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完整,博大精深,具有极其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本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马彦伟 《活力》2009,(5):55-55
社会主义是在共产阶级中提出来的,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各方面的表现。社会主义现象和社会主义本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2月1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如何加强和提高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已经经历了50多年的实践.从理论和历史来说,社会主义都是以阶级和阶级斗争为基础,或者叫阶级斗争社会.在历史上,有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提出和谐社会的主张,这种和谐主张,被人们认为是空想主义和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6.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遵循六个重要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制;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六条原则”,既各自独立、不可或缺,又紧密联系、彼此贯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反映出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人类不断地为平等自由而奋斗。然而,人类的解放必须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只有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才能使人类自己从物质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同时,人类的解放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抓共进,人类才能实现真正上的“解放”,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向文明迈进。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突出位置,也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社会和谐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国内看,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转型、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以及政治和思想领域的变化等,对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对待.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常实现,我们不仅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也要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寇鹏飞 《活力》2005,(9):73-73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不仅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要,而且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而且是人类与自身和谐的社会,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某种意义上说,瑞典是一个典型的和谐国家,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1932年,社民党上台执政,以功能的社会主义为指导,以建设福利国家为中心,以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为目标,自3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建成“瑞典式”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主要特点是:瑞典实行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是社会民主党执政最稳定的国家;是一个典型的高福利国家;是一个阶级合作的国家;是一个民主与法治的国家;是一个社会差距较小的国家;是一个劳动人民组织程度很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伍湘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12):100-102
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需要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协调统一、共同发展,其中,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具有非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核心执政理念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新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是应对国内国际新挑战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党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要以人为本,要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广大市民才会真心实意地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才能使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成为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到各个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其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整个社会组织的责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容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并提出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从而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建模式中,和谐社会成为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傅立叶(CharlesFourier)把他的理想社会制度叫做“和谐制度”,欧文(RobertOwen)把他在美国的共产主义实验称作“新和谐公社”,魏特林(WilhelmWeitling)写下了《和谐与自由的保证》。本文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概括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的主要内容,着重考察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实践,探讨欧文的“新和谐公社”思想和实践的实质和特征及其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缩小贫富差距,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兼顾效率和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认为职工持股制度的运作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普通职工更多地享有企业发展的成果,促进分配公平,因此是一个能够把公平和效率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和长期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这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长期稳定增长的国内经济形势,科学合理的国内发展布局,民主法制的不断进步,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因素。这些因素的不断发展并相互作用,为社会主义和谐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性构想,源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解决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协调需要很长的时间,实现社会和谐是一个分步骤持续推进的长期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第一次把资本主义社会分成五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国家面临的课题,更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必然要面对的课题。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发达国家给我们准备和提供了有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这主要是单纯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活力与社会和谐难以兼得,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心任务应该是降低社会的两极分化程度,要注意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