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农业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农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包括农业金融在内的制度体系因为面临经常性的市场缺陷、机构刚性、金融产权模糊、信贷歧视、政治干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陷入“低效状态”。因此,需要通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成长来促进农业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构建DEA模型测算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选用Malmquist指数对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这十年间京津冀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始终未达到有效状态,城市之间差距很大,北京和天津的效率明显优于河北省内城市。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Malmquist指数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出现波动与增长放缓现象也反映出城市群金融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疆金融》2007,(B11):64-68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次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引起了金融理论界和金融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和广泛讨论。2005年周小川行长在接受《财经》杂志的专访时指出:金融生态就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资源配置的视角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和资源配置结构优化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传导机制;(3)数字普惠金融的正向影响对传统金融欠发达地区、强金融监管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挥得更充分。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式和速度,但我国目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导致金融资源较大程度的错配,并且会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障碍。然而研究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采用DEA方法测度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对其进行技术有效性、规模有效性和投入冗余额和产出不足额的测算,从而得出结论: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因此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激发经济增长潜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西部金融资源总量和金融资源结构的分析,选取金融业从业人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股票和债劵融资额、政府财政支出和金融业固定投资作为金融资源的投入指标,选取金融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运用规模可变DEA和成本最小化DEA方法对西部12个省(区市)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金融固定投资、金融人才投入不足和资金投入冗余导致成本效率偏低,因而金融资源融配置效率低下.提出从加大金融业固定资产投入,积极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优化投入要素等方面实现金融配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人口和土地红利正逐渐减弱,依靠出口、高储蓄率形成高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此形势下,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显得更为重要。金融资源作为要素市场最活跃的部分,其配置效率的提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金融资源配置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文献的基础上,以2007~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测算金融资源配置的丰度与效率,并分析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探索金融资源配置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实体企业金融化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微观表现形式,其经济效应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本文采用2007—2018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从成本加成分布的视角研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成本加成水平及其分布状态,金融资产投资份额的上升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加成,而且扩大了成本加成分布离散度,进而加剧行业资源错配。从机制看,金融化主要通过弱化产品市场竞争和延缓低成本加成企业退出市场两种渠道降低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为评估企业“脱实向虚”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证据,对于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任期制度、财政压力、地区制度效率等多个维度对中国式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制度能够很好地解释金融资源配置。以“GDP政绩考核”为标准的晋升激励政策会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负效应,造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随任期增加而减少,同时财政压力减少、制度效率水平提高均会削弱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实现综合经营的典型组织形式,有着特殊的市场优势。作为台湾地区最具影响力金控公司之一的富邦金控的运营经验表明,金控模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机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七台河市金融生态环境系统与资源配置效率分析(一)信用资金与支柱产业相宜的配置。根据互利共生原则,近年来,该市以煤炭产业市场为依托,形成了以煤炭为支柱性的产业链,逐步形成了洗煤、焦炭、发电等三大特色的优势产业带,实现了产业的有效集聚,从对七台河支柱性产业发展与信贷支持情况调查来看,我市金融业对支柱性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基本  相似文献   

14.
杨丹妮  王俊文 《征信》2023,(9):78-85
以绿色金融为核心的新一轮金融政策深入推进,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基于2012—2021年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滞后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探讨绿色金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不仅显著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而且对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东中部地区、中小型城市及普通地级市高质量发展影响更显著;绿色金融可通过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未来,应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结构、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因地制宜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5.
《浙江金融》2005,(11):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目标."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稳步发展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健全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系统.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强化资本充足率约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向侃 《金卡工程》2008,12(11):118-118
本文基于模型基本假设设计审计资源配置效率模型,为如何配置审计资源提高范式,全文突出配比思想,力求寻找资源最优配置点,以达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17.
石晶  李青松 《时代金融》2009,(3X):130-130
本文以新疆南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从金融资源利用程度到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等几个方面,对南疆金融资源的配置状况进行分析,并由此提出优化南疆金融资源配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金融资源配置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预示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面临重大转型。可以预见,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结构调整是未来经济政策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向;具体就金融领域而言,同样可以预言,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高的前提下,金融资源的结构性配置将成为金融转型的主要课题。但是,这需要诸多理论和操作层次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商务部认定的湖南、江西省四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样本,对比分析要素禀赋、政策支持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异同及其影响,在总结归纳各自承接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的较优模式,认为政策支持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要素禀赋的影响力有弱化趋势;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对待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企业,承接的工作重点应各有侧重.因此,承接产业转移要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方向一致.注重与本地的产业互补相结合,并需要金融部门的主动参与和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20.
根据金融集聚的空间依赖性,将我国省域金融集聚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演化特征结合起来,利用金融集聚的空间滞后对传统Markov链进行校正,构建空间Markov链,在地理背景的影响视角下对我国省域金融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1)无论是金融集聚水平还是银行业集聚水平、证券业集聚水平、保险业集聚水平,都整体偏低,且空间非均衡特征显著;(2)沿海、内陆与沿边地区金融集聚分别集中在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各地区内部的绝对差异呈继续扩大的演进趋势,加剧了各地区内部实体经济极化发展问题,不利于区域经济水平整体性提高;(3)金融集聚的"富裕俱乐部"和"贫困俱乐部"现象共存,沿海地区对内陆和沿边地区的虹吸效应明显,沿边地区内部的多极化问题突出,省域间金融集聚差异短期内较难消除.据此提出应坚定不移地执行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战略引导下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辐射效应,打破"近墨者黑"的困局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