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琳 《山西农经》2023,(6):159-161
在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双碳”目标的发展背景下,加快农业绿色转型是有效突破当前农业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为优化农业结构、确保农业安全、加强生态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需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农业绿色转型。文章利用河南大学相关团队的调研数据,以寿光市绿色蔬菜产业为案例,从相关技术流动网络和上下游市场流通网络的角度探索相应主体行为,分析了成熟型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和特征,为国内其他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DPSIR原理,从产业动力、产业生态、产业转型、产业效益构建分析框架,基于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PVAR模型,分析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按“缓慢爬升—波动稳定—向前快速提升”过程演变;驱动力和状态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程度最大;压力和状态的变化主要依赖于驱动力和影响的冲击作用,状态和驱动力是影响的变化主要来源;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下游高,中上游低”的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是著名的中国绿色米都,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左右,产量100亿斤以上。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稻米市场供大于求等新形势下,前进农场工业园区稻米产业作为建三江管理局稻米产业的重要部分,分析其发展的现状、问题、优势和潜力,思考稻米产业发展对策,对推进前进农场稻米产业发展和促进建三江管理局构建绿色稻米产业核心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葛若凡 《农业经济》2023,(10):20-22
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生态保护与产业提质增效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增值、发展增能的必然途径。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为助力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需要以保持绿色、生态的产业优势为基础,以高效利用产业资源为支持,通过密切关注大众绿色消费需求,合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为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精品的绿色农产品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增值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5.
《浙江林业》2009,(8):2-2
近年来,奉化林业按照“营建绿色家园,保护山林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服务奉化经济”的工作方针,深化林权改革,建设生态文明,初步建成了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资源保护体系。全市现有山林面积126.3万亩,森林蓄积量209.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6%  相似文献   

6.
《林业经济》2015,(4):80
绿色——生命、希望、和谐的象征。绿色中国理事会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弘扬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全面贯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目标。理事会由各级党政机关和行业专家、协会组织牵头,以绿色中国杂志、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为载体,以大型系列主题活动“绿色财富论坛”、“绿色中国行”、“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选”、“绿色财富领袖评选”、“中国绿色宝贝评选”为互动交流平台;以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传播绿色价值为纽带,开拓广泛合作的渠道,诚邀各界致力于传播绿色理念、引领绿色时尚、倡导绿色消费、共创绿色财富的学者、企业和组织加入,共同推进绿色中国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51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在乡村生态振兴语境中探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期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呈现出农业资源节约保育水平有效提升、农业产地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绿色产品供给优质多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效显著的全新面貌。但也要认识到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存在绿色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效应无法有效发挥;农户生态意识缺乏,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随意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约束成为发展短板;绿色农业科技供给不足,技术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下一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应在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科技研发与供给实现科技兴农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邹辉 《农业经济》2022,(5):15-16
创建辽东绿色经济区是十四五时期辽宁省打造“一圈一带两区”的关键一环。作为辽东绿色经济区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丹东市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充分发挥绿色经济区农业资源禀赋突出和产业发展基础扎实的优势,把绿色农业发展成示范、标杆型产业。丹东市推进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中面临智能化水平不高、产业融合不紧密、品牌效益产出不强、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等短板,影响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因此,从“绿色转型、集聚循环、质量安全、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区绿色农业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9.
连日来,在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下陈村的绿色稻米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上,粮农们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县农业局提出的绿色稻米的生产要求,进行面上生产病虫防治。粮农们说:“按照要求进行防治,既保证了稻米的产量,也保证了稻米的绿色品质,我们的稻米今后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正推进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金融是赋能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手段。作为绿色金融的主体,绿色信贷的发展质量决定了绿色金融的发展质量。推进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一、推进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重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是粮食生产大省、畜禽养殖大省,近年来全省大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延长产业链,形成协同、平衡发展的农业生态产业体系,促进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江苏以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养粪肥还田专业化服务组织为抓手,创建了16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推进种养结合,积极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新路径、打造新模式、开拓新局面,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素有“陕两小江南”、“西安后花园”之称的陕西省安康市50%以上被森林覆盖,在对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做出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安康市委提出了”经营绿色,建设绿色”的发展战略.发展以绿色种养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以汉江水资源综合开发以及中药产业、丝绸纺织、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等特色工业群体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生态旅游为品牌的第三产业,做大了安康。  相似文献   

13.
江西"绿色"稻米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对江西“绿色”大米生产的现状以及发展“绿色”大米生产的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稻米生产的对策和措施.文章认为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标准化;通过观念创新,实现种植规模化;通过机制创新,实现粮食产业化;通过组织创新,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必须大力发展种粮大户,实现水稻生产主体的创新;大力支持扶植粮食生产合作社和粮食行业协会,实现水稻生产服务主体和水稻生产管理主体的创新;以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绿色”大米产业化生产,实现水稻产业化经营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江西省宜春市坚持绿色理念、发展现代林业的实践经验。狠抓"造"和"管"两个重要环节,做大森林资源总量,扩大生态环境容量。立足资源优势,把油茶、毛竹、花卉苗木和旅游等产业作为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的突破口,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创新教育形式,强化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5.
推动农业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既是农业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也是壮大乡村产业基础的关键措施。为促使农业经济与绿色经济实现深度协同、有机融合,需要以产业协同为基础,以智慧技术为动力,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协同发展平台,营造以“生态协同”为重点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进而助力农业经济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6.
培植绿色产业 促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县生态良好,生物、矿产、旅游资源丰富,环境和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比较强,发展绿色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培植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实施过程中要突出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关于陕南发展绿色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依托资源禀赋发展陕南绿色产业必须理清的几个问题;认为充分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加快发展陕南绿色产业是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加快发展陕南绿色产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决策层面领导水平、执行层面管理水平及团队精神的培养,找准一两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作为各地发展绿色产业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西部生态补偿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中国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形成了“三才”“三宜”和相生相克思想、物质循环利用、资源的保护和适度利用等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现代农业如何继承传统农业的生态智慧,解决好在使用现代投入品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亟需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文章从六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传统农业的历史经验和智慧,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阐发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启示。[结果]该文阐明六点启示:一是继承“三才”思想,树立农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二是继承“三宜”思想,因时、因地、因物创造灵活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三是继承精耕细作传统,建立高效、循环、平衡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四是继承养地用地传统,农牧结合,废物利用,保障农田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五是继承御欲节用传统,节制开发,合理利用,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六是弘扬生态文化传统,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结论]该文提出了四点建议,即运用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加快研发农业绿色技术;传承系统观、整体观,健全农业绿色发展法律体系;深度挖掘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价值,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留住农耕文化的载体,为...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稻米产销衔接,沟通市场信息,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经贸合作,推动稻米产业健康发展,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定于2012年9月19日在辽宁省盘锦市举办2012中国优质稻米(盘锦)交易会。此次交易会由辽宁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主办,盘锦市人民政府、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及盘锦远中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主题是“生态稻米、绿色品牌、现代物流”。主要内容有优质稻米及稻米加工制品、机械设备、检化验仪器展示交易,项目洽谈,稻米市场形势分析研讨等。同期还将召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柴达木地区生态现状及区位影响、生态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存在资源匮乏、土地沙化面积多、治理允度大、绿色产业起步晚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柴达木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对策建议,对今后柴达木地区生态治理及实现绿色产业转型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