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通讯》2022,(20):84-85
<正>宁波高新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宁波高新区管委会下属一级企业,是一家以产业招商、科技孵化、企业培育为核心业务,具有园区开发建设、股权投资和企业服务等职能的国有产业园区运营平台公司。集团公司下设二级公司5家、三级公司2家,按照“同行业同板块”原则,开展开发建设、产业园运营、投资管理和综合服务四大类业务。  相似文献   

2.
《宁波通讯》2023,(10):70-71
<正>宁波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工投”)紧扣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坚持“为数搭台、数资融合、以数赋智”,切实践行宁波工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者、制造业创新平台组织者、创新资源和要素整合者”职责,发挥市属国资平台对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撬动作用。“为数搭台”,打造数字经济大平台。宁波工投通过“新建一批、提升一批”产业平台项目,积极培育“数字产业地标”,不断加强产业园区对数字产业招引集聚和孵化培育力度。  相似文献   

3.
宁波创意产业园区历经十多年建设,从初创逐步走向成熟。透析产业园区发展演绎过程、产业集聚结构以及空间地理分部,获悉产业园区五种产业集聚模块层次分配特色,以和丰创意广场为核心的“一核多点”、“错位发展”以及“一园多产”、“多功能 一站式服务”形成宁波创意产业园区独有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宁波市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制定出台《宁波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及管理办法》,推动各地在各自的产业基础上,按文化特点、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截至2016年,全市各地共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52家,其中被认定为首批市级文创产业园区15家,首批市级培育文创产业园区17家。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丰创意广场、鄞州国家广告产业园3家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重点文创产业园区。文创产业园区的集聚、孵化和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5.
<正>镇海集聚了一大批以镇海炼化厂为龙头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临港型工业也以石化产业为主,并有着省级石油和化学工业专业园区——宁波化工区。目前,宁波化工区已具备国家级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园区雏形并走在国内同类化工园区的前列。  相似文献   

6.
正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科技园作为"数字科技园"的运作主体,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信息产业局三方合资成立,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载体,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信息产业局、中科院合作共建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三位一体的"数字科技园区"。园区战略数字科技园以建设国内一流的服务外包、物流信息化、工业创意设计、软件开发、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的园区为目标,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宁波乃至浙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14,(9):I0003-I0004
截至目前,宁波拥有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8个,其中国家级园区4个、市级园区1个、县(市)区级园区5个。上述宁波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集聚企业1420家,总产值超过42亿元。同时,宁波数字媒体产业园、民和·惠风和畅文化产业园和余姚文山创意广场等一批新兴文化创意园区处于规划或在建状态。  相似文献   

8.
<正>开发区(园区)作为项目落户的载体、产业集聚的阵地、经济发展的平台,为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随着开发区(园区)的不断发展,宁波开发区(园区)“低、小、散、弱”,主导产业集聚度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要素资源较为分散的问题日益突出。要趁宁波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的东风,推进生产力优化布局、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2010,(9):F0004-F0004
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梅澄区块)位于新昌县城西侧,地跨梅渚、澄潭二镇,新蟠线、澄蛟线横穿园区。距县城8km,宁波北仑港90km,上三高速入口10km。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园区规划控制面积13.3平方公里,按照“产业高新化,布局园区化,园区城市化”的方针,进行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引进、高标准建设。园区现有入园企业98家,形成了生物医药、汽车零配件、纺织机械、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23,(3):63-64
<正>北仑区作为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所在地、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核心承载地和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域内各级各类工业园区众多。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北仑区针对小微园区及园区内企业,在环保领域全面实行准入政策简化优化、产污工段集约集成、治污工程共建共享、环保监管统合统一、产业链条融化融合的系统集成改革,打造环保“绿岛”管理模式,加快小微园区能耗排放“瘦身”。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上海工业地产的新型平台,创意产业园区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域名”,从1999年四行仓库、田子坊等创意园区问世迄今,短短7年时间,创意产业如火如荼,创意园区遍地开花,成为申城一道抢眼的风景线。自2003年4月28日,上海市经委首批18家授牌以来,目前上海已授牌的创意产业园共3批50家,其中今年新增的有14家。  相似文献   

12.
《宁波经济丛刊》2009,(4):16-20
开发区(园区)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要集聚地、“高产田”的主要落脚点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试验地。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共计23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园区)8家,省级开发区11家,市级重点功能区4家。经过20多年开发建设,开发区(园区)已成为我市产业集聚、对外开放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点赞宁波     
正江北甬江街道打造宁波首个数字经济创新服务综合体6月28日,甬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据悉,该园区将打造宁波首个数字经济产业领域创新服务综合体。目前,核心功能区已有20家企业入驻,招商签约率达80%。作为甬江北岸发展的主战场,江北区甬江街道工业实力雄厚,但也面临着土地空间  相似文献   

14.
拓平台——产业承载能力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合川工业沿着“集聚集约集优”的轨迹,拉开了34平方公里的“一园六区”的空间格局:“一园”即合川工业园区,包括工业园区核心区、大石综合产业区、草街拓展区、渭沱化工产业区、三汇拓展区、北汽银翔工业区六区. 合川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聚集、企业集群和生产力要素优化配置的功能,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集约化”的要求,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服务功能,深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仅从合川工业园区核心区来看,这里已经吸引了200多家企业落户,投产企业已达到120多家.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13,(19):51-52
今年7月,“美丽海曙”宁波市首届微电影大赛正式启动,旨在用微电影的表现手法展示海曙区作为宁波市“中心商贸商务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形象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和现代之美。与此同时,我省首个微电影主题文化产业园区——宁波“启运86”微电影主题文化产业园区即将动工建设。园区毗邻杭甬高速段塘出入口、轨道文通二号线、机场高速和宁波汽车南站客运中心,由4幢旧工业厂房改建,融入电影文化等时尚元素,总建筑面积近三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何晶 《中国报道》2012,(6):81-83
从“农牧大旗”向“工业强旗”迈进 2009年以来,杭锦旗在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情况下,果断提出工业强旗的发展战略,下大力气发展新型工业,紧紧抓住国家产业政策机遇,以项目建园区,以园区聚产业,以产业促发展,抢占新型工业化的制高点。引进建设了一批高端项目,实现了工业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精彩跨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产业》2023,(3):50-51
<正>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浙江新昌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新昌高新区),2021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由原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新昌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而成。园区总面积198.68平方公里,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18家、A股上市企业14家,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28.51亿元。新昌高新区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环保总局、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调研组对镇海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进行调研。调研组对园区应用科技手段确保监管予以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园区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成效,认为该园区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个样板。宁波镇海金属加工园区是全国唯一一家通过海关验收、国家环保总局认证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管理”的试点园区。据宁波海关统计,该加工园区自去年6月运营至今累计进口废旧金属30.5万吨,进口金额9000万美元,已向海关缴纳税款1.37亿元,再生资源加工产业表现出强大的活力与生命力。作为再生资源加工…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24,(5):20-21
<正>近年来,慈溪市坚持“工业立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强化问题导向,以老工业区块改造提升驱动传统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2023年,慈溪市获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创成全国首批、宁波首个国家创新型县(市)。聚力产业空间重构,精心绘制一张蓝图。产业布局上,聚焦宁波“2070”工业集聚区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镇海是宁波一舟山港后方陆域核心区块,海洋资源较为丰富,港口和区住优势突出,产业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镇海区区长陈召华指出,目前镇海区正加快整合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态、文化等区域资源,推进临港石化产业基地、“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海洋工程建筑业基地、宁波海洋经济科教文化创新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