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居民消费风险与资产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onsumption-based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CAPM)表明,资产风险溢价由代表性经济人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与资产收益和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协方差的乘积决定,这就是消费增长决定的资产收益形成机制。在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一项资产的风险能够通过使用其收益与人均消费增长率的协方差进行测量,这表明预期资产收益率的系统风险能够用消费增长率风险来进行解释。由于各资产与人均消费增长率的协方差有所不同,因此各资产的收益会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
由于低收入居民缺乏金融资产,无法通过消费与投资选择,直接影响资产收益率,因此,利用全国人均消费数据来检验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可能会导致设定偏差.按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数据检验了收入约束假说,考察了是否高收入居民的消费模式与CCAPM更为一致.CCAPM在各收入组的表现是不规律的,收入约束假说没能通过实证检验,将收入约束纳入到CCAPM的研究中未能解开股票溢价之谜.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长期高于实体经济部门的资本收益率,且二者的差距不断扩大。通过构建一个银行、企业两部门模型,本文探索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收益率差距能够保持甚至不断扩大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利率扭曲、金融部门杠杆率上升、实体经济有效融资不足和资产价格泡沫将导致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资本比例不能回到稳态,从而使金融部门资本收益率长期高于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本文的政策建议在于,推进金融部门去杠杆、增强利率的市场定价机制、提高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将有助于促进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收益率平衡,引导经济"脱虚向实",推动经济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4.
王立平 《当代经济》2009,(17):148-150
本文利用按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数据考察了是否高收入居民的消费模式比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模式与CCAPM更为一致,结果表明:收入约束假说并未得到支持,中国居民消费波动对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是有限的,我国利率和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资产定价既是现代金融的核心,也是许多困惑之所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本文对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效用成本做了重新思考,引入"效用成本风险异质性"的概念,并将效用成本区分为"消费效用成本"和"风险效用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新形式,并对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
利率是影响保险公司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果的外生变量。本文使用GARCH-M模型,以我国上市保险公司为样本,对保险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利率敏感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险公司股票收益率具有较高的利率敏感性,股票收益率与长期利率负相关;利率变化所引起的股票收益率波动产生了跨期权衡效应;股票收益率的利率敏感度具有时变性,会随着货币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中小板市场上业绩稳定的股票为样本,以同期中小板指数作为期望市场收益率,用近三年我国央行公布的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建立CAPM的一元回归模型。样本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小板市场股票期望收益率与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提高投资者收益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5年实行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以及2006年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SHIBOR)的形成,使我国的金融市场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个金融子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显著和重要。文章在理论上构建开放经济下的基于产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实证上采用SVAR-GARCH-M模型研究我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产收益率和时变波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利率的正向冲击将使股市收益下降和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将使股市收益上升,市场利率上升。而利率的不确定性使股市收益上升,对汇率影响很小;汇率不确定性使股票收益下降,利率上升。  相似文献   

9.
居民资产、财富效应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消费理论认为财富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并且各种财富形式对消费水平影响不同.对我国居民资产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资产在长期对居民消费有负向影响.财富效应微弱,而房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正向效应比较明显,刺激消费作用较强.当前财富效应的产生与我国股市发展不稳定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特性相关,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和储蓄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股票收益率和货币政策目标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VAR模型对中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名义收益率和经济增长没有关系;虽然股票收益率含有通货膨胀的信息,但是十分微弱,因此股票市场不能有效发挥经济预测的功能。同时,实证研究还显示利率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有限。以上分析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