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我们公司最初只开展报废汽车、报废机电产品的回收工作,1984年5月才承担了回收废钢铁的任务。近年来发展很快,现在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公司。几年来,通过企业整顿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业务上逐步打开了局而。1984年上级下达废钢铁上交计划7600吨,实际完成7790吨,占计划103%;1985年上交计划8000吨,实际完成8322吨,占计划604%;较好地完成了上交废钢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大港石油管理局连续四年超额完成国家废钢铁回收上交任务,平均完成回收废钢铁任务的160.4%,上交任务的239%。完成任务之好,超交幅度之大是我区工矿企业中不多见的。他们这样又快又好地完成回收上交任务,其根本原因在于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方法得当。大港石油管理局是一个综合性的石油工业企业,全局有职工和家属约20万人,局机关所在地有“小石油城”之称。全局作业区域分布在天津、唐山、沧州沿海一带。摊  相似文献   

3.
1984年以来,在市政府领导的重视下,我市建立健全了管理机构,疏通了回收渠道,使回收工作有了新的起色。特别是1985年下半年以来,在市计经委直接领导下、市回办认真贯彻了省政府关于加强废金属回收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采取了废金属回收。上交同钢材供应挂钩,超计划上交废钢铁的奖售钢材,并对个别上交任务完成较差的单位辅以减供能源等强有力的措施,同时加强了回收上交管理工作迅速扭转了上交迟缓甚至拒不交售的局面。在六月底上交2865吨,在完成上交任务  相似文献   

4.
我乌海市金属回收公司,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贯彻了国家计委颁发的计综(8 4)372号文件《关于上交废钢铁和国家钢材分配计划相结合的暂行办法》,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乌海市《关于超交废钢铁奖励,欠交减供钢材指标的实施细则》。经过一年来的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行“供收结合”后,废钢铁回收、上交工作,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了计划的完成;废钢铁回收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出现了新的管理局面,回收上交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5.
1990年岁尾,武汉市金属回收公司已向武汉钢铁公司汉阳钢铁厂送交废钢铁47700多吨,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年上交47680吨的指令性计划,突破销售收入1.1亿元大关。 1990年是该公司困难最多的一年,工业生产滑坡,部分市、区属企业停产或半停产,与上交计划挂钩的指令性回收资源减少,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着废钢铁上交计划的完成和武汉地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废钢铁计划管理,保证回收、上交计划的完成,我们到江西省调查废钢铁计划管理情况。在历时十八天的过程中,到南昌市、宜春地区的丰城县、抚州地区的进贤县等地召开主管部门的领导和金属回收公司有关同志座谈并深入现场了解。江西省各级政府和计委、经委,物资局都比较重视废钢铁回收、上交、利用工作,在加强废钢铁  相似文献   

7.
1987年,国家取消废钢铁上交指令性计划,改为用钢材串换废钢铁。河南省金属回收公司就如何适应改革后的新形势,建立有领导、有组织的废钢铁市场,发挥物资部门在市场调节中的主导作用,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提高经济效益,于元月15日至17日在郑州召开了全省十七个地市金属回收公司经理会议。国家物资局金属回收局领导委托计划处处长陈荣庠同志一行二人专程从北京赶  相似文献   

8.
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怀和帮助下,几年来,我们化工系统在开展废金属回收、上交工作中,加强管理,执行政策,1980年以来年年超额完成废钢铁计划指标。今年上半年贯彻中央372号文件规定和市政府两委一办“关于加强废钢铁回收管理的通知”精神后,开展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使今年废钢铁回收、上交任务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物资局金属回收局《金属回收年报》公布的数字,全国各省(区)、市1984年只完成国家废钢铁上交计划的84.9%,欠交国家废钢铁51.3万吨。全国28个省(区)、市完成上交废钢铁计划任务的只有青海、新疆两省(区)。四川省的重庆市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计划单列,《金属回收年报》中也公布了这个市的数字,废钢铁上交计划完成123.8%,为全国各省(区)、市首位。  相似文献   

10.
为完成废钢铁回收和上交国家的计划任务,以集中资源确保国家重点钢铁企业炼钢炉料的供应,今年来,我们公司适应改革要求和搞活经济的需要,充分利用经济和行政手段,积极发挥内部潜力,在废钢铁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坚持以钢保收,大力组织钢材资源确保废钢铁回收工作顺利进行,预计年回收量可突破1.5万吨,比去年增长2 5%。  相似文献   

