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农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江苏省作为农业发达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十分重要。文章阐述了家庭农场的概念,总结了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加强第三方监管;推动金融机构下乡服务,为家庭农场提供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家庭农场产销一体化,建立特色品牌等措施,以期为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为促进家庭农场健康规范发展,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引导有条件的家庭农场做好简易会计核算,满足家庭农场财务收支、生产销售等基本记账需求。其中,做好产销业务的记账与核算,是家庭农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当做实做细。一、农业生产业务核算(一)种植业务【例1】某家庭农场种植小麦80亩,前期发生如下业务:委托铁牛农机合作社耕地、播种,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利于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有利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经营管理,家庭农场数量逐年增加,经营质效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2014,(2):10-10
江苏省东海县积极制定出台从财政资金、社会保障、服务等六个方面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优惠措施和政策,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家庭农场,借此推动土地流转集约化,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有效地促进促进农业增效、家庭农场增收。今年,该县2013年60户登记注册家庭农场种植水、旱粮食作物实现增产又丰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21世纪以来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的机制,为新时期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采用时间序列描述性统计与区域空间比较分析、因素分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 (1)2001—2020年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经历了“两增两减”的变化,由201.03万hm2波动增长至220.28万hm2,增长9.6%;同期广东、浙江分别减少了53.48万hm2、70.40万hm2,与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差距不断扩大;(2)2001—2020年江苏省苏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了26.94万hm2,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45.11万hm2,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对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长的贡献率达234.2%,是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的主要原因;(3)水稻生产竞争力不高和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共同导致了苏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衰减,有效灌溉面积增长是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和水稻生产竞争力提升共同促进了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结论 对于拥有较多后备稻田或耕地的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不一定导致区域内粮食种植面积的下降,但长期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面临挑战。继续稳定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需要全省协同努力,苏南地区要稳定并适度增加水稻种植面积,苏中地区要积极探索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苏北地区要着力发展稻米产业经济,探索水稻生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同时要高度重视江苏省沿海地区滨海盐土水稻生产的发展,为未来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长开辟新空间。  相似文献   

6.
<正>9月27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家庭农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四十条,以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为基础,涉及土地经营权流转、财政支持、融资担保、科技支持、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建勤家庭农场种植水蜜桃面积160余亩,拥有加工包装车间、冷库以及全程机械化生产设备20多台套;注册“好桃气”“臻状元”商标,水蜜桃产品在“秦安杯”“瓦房店杯”全国水蜜桃大赛中获得金奖,以及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通过“互联网+”销售模式实现了农场跨越式发展。农场创制形成的《水蜜桃绿色防控与全程机械化模式》被评为2022年度江苏省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为阳山水蜜桃产业振兴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东北地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准确而系统地掌握东北地区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水平,为政府部门精准实施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配套扶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301个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调研数据,运用交叉列表和多元有序logit模型分析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6312%的粮食型家庭农场有一定风险认知能力,土地经营面积在333~1333hm2(50~200亩)与1333~3333hm2(200~500亩)的家庭农场风险认知处于中等水平, 3333hm2(500亩)以上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低; (2)玉米种植型家庭农场风险认知水平高于水稻种植型家庭农场; (3)年龄、是否村干部、劳动力数量、土地经营规模、是否有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是否“三品一标”认证、金融支持、农推人员技术指导和新型经营主体间合作稳定对东北地区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有影响。[结论]应培养家庭农场主个人特质,鼓励支农惠农政策向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倾斜,从流程入手提高家庭农场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实践调研表明,重点扶持家庭农场是松江区因地制宜的慎重选择;家庭农场发展要明确家庭经营、规模适度、专业务农、集约生产;培育家庭农场要确保完成国家粮食生产任务、符合劳动力实际和当地自然条件及种植传统;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适度规模、引导土地流转、稳定经营;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在普通农户中重点培育,重视家庭农场与其他经营主体的协作;建立较为健全的政策扶持体系和管理服务制度,促使家庭农场得到合理收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农业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文章拟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农业保险是否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产生影响。方法 文章基于2021年山东省348家种植业家庭农场为样本,运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建立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产生的异质性影响。