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预期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任务,各国央行开始逐渐摒弃以往的"隐秘性文化",逐渐转向"开放化"与"透明化",并且更乐于利用央行沟通的方式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因此央行沟通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干预工具。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两个VEC模型,分析了央行沟通对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沟通对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且书面沟通的影响效果更强,央行沟通同时也会对市场预期与传统货币政策干预工具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效果最终也会传导至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着围绕央行各项活动所得资金来源结构和资金使用配置情况,通过其发展变化可以透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手段、方式和调控力度的变化,将这些变化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相比对,对于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如何修正至关重要。因此构建合理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对于央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金融运行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厘清公众不同形式预期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对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新凯恩斯模型系统考察不同预期行为下经济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并据此讨论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央行偏好何种货币政策工具,异质性预期模型较理性预期更易放大总供给和总需求冲击造成的通胀、产出均衡偏离,并引致较大央行福利损失;价格型调控相比数量型调控能更有效降低宏观经济波动,但数量型调控仍在局部情形占优价格型调控。为此,本文认为央行应强化预期管理,通过提高政策透明度、完善信息披露等以增强公众理性预期程度,并在宏观调控时根据经济周期特征审慎遴选合意货币政策工具,以提高货币调控效率,更好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央行沟通不仅用于引导货币政策预期和宏观经济预期,还发挥着稳定汇率的作用。然而,相比于央行沟通影响利率和股价的研究,针对汇率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使用E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语义相似度对汇率波动的影响,试图检验央行沟通在稳定汇率方面的成效。本文实证研究表明,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的提高会加剧汇率波动。这是因为,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越高,央行释放的新信息就越少,从而会阻碍预期引导、加剧市场分歧,最终引起市场波动。分主题的文本语义相似度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了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对汇率稳定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即当期或上一期语义相似度越高,语义相似度的提高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会越大。异质性分析表明,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对汇率的影响在汇率升贬值以及近期是否实施过货币政策操作的情况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最后,本文对如何完善和实践央行沟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一权威的书面沟通材料,构建了央行沟通指数,又基于传统货币政策调节方式构建了央行行为指数,实现了对不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内容和方向的量化;同时,运用SVAR模型探讨了不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沪深两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央行行为产生的作用要大于并快于央行沟通.从作用方向看,央行行为和央行沟通在对股市收益率具有正向作用的同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股市波动;从政策调节内容看,传递宽松信号的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大于传递紧缩信号的货币政策调节方式;从股市周期看,熊市时期央行行为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央行沟通,而牛市时期央行沟通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则大于央行行为;从沪深两市看,两种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深市波动率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沪市波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政府部门往往在宏观经济的下行期,出台刺激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需求调控。本文构建一个包含房地产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我国住房需求刺激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央行的政策调控应对。研究表明房地产需求刺激政策是把双刃剑,短期能部分解决经济下滑问题,但中长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效应。在住房刺激政策引起经济波动时,央行依赖货币政策很难达到促进宏观经济稳定的目标,为了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7.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但电子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运行使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梗阻,从而使货币政策效应变得难以预测,如挑战传统的货币层次;缩减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并使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变得难以测度,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抉择和实施。故中央银行应研讨新形势下的对策。BIS提供的建议也可咨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莹 《武汉金融》2020,(4):11-18
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压力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这一问题倍受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本文构建了时变权重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来衡量金融体系的运行状态,并通过MS-VAR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体系运行状态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呈非线性:在金融压力时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弱化。这意味着此时,中央银行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居民通胀预期对央行沟通信息的反应,并与常规货币政策操作引导通胀预期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央行的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均对我国通胀预期具有显著的影响,且书面沟通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更有效,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并不显著,未能较好地发挥管理预期的作用。因此,今后我国央行应更多地采用央行沟通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与引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考察了央行宽松性沟通对企业投资的作用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对该作用的影响。研究显示:(1)央行宽松性沟通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投资,对国有企业投资的促进效果较好,但对非国有企业投资的促进效果较弱。(2)央行宽松性沟通在有实际宽松货币政策配合时效果较好,在无宽松货币政策配合时效果较弱。(3)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升高时,央行宽松性沟通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果较弱;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降低时,央行宽松性沟通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果较好。(4)前期央行沟通为紧缩状态时,市场观望情绪较重,央行宽松性沟通无法促进企业投资;前期央行沟通为宽松状态时,一致性的宽松沟通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较强。央行应提高沟通的计划性、节奏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李慧兰  古昕 《金融与市场》2023,(8):12-23+85
