场一类特殊的并购操作。这种赎买所有小股东股权令被收购上市公司除牌的做法,在A股市场并不常见,但在香港市场却很普遍。这主要是由于国内上市公司资源相当紧缺,因此通常会有"上市溢价"。但在港股市场奉行价值投资,股价对比净资产大幅度折让是常有的事情,因此港股市场经常出现,股价低残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上,常常出现中小投资者的回报被掠夺,甚至化为乌有的现象。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上市公司责任缺失,无视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中小投资者缺少话语权,逐渐对现金分红漠不关心。如何促进中小投资者投资回报的合理回归呢?关键在于强化现金分红管理,其一,严格上市标准,将现金分红回报率要求列入上市标准中。其二,严格融资要求,将现金分红与市场融资相结合。其三,重构高管绩效评价体系,将解决中小投资者回报问题与高管收入的增减、股权激励相结合。其四,改善诚信环境,严惩资本市场的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   总被引:77,自引:1,他引:76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年度红利公告对股价及交易量的影响。我们发现 ,不论是首次分红还是一般的年度分红 ,现金股利所引起的股价异常收益显著小于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 (即现金和红股 )。此外 ,现金股利作为首次分红支付方式不受市场欢迎 ,其异常收益显著为负值。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纯净性 ,本文还进行了干扰排斥性检验 ,排除了除息除权日的溢出效应、大宗交易所引起的股价偏差及红利公告期间风险要素增加的影响。此研究回答了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公司红利政策与市场价格及交易额的相关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改革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通过对价支付方案制定与表决的博弈,是进行财富分配的过程。确定合理的财富分配评价标准,对现行改革方案的公允性进行判断,是保护各方投资主体利益、减少改革成本和改革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46家试点上市公司的实证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方案确定过程中,即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财富分配的博弈过程中,非流通股东是占优方,处于有利地位。这一结果的形成可能与改革中对价方案的设计人为非流通股东有关,也与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流通股东主要为中小投资者,他们缺少应有的理性判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一、北控集团进行的国有资本整合 自从京泰集团与北京燃气集团联合重组成“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集团”)以来,北控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控股”,股票代码0392)的股价就一路攀升。如果从2004年5月酝酿重组的信息在香港资本市场传开时计算,北京控股的股价从每股6港元左右的价位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攀升到每股15—16港元左右。北京控股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是62250万股,如果按每股股价从6港元涨到15港元计算,那么其市值就从原来的37.35亿港元猛增到93.375亿港元,增长了1.5倍。  相似文献   

16.
在后股改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的收益主要表现为国有控股(参股)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分红所得。当然,国有股的流通使得国有股价值可以按市场计算,而且,国有股市场还会随着证券指数的上涨有较大提高;但是,市值增值及溢价只能是账面收益。因此,国有股管理要围绕着分红收益及市价估值而展开。1.上市公司国有股年度分红的估值。我国A股证券市场2003年有国有控股(参股)上市公司978家,分红的国有控股(参股)上市公司有442家,平均每股分红额为0.14元;2004年有国有控股(参股)上市公司1043家,分红的国有控股(参股)上市公司有577家,平均每股分红额为0.141…  相似文献   

17.
卢唐来  王爱凡 《生产力研究》2006,25(12):195-196
文章研究了二元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MBO的理论与实践。发现MBO在试图解决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问题时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如强化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的矛盾与价值冲突;普遍忽视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溢价特征;在实施MBO过程中,上市公司管理层大多不能提供可置信的承诺。所以在我国上市公司实行MBO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18.
以2014—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爬取“互动易”和“e互动”中有关现金分红的文本信息,探究网络信息互动质量对企业现金分红的影响,以及董秘个人特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网络信息互动质量提高了企业现金分红意愿、分红水平以及分红平稳性。(2)董秘勤勉促进了网络信息互动质量对现金分红的提升;而董秘持股抑制了网络信息互动质量对现金分红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由现金流较少、两权分离度较低、股权较分散以及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中,网络信息互动质量对现金分红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现金股利政策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股利政策不仅能为公司提供廉价的资金来源,而且还能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也是公司争取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重要手段。而作为现金股利——对投资者的分红派息更是投资者获取回报最直接最稳定的方式。从国外市场上看,绝大多数公司都会选择现金红利为利润分配方式,而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每年派现的数量很少,失去现金股利良好的信息传递作用和市场吸引力,同时,对企业的再融资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特点及原因作一些探析并提出相关建议。1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特点1.1现金股利支付率极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极低(见表1),而且,从1993-2003年间,上市公司年平均分红率为35.9%,近65%的上市公司没有给投资者以回报。2001年派现公司数的比例28.96%猛增到61.97%,这与证监会为规范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把现金分红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必要条件之一有极大的关系。同时,从表1中也可看出派现公司平均现金分红额还呈下降趋势。数据来源:引用王乔、章卫东.股权结构、股权再融资行为与绩效.会计研究(J).2005.9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是指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交易关系的总组合,是金融大市场体系的重要分子,是整个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运行平台。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并在不断完善中。截止2001年6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已达1137家,投资者开户数约6403万户,深沪两地证券市场总市值达5.4万亿元人民币,市值已达GDP的50%以上。我国资本市场虽然得到很大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重大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上市公司存在重大缺陷。首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