11.
自废钢铁资源紧张以来,有些地区经营废金属的单位违犯国家废钢铁价格政策,对废钢铁资源进行高价抢购倒卖,对按国家计划调给重点钢铁企业的废钢铁乱摊费用,刁难用户,影响上交国家废钢铁任务的完成。最近,安阳市金属回收部门反映:安阳市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不遵守国家废钢铁物价规定,哄抬价格进厂套购废金属,而后转手倒卖,打乱了该市制定的废金属问收管理办法。例如,去年十二月三日到今年一月十日,二十多天内,仅物价小组查获高价抢购倒  相似文献   

12.
我市废金属回收、上交工作,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废金属回收、上交工作的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认真地贯彻落实,连续七年超额完成回收、上交计划,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今年是全面完成“六五”计划并为“七五”计划做好准备的一年,为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对废钢铁的需要,我们认真贯彻国家计委计综[84]372号文件,实行上交废钢铁和国家钢材计划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在计委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实行物资定点供应,是物资工作改革和开创物资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废钢铁是国家计划分配物资,是冶金企业炼钢和化工企业生产苯胺常年需用的大宗原料。实行废钢铁定点供应,对保证国家下达计划的完成,保证企业生产对废钢铁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意义。东北地区工业比较集中,产生和需要废钢铁的数量都很大,一九八二年东北三省回收废钢铁一百八十五万六干八百吨,占全国省、市、区回收量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二;上交国家九十万七千五百吨,占全国省、市、区上交量的百分之二十七点六;三省地方利用一百零二万八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公司是经营废金属的专业公司,八四年共回收废金属62000余吨,占全市回收量的87%,上交和供应废金属59000吨,在确保超额完成上交国家任务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地方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全年共创利润270余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废金属是紧俏物资,但他们在业务经营中,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严格按政策办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他们按照废钢铁是国家统配物资的要求,严格按计划供应,先完成上交国家和省的任务.后安排地方供应.因此年年超额完成上交任务。他们严格执  相似文献   

15.
甘肃市计委金属回收管理办公室与省金属材料公司于七月份召开联合会议,有各地、州、市金属回收管理办公室主任和金属材料公司的经理参加。会上传达了全国金属材料公司经理座谈会精神和《全国钢材与废钢铁供收结合经验交流会》精神;交流了废钢铁管理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检查了上半年各地废钢铁上交计划完成的情况。目前,十三个地、州、市中已有十个按省下达的废钢铁上交计划落实了计划,签订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冶金炼钢企业降低铁钢比、炼钢需要的废钢铁日趋增长、废钢铁供应出现了紧张现象,上交给国家重点钢厂的废钢铁有明显下降。就废钢铁回收上交利用工作出现的情况,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给国民经济计划带来不利因素。为此,就废钢铁回收利用工作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再生资源市场.特别是废钢市场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比较混乱。个体经营者从事生产性废金属的回收。加工业务十分普遍.个别地方国营主渠道作用几乎丧失殆尽。由国务院下文令各地政府立即取缔个体经营者从事生产性废金属回收加工仆务,历史上没有过.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废钢铁经营管理体制1.回收、上交计划:每年由国家下达各地回收及上缴计划,并组织召开废钢铁订货会,以保证国家计划的完成。2.经营机构:供销社的物资回收公司和物资系统的金属回收公司。3.逐级上报的统计报表制度。4.有统一的回收、调拨价格…  相似文献   

18.
省人民政府:废钢铁是炼钢、铸造、中小农具和五金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回收、上交计划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多年来,我省有关部门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废钢铁管理的规定,较好地完成了上交任务。但自去年以来,这项工作有所放松,有的单位和部门,擅自将废钢铁运输出省,或用它来与本省钢厂串换加工钢材,外省、市的一些单位和个体户也到我省抬价收购,造成废钢铁资源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我省钢材生产和废钢铁上交计划的完成。为进一  相似文献   

19.
各县(市)人民政府:废钢铁是国家统配物资,是炼钢、铸造和生产中小农具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为了贯彻中央关于集中财力物力保证重点生产建设的方针,确保废钢铁回收和上交计划的完成,根据国家计委计综(84)第327号文“关于上交废钢铁任务和钢材分配计划相  相似文献   

20.
国家决定取消上交废钢铁指令性计划,开放废钢铁市场。这一改革,大大促进了钢厂生产和废钢铁回收行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我公司在深化企业改革、推行经济责任制、开展废钢铁串换钢材、搞活物资流通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开放市场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