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找影响两者协调关系的因素,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黄河流域9省区2008—202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变化,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进一步探讨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空间分布不均且省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的特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成为影响全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2.
3.
4.
文章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性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模糊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9—2020年,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达10.94%,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不过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其中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起点相对较高,安徽省在2011年之后呈现出迎头赶上之势,2018—2020年浙江省呈飞快上升的态势;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不够高、R&D经费支出不足和总资产贡献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保险强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赖于保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良性耦合协调关系。基于保险-经济二元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耦合模型,研判保险经济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可以发现2011-2020年无论全国还是省域保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都逐步增强;就全国层面而言保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实现良性互动和耦合协调,从省域层面来看保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联度和协调度空间分异性较大。因此亟需推动同一区域保险与经济同步发展,不同区域保险与经济协调发展,从而缓减不同省域保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状况,实现省域层面保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进行保险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理论推导和实证研判,明确促进保险和经济良性互动发展对策,助力保险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熵权法和修正后的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4—2020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为上升态势,整体表现出“拮抗-磨合”的演进形势,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滞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发展”的相对发展形势;石家庄、保定等设区市的耦合协调度较高,衡水、承德等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较差的设区市耦合协调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构建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测算了东北地区各省高质量发展指数,识别了各省发展短板,量化分析了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和收敛性。研究发现,第一,在高质量发展指数方面,东北三省的协调发展指数>共享发展指数>创新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开放发展指数,开放发展是限制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阶段性和波动性特征,耦合协调等级由中度失调阶段进入轻度失阶段;按耦合协调度均值大小依次为辽宁>吉林>黑龙江,辽宁发展优势明显。第三,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σ收敛、β条件收敛和空间β条件收敛特征,耦合协调度低的省份比耦合协调度高的省份发展更快,存在追赶效应,各省最终收敛于稳态水平。本文为促进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量化支撑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洁 《科技和产业》2023,23(6):60-64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信息产业革命的重要起点,对高质量发展有着巨大影响。采用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度模型对2011—2020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障碍因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中上游地区,绿色生态及数字产业规模等指标制约两系统协调发展。地区应发挥数字经济作用,促进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推动区域制造业协同联动、优势互补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对苏、沪、浙、皖制造业整体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客观基础和现实羁绊,提出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时空统计方法分析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9—2020年,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区域间差异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除东北地区外,全国与其他区域均具有空间收敛特征,尤其以西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农村金融“量”与“质”的系统性失衡、“质”的空间性失衡对高质量发展造成核心障碍,农业耕地质量及利用效率、农业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对乡村产业振兴造成核心障碍。以上因素应是提升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关键瞄准。  相似文献   

12.
夏茜 《改革与开放》2021,(21):23-27
共建园区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推进共建园区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是一项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课题.江苏省作为最早探索园区共建模式的省份,在新发展格局引领下,需要在推动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深入探索、持续发力、立住脚跟,明确新形势下谋划南北共建园区新路径的重要意义,形成更多可供参考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互动协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马尔科夫链法及障碍度模型测算了科技创新指数、绿色发展指数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并进一步研究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关联性,最后分析了影响协调度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0—2020年,科技创新指数和绿色发展指数均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两者耦合度和协调度总体均有所上升,增长趋势基本同步,且协调度数值低于耦合度数值;我国大部分地区耦合协调关系不断改善,省域间协调性呈现空间集聚状态,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异特征;协调度一般在相邻等级间转移,且向上转移的概率大于向下转移的概率,协调度越高的省份对邻近省份的促进作用越强,整体上转移类型较为稳定;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是影响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基于人才吸引力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魏玻  耿亮 《科技和产业》2023,23(10):253-259
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对于加快中国现代化新征程至关重要。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3个城市2011—2020年的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城市绿色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存在地区差异;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增长,“东部>西部”的阶梯状分布,低水平城市占比减少,中水平与高水平城市占比增加的演进趋势,具有明显正向空间集聚特征。据此,从环境污染、低碳理念、生态文明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由于地区高质量发展会随时间变化及政策调整而呈现不同层次,因此,文章基于速度特征视角来测评长三角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据五大发展理念及区域发展特点,从创新能力、产业活力、经济实力、城乡合力、保障能力、生态潜力六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具有速度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2015—2019年长三角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静态、动态测评。结果表明:长三角县域高质量发展总体趋势良好,但各区县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江苏最为凸显而安徽最不明显;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区县多集中在苏浙两省,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增速快的区县主要集中在安徽;通过对静态、动态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将各区县划分为“标杆型、潜力型、衰退型、后进型”四大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时空演化视角,运用非期望产出导向的SE-SBM模型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测度中国30个省域2004—2019年水资源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空间相关性特征及空间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水平较高,但呈现下降态势,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较低,却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高质量发展耦合度多处于濒临失调的水平,但趋好态势明显,同时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呈现出由东向西的梯级分布格局,东部最高,西部最低。我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性显著,“高-高”型和“低-低”型集聚的分布具有稳定性,且其空间驱动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市场化水平、城镇化等。各省域在制定适宜本地发展政策的同时,也应当增强区域间的协同治理能力,发挥驱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共同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高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计算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分值,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借助A rcGIS软件测度其空间关联性和空间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各地区发展质量综合指数不高,均取值在0.1~0.7,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格局上,省份间发展质量存在中低程度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高水平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中低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呈现"东部高、西部低、中部中等"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