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5月26日,《江南论坛》优秀作品颁奖典礼暨创刊59周年、公开发行5周年纪念座谈会于南京召开。会议回顾了《江南论坛》的光荣革命传统,总结了公开发行以来的办刊实践,并表彰了一批优秀获奖作品。这次评出的218篇优秀作品由《江南论坛》评奖委员会委托江苏省社科院专家组从1993—1997年度发表的1650余篇论文中精心评选出的,它代表了几年来《江南论坛》致力于总结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在江南地区伟大实践所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 座谈会有江苏理论界、新闻出版界和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浙江省嘉兴、湖州等市的领导同志和该刊编委及各地获奖代表60余人参加。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胡福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向获奖作者颁奖,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湛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宣传文化理论工作者多出精品,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前不久举行了无锡市首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颁奖典礼,其中《江南论坛》有三篇作品获奖。它们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并未超越初级阶段》(作者黄胜平,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江南论坛》)、《红豆为什么这样红》(作者宗菊如、黄胜平,载《求是》、《江南论坛》)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作者张卓等载《人民日报》、《江南论坛》)。  相似文献   

3.
(199一1997.12)《江南论坛》自199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坚持以总结、宣传、研究邓小平理论在江一地区的伟大实践为宗旨,找止1997年12月,共发表36期1650余篇论文。按瓜《江南论坛》优秀作品评选方案及评选标准的要求,今年年初,《江南论坛》评奖委页会委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专家组评出优秀作品218篇,占总篇数的13%。现粉评审结果公布如下(按文十发在时间先后为序):(93—6—9)从“中国化”到“当代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高鸣(93—6——13)对苏南农村经济发展中盲目性的思…  相似文献   

4.
各位来宾、同志们:今天,各位理论界、新闻界的同志们、朋友们会聚一堂,举行《江南论坛》优秀作品发奖典礼暨《江南论坛》创刊59周年、公开发行5周年座谈会,省委领导很重视,顾浩同志参加了今天的座谈会。在此,我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5.
《江南论坛》是江南地区一本高品位的区域性综合性理论学术刊物。近几年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它在联合办刊、开门办刊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由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和浙江省湖州、嘉兴等市市委及市委宣传部、社联负责同志参与组成的编委会领导下,《江南论坛》以总结、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在江南地区的伟大实践为宗旨,竭诚为江南地区的改革发展服务,受到了广泛的好评。1998年5月26日《江南论坛》在南京召开了优秀作品颁奖典礼暨创刊59周年、公开发行5周年座谈会,下图为到会的各省、市部分同志。  相似文献   

6.
《江南论坛》的同志们:你们好! 欣闻贵刊向全国公开发行,特致函以示祝贺! 《江南论坛》在抗日战争中诞生,曾为江苏和江南地区的革命斗争作出过积极的贡献。《江南论坛》复刊以来,坚持“以经济理论为主,应用理论为主,江南地方特色为主”的办刊方针,积极总结、研究和宣传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江南论坛》向全国公开发行,必将进一步扩大刊物的影  相似文献   

7.
致读者     
《江南论坛》1993年第1—2期合刊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江南论坛》是在江苏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决定由《无锡论坛》易名并编辑出版的,本刊编辑部谨向关心支持本刊工作的各级领导、广大作者和读者致以衷心的问候和谢意。 《江南论坛》仍为双月刊,立足无锡,面向江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通过这个理论学术园地,努力把江南地区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经验总结反映出来,供广大理论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交流、切蹉、学习,繁荣社  相似文献   

8.
喜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看着手中的这本杂志,我不由地感慨万千。我与《江南论坛》是老朋友了,可以说,这十年里,我是看着《江南论坛》茁壮成长的。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主持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工作期间,我在无锡县东升村组织召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的伟大实践”研讨会,中央、省里宣传、研究部门,苏南各市领导以及从事苏南问题研究的许多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人员人人都拿到一份《江南论坛》。而当我手拿《江南论坛》的时候,我的眼前不禁为之一亮:刊物紧贴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南和环太湖地区改革开放的实际,…  相似文献   

9.
五年前,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江南论坛》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时,提出“《江南论坛》要立足苏南以至整个江南地区,努力办成真正的江南的论坛”。 几年来,《江南论坛》没有辜负上级的期望和要求,认真地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苏南对外理论宣传的任务。它以总结、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在江南地区的伟大实践为宗旨,坚持以经济理论、应用理论和江南地方特色为主的办刊方针,成为各级党政经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学习理论、交流工作、指导实践的必读之物,成为江南对外理论宣传的主阵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江南论坛》喜迎60华诞之际,我代表省委宣传部对《江南论坛》在区域性理论研究和宣传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复刊7年来,《江南论坛》很好地贯彻了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省委领导同志的指示,“立足苏南以至整个江南地区,办成真正的江南地区的论坛”,为推进我省和兄弟省、区、市的学术文化交流发挥了作用,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作为一本区域性的社科理论刊物,《江南论坛》在国内众多的刊物中独树一帜,引人瞩目,其成功之处颇值得我们研究、探讨。我认为《江南论坛》在办刊中能取得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11.
《技术经济》2010,29(10):130-130
为表彰作者的学术贡献,调动并鼓励作者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和《技术经济》理事会于2008年、2009年开展了第一届、第二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工作由《技术经济》编辑部负责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进行。  相似文献   

