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广州和深圳是我国经济实力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城市,但金融生态环境及金融竞争力远不如北京和上海,特别是广州尤其明显,和广东省在全国排名第一的经济地位不太相称.广州和深圳在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在比较了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后,论述了广州和深圳协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并对可行的建设模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要建设和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中心。除了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国际城市之外,还有许多城市都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比如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沈阳和大连都曾提出要建设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的区域金融中心;天津的设想是藉滨海新区政策优势建立北方金融中心或者离岸金融中心。在山东,青岛市早就提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在中部地区,郑州、武汉、长沙都提出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在西部地区,西安、成都、重庆希望在既有基础上成为西部金融中心,在华南,深圳和广州作为同一省份内的兄弟城市,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方面同样是政策纷呈。  相似文献   

3.
李萍  刘黎 《数据》2003,(2):54-56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首都北京新世纪的战略目标.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是在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北京与中国各主要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课题组曾对北京等10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1999年统计数据的评价表明:北京的城市竞争力位居深圳、上海之后,列第三位;其它城市排名依次为:广州、天津、大连、苏州、杭州、武汉、成都.鉴于深圳、上海、广州、天津城市竞争力的明显优势及其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我们以上述四城市为参照系,对北京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4.
说起深圳。国人乃至世人都别无异议地把她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因了它的出现,中国开始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而深圳,则经过25年披肝沥胆、革故鼎新的开拓与奋进。在一片荒滩野草中,树起了一座崭新的国际性的现代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5.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聚集金融资源;二是拥有完备的金融功能;三是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作用。通过建立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三圈一带"的9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排名,计算出各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得分,广州综合得分0.17,排在上海和深圳之后,和深圳同为发展型的区域金融中心。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应该增强地区金融机构实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金融人才聚集和培养、加强金融中心的集聚区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国内不少开放城市纷纷提出要建设“国际大都市”或“国际性城市”的宏伟目标。什么是“国际大都市”,什么是“国际性城市”?如何把握达到这一目标的客观标准和形成条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建设方针?本文试就国际城市的涵义、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作一些比较研究性的探讨。一、国际城市的涵义现代意义的国际城市,是指二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在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或者是某一国际区域、某种功  相似文献   

7.
关于把太原建设成为国际性城市的初步探讨李金来随着国际经济的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通过城市的国际化来带动本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实现经济的腾飞,已成为当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不仅我国沿海地区部分大城市率先提出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中国城市发展新动向顾朝林胡秀红一、国际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城市与世界交往日渐频繁,城市发展的国际性因素逐年增多。就目前城市建设现状而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武汉、沈阳、南京等特大城市有条件也有可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9.
按照"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和"适宜居住、适宜创业"新的广州城市定位,以及满足即将于2010年举办的第16届亚运会的需要,广州市于2006年编制完成了"广州城市交通发展纲要(草案)"。新制定的"广州城市交通发展纲要(草案)"确定了广州交通发展总体战略将以海陆空立体交通为主旨,以城市路网和轨网为支撑,积极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种方式相协调的客运交通体系。并明确了以打造珠三角枢纽,强化区域辐射能力;以构建双快体系,支撑城市空间发展;以整合交通系统,优化交通模式结构的三大战略任务。随着新的"广州城市交通发展纲要(草案)"逐步实施,这些路网、轨网、交通骨架的建设不仅为广州城市的扩展和延伸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将为周边社区的建设和升值产生积极的催化效应。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上海,肩负着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带共同繁荣的历史重任,并要进一步建设形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大都市。随着“一城九镇”城市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大都市整体区域空间格局的重塑、城市功能的转换、郊区的城市化和经济规模外延扩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