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美国出现的五次企业并购高潮,美国银行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并购,到目前已整整一个世纪。美国银行业的百年并购历程反映了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充分体制了以银行业为基础的金融业发展的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等基本趋势。展望新世纪,美国银行业并购所体现的基本趋势将得到进一步的持续和深化,美国银行业以及全球银行业的并购活动在新世纪将会以更加惊人的规模展开。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各国银行业 至全球金融业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无法躲避的全球化的竞争,现在还在沉睡中的国家和地位应该开始有所觉醒了。  相似文献   

2.
叶银丹  贺薇  甄峰 《银行家》2015,(2):96-99
2014全球经济仍在不确定中前行,总体增长依旧乏力。在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局势下,各经济体复苏进程快慢不一。新兴经济体增速趋缓,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发达经济体复苏态势分化加剧,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洲经济不容乐观,陷入停滞风险仍存。全球银行业的表现直接反映经济格局,新兴经济体银行业持续发展,但势头有所减缓;美国银行业进一步走出危机,实力明显恢复;欧洲银行业总体表现仍然低迷,转暖尚需时日。以大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为依据(见图1),本  相似文献   

3.
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受防疫隔离措施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陷入突如其来的停滞,呈现不同程度的收缩。韩国作为出口型经济体,在二季度遭受了较大程度的负增长。然而,韩国银行业在接受一系列的政策救助、采取多种化解措施后,自二季度开始经营状况得到持续修复。但受疫情控制、经济复苏进展及疫情导致的该国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等因素影响,短期内韩国银行业仍需在政策支持下持续推动经营复苏。  相似文献   

4.
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重创了发达国家银行业,欧美经济至今尚未走出阴影。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在内的我国银行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一跃跨入世  相似文献   

5.
2012年度"全球银行1000排行榜"数据显示,虽然2011年全球银行业整体上呈现复苏态势,但复苏的区域差异和国别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欧洲银行业衰退仍在继续,美国银行业复苏态势明显,中国银行业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球银行业美国、欧洲、中国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业已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欧债危机将进一步改变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国主流银行应该利用这一契机拓展全球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银行业得以长足发展,逐步呈现混业化、巨型化、表外化、衍生化等特点,其经营环境也变得更为复杂;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经济陷入困境,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上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持续沉重的打击,其中对银行业的伤害更为直接。由于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金融系统的风险控制和监  相似文献   

8.
过度金融化是目前美国银行业动荡的主要原因,也是20世纪储蓄信贷社危机和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源。自1994年以来,美国银行业呈现脱媒现象持续、行业垄断加剧和净利差收窄三大趋势,迫使商业银行偏离传统信贷业务而更多地转向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业务,即金融化趋势加深。本文首先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监管理念与实践,然后利用1994—2022年行业经营数据探讨了美联储政策调整、过度金融化与经济危机的关系,最后基于2008—2022年美国四大行和十余家地区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分析证券投资浮亏对银行业稳定性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监管机构加强了银行资本金管理,降低了银行杠杆率,但过度金融化趋势导致行业风险来源复杂化,使得银行体系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银行业的发展一直倍受关注。近期以来,美国银行业发展突出了六个方面的特征,决定着其后期发展态势。分析美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对于急剧转型期的中国银行业而言,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美国出现的五次企业并购高潮,美国银行业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并购,到目前已整整一个世纪.美国银行业的百年并购历程反映了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充分体现了以银行业为基础的金融业发展的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等基本趋势.展望新世纪,美国银行业并购所体现的基本趋势将得到进一步的持续和深化,美国银行业以及全球银行业的并购活动在新世纪将会以更加惊人的规模展开.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各国银行业乃至全球金融业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无法躲避的全球化的竞争,现在还在沉睡中的国家和地区应该开始有所觉醒了.  相似文献   

11.
问题描述银行业是持续变革和创新的行业。从全球银行业发展来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及金融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银行业正经历着显著而深刻的变革。从中国银行业发展来看,中国银行业深受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变革的影响。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2.
课题组 《福建金融》2014,(12):32-38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业贷款不良率持续攀升的背景下,福建省长乐市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保持较高水平,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自2008年以来呈现持续"双降"。本文在描述长乐市银行业不良贷款变动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剖析长乐市不良贷款呈现持续"双降"的原因,并提出下一阶段保持不良贷款"双低"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南方金融》2005,(8):59-61
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其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其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收支逆差问题持续已久,特别是近些年美国贸易、预算“双赤字”.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主要在全球视角下。把美元作为分析的对象来讨论美国国际收支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发轫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本轮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持续沉重的打击,其中对银行业的伤害更为直接。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必须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上最大区域经济体之一的欧洲经济,在此次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危机过后,欧洲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遭受重创的银行业也逐渐走出阴影。那么,后危机时代欧洲的经济和银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欧洲政府和银行采取了哪些危机应对措施?欧洲银行业又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来找到一些答案,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齐心  刘岚芳 《投资北京》2008,(11):86-87
一、世界经济下行态势明显,但未来油价走势和次贷危机的影响程度依然不明朗 (一)次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居高不下。已经爆发了一年多来的次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远未结束: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银行业倒闭危机频现、金融机构资产大幅缩水、股市持续低迷.高度的信用风险出现在各国金融系统。为此.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出手大力干预金融市场:美国政府接管“两房”,英国、日本等国纷纷巨额注资金融系统,  相似文献   

17.
2013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再次凸显亚太地区经济与金融实力的兴起,并伴随欧洲银行业的持续衰退。与此同时,美国银行业仍具备相当强的竞争实力。2013年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银行业以势不可挡的持续增长之势,俨然屹立在世界银行业的前列。不过,我们不应沉醉于依赖"拼规模、靠利差"的梦幻之旅,而更应持续在管理、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软实力上进行  相似文献   

18.
林航  刘立新 《银行家》2021,(3):74-75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不仅让美国经济遭受了重创,也给美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带来了严重冲击。2021年1月,美国各大商业银行2020年年报相继出炉。总体来看,美国各大商业银行在第三、第四季度的经营状况已经有所改善,盈利能力、资产状况等与上半年相比均有较大提升,这表明银行业经营状况已在2020年下半年实现触底反弹。那么,美国四大银行年报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宏观经济信息;商业银行边际改善的经营状况能否持续。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金融发展呈现复杂性和多元性的形势下,银行业要注重宏观政策的协同效应,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注重支持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持续效应:银行业应注重体制与机制改革的综合效应,持续将改革引向深入,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科学转型。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处于拐点;通缩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症结;慎言银行业复苏;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新兴市场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