结果 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因家庭农场的异质性而存在差异,种植粮食作物(相比于经济作物)、农业收入占比高、风险偏好程度大的家庭农场更倾向采纳农业技术。结论 农业保险促进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从农业保险对接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的保险补贴力度和保障水平以及加强农业保险宣传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松江在发展家庭农场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被认为是可以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推广和复制的“松江模式”。通过对该地区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可以为发达地区家庭农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方法 基于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943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不同经营规模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 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达到0.922 6,且适度中规模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最高,家庭农场主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和经营家庭农场的年限以及家庭农场主的父辈是否经营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种植制度的选择等对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言,必须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因地制宜推进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鼓励家庭农场主对稻田进行3年1次轮茬,在改良后的土地上种植二麦。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泗洪县近年来紧扣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为目的,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特色发展和联合发展为路径,大胆探索实践,从制度、政策、社会化服务等层面全方位构建完善家庭农场支撑体系,形成“三大”支撑体系,助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相关举措被人民网、农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累计创成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124家。泗洪县家庭综合保险试点经验受到农业农村部的推介,慧心雨桐家庭农场被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评为2022年度“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3.
橡胶是西双版纳垦区十大农场的支柱产业,必须因地制宜,加快发展。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严格抓好主业生产。 一是依据总局的发展政策,抓住境外开发的一切遇,以股份合作方式组织职工资金到老挝等地开发种植橡胶,并倾斜一定的政策,提高在国外组建新场人员的待遇,如:在国外的分场级正职领导的工资待遇应享受到农场领导副职(副处级),其他人员相应提高;通过境外开发,使劳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都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邳州市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效明显:2015年底,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820家,其中从事粮食种植的有234家、蔬菜种植220家、花卉苗木种植193家、养殖137家、水产养殖21家。已在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516家,创建省、徐州市示范家庭农场37家,创建邳州市示范家庭农场100家,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32.6万余亩,全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规模面积达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采取典型引路、强化指导和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和培育家庭农场,初见成效。现在,家庭农场已成长为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新的亮点。一、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家庭农场发展总量迅速扩大。截至2013年底,全区拥有各类家庭农场517家,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147家,占比28.4%;养殖业家庭农场298个,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东台市有800多年的西瓜种植历史,自古有“高田好种瓜,低田能放鸭”的俗语,是中国首个西瓜之乡。近年来,东台市立足资源优势,精准发力,走优质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目前,东台西瓜年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量90万余吨,规模居江苏第一、全国前列;总产值约50亿元,占东台农业产值近20%,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主要推动力量,代表了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2013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按照"积极引导、稳步推进、规范登记、重点培育"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南通市已发展各类家庭农场1927个,家庭农场发展态势较好,特征明显。(一)创办主体多元,产业覆盖较广。目前1927个家庭农场中,其创办主体由原在外做生意现返乡的小老板、原在外打工现返乡农民工、农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新疆200户种植类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收购、中间商收购仍是主要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4%;农场主年龄、种植规模是影响家庭农场销售渠道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农场主文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与农业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合作紧密度、到城镇距离等因素对农场选择销售渠道具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土地经营权稳定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流转成本高、集中连片难、流转期限短等三个方面。本文考虑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偏远地区三种地域特征,选取上海松江、山东东平、安徽繁昌和桂北F县四种发展模式作为样本,对不同模式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做法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构建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机制必须因地制宜;村集体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核心力量;政府支持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必要条件;集体主导股份合作制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效农业为抓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力促进了全镇农民增收。该镇因地制宜,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走"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的路子,不断提高优质粮棉种植比重、瓜菜的种植比重和高效农业示范区的比重。全面种植高品质棉和优质稻、专用麦。瓜菜种植亩次占耕地种植面积的65%,实施西片无公害稻米及高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