开放经济下,伴随经济结构性变化、货币政策转型以及汇率改革等宏观经济信息同时出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变化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兼具随机波动和时变参数的VAR模型,刻画经济系统中货币政策冲击以及传导机制的时变性,并以此分析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当前宏观经济的微波化是由货币政策效用增强以及外部冲击规模减小共同引起的;第二,在开放型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伴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顺畅,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有所增强。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及时充分考虑人民币汇率等外部金融市场信息冲击的影响因素,并合理搭配政策措施,以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姜富伟  胡逸驰  黄楠 《金融研究》2021,492(6):95-113
本文利用金融情感词典和文本分析技术,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文本情绪、文本相似度和文本可读性等多维文本信息,刻画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文本特征,探究货币政策报告的文本信息与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报告的文本情绪的改善会引起显著为正的股票市场价格反应,报告文本相似度的增加会引起股票市场波动性的显著降低,报告可读性对公布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影响不显著。货币政策报告文本情绪还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显著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引起股票市场显著反应的是报告文本情绪中反映货币政策指引的部分,而反映宏观经济历史状态的部分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显著。本文从文本大数据分析角度证明了我国央行沟通的有效性,对国内央行沟通相关研究形成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国人民银行各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筛选出有关物价判断的措辞,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央行信息披露指数。随后利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信息披露行为等变量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物价变动、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外,央行信息披露行为同样可以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价格型以及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达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蕾 《时代金融》2012,(33):100+238
2011年,中国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市场上产生了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央行以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缩信贷,遏制通货膨胀。经历了一年的紧缩调控,到2012年,物价水平已有显著回落。纵观2012年上半年,CPI、GDP、货币供应量等重要经济指标均有所改观,宏观经济在平稳中发展。本文通过对2012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形势进行阐述,运用央行调控经济所采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实施后的经济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最后预测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利率期货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作者认为,利率期货的推出将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效率和效果,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此外,利率期货有可能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并不一定导致央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的削弱。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了包含央行沟通、公众预期与金融资产价格的理论模型,基于统一的动态系统分析变量间的影响机理,运用R-vine-copula模型和TVP-SV-VAR模型研究了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央银行沟通对不同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均不相同,央行沟通的股票市场效应、债券市场效应要优于利率市场效应和汇率市场效应;不同政策意图沟通的金融市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短期金融市场效应合意且显著,长期金融市场效应合意但并不显著;中央银行沟通会通过资产价格渠道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且影响具有时变性。  相似文献   

17.
匡可可 《南方金融》2012,(12):28-31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及其协调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异同的基础上,研究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如何优化货币政策体系,提出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将金融状况指数纳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通过监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构建适合宏观审慎政策要求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对宏观经济进行动态调控。  相似文献   

18.
真实利率不仅受传统经济理论中的利率决定机制影响,而且受外生变量的影响,是一个能够全面反映经济基本面运行情况的利率水平。将真实利率作为调控的中介指标有助于以更低的政策成本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通过泰勒规则对我国1996—2013年的真实利率进行测度,并从基本特征和区制特征两个角度出发,对真实利率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的自回归模型对区制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真实利率是作为央行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的理想指标,并根据研究内容和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率政策调整的经济背景及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淮  郑翔 《新金融》2005,(3):3-6
房地产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与金融体系关系密切,金融货币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具有较大影响。本文客观地剖析了央行2004年利率调整的宏观经济背景,分析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以及把握新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的房地产市场融资策略和未来影响房地产发展的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20.
《金融纵横》2014,(12):18-30
本文在研究国外央行、国内其他机构构建债券即期收益率曲线的基础上,运用Nelson-Siegel拟合法构建了基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的国债即期收益率曲线,并利用所构建收益率曲线的水平因子和倾斜因子,与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相关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与CPI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收益率曲线的斜率是CPI的先行指标,包含了通货膨胀走势的前瞻性信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定期存款利率的调整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位置和斜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关键词:中央银行债券收益率曲线货币政策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