12.
《江南论坛》是一本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刊物。它的前身是新四军东路特委机关的综合性政治理论刊物《江南》半月刊,1939年5月在江南新四军将领叶飞、谭震霖领导下于无锡梅村创刊。当年它为唤起江南人民团结抗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由于日伪的大规模“清乡”而被迫停刊。 综合性理论学术刊物《江南论坛》杂志继承《江南》半月刊的传统与风格,于1993年10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使当年的《江南》获得了新的生命。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将军闻讯后亲笔题词:“办好江南论坛”。《江南论坛》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根据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领导同志关于“要努力把江南论坛真正办成江南的论坛”的指示,五年来,在由苏、锡、常、镇、通、湖、嘉七市领导、专家参加的编委会领导下,以总结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在江南的伟大实践为宗旨,始终把研究、宣传江南地区的改革与发展摆在刊物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3.
《江南论坛》同志们: 值此《江南论坛》创刊6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编辑部全体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 《江南论坛》作为一本区域性的社科理论刊物,创刊60周年特别是复刊7年来,立足苏南以至整个江南地区,坚持“三个为主”、“三个面向”,即以应用理论为主、以经济理论为主、以江南地方特色为主,面向学术理论界、面向社会、面向党政部门和经济第一线的办刊宗旨,为苏南地区及江南大地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有力的理论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两个文明建设营造了积极有利的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4.
5月24日下午,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和《江南论坛》杂志社联合举行了纪念《江南论坛》创刊57周年暨公开发行3周年座谈会.该市部分宣传、理论、新闻工作者欢聚一堂,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各抒己见,广献良策.座谈会上与会同志一致认为,《江南论坛》作为无锡和苏南地区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理论刊物,3年来,坚持了以经济理论为主、应用理论为主、江南地方特色为主的办刊方针,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积极总结、研究和宣传苏南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一批有一定质量的学术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家在发言中,就刊物定位和特色、争创名篇名栏目、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和培养理论队伍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广泛听取读者意见,进一步办好《江南论坛》这本区域性、综合性省级理论月刊,2002年12月17日,《江南论坛》杂志社和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在常州联合召开了《江南论坛》常州地区读者座谈会。座谈会首先由《江南论坛》社长总编辑兼黄胜平同志介绍了刊物发展过程。他说:《江南论坛》作为长三角七个重要城市党委宣传部门联合主办的一份区域性、综合性的理论月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党刊姓“党”,因而必须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经验,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近几年来,《江南论坛》全力抓…  相似文献   

16.
今年5月26日,本刊在南京召开了优秀作品颁奖典礼暨创刊59周年、公开发行5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与会者对《江南论坛》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以下是我们根据会议录音整理的部分发言。  相似文献   

17.
《江南论坛》2004,(6):50-50
《江南论坛》的同志们:你们好选欣闻贵刊公开发行10周年,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选《江南论坛》的前身《江南》半月刊在抗战烽火中诞生,当年,作为党的重要舆论阵地之一,它为动员和鼓舞江南民众奋起抗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江南论坛》复刊并公开发行以来,坚持“以经济理论为主,以应用理论为主,以江南地方特色为主”的办刊方针,积极总结、研究、宣传江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以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形式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奉献给读者,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还闯出了一条市场经…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1999年 12月 29日下午,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和《江南论坛》杂志社举行了《江南论坛》创刊60周年纪念座谈会。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霞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文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南论坛》编委会主任周解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邱雪珍,副市长王竹平,老同志陈璧显和苏南及环太湖苏、锡、常、镇、通、嘉、湖等七市的领导,上海新四军老同志代表8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江南论坛》创刊于抗战烽火年代。世纪之交,迎来了它创刊六十周年。《江南论坛》于改革开放大潮中复刊以来,以研究江南、宣传江南、开发…  相似文献   

19.
张卓 《江南论坛》2004,(5):35-36
《江南论坛》复刊10年了。10年来,我目睹了江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成绩,为它日新月异的变化深感欣喜;同时,作为一名论坛人,我也亲历了《江南论坛》不寻常的10年风雨,为它的不断进步感到由衷的骄傲。正是在《江南论坛》这个舞台上,自己的意志得到了磨炼,才识得到了增长,理论索  相似文献   

20.
锦绣江南气象万千,《江南论坛》根深叶茂。捧读《江南论坛》复刊十周年大型纪念画册,拿在手里,觉得沉甸甸的,倒不是因为这本纪念册的精美设计,而是作为《江南论坛》的长期热心读者,作为《江南论坛》特约撰稿人,我从一些侧面见证了论坛事业的成长和发展,也见证了论坛人的忘我拼搏,见证了他们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