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为4.3%,低于2004年的5.1%。这一预测与该组织2005年4月份做出的预测一致。尽管世界经济发展而临一些问题,但从整体来看。世界主要经济机构仍乐观看待今球经济前景。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将达到4.3%,和2005年持平。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7):34-34
联合国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将延续2005年温和增长的趋趋势,保持略高于3%的中等增长速度,中国和印度仍将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程学童  左宁  李涛 《浙江经济》2005,(24):20-21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5年9月份的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呈温和增长态势,经济增长率将有所下降。世界经济增长对美国和中国的依赖过高、资产价格过度膨胀、房市景气过热、油价持续在高位震荡等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经济在房地产、汽车消费需求的拉动,固定资产更新的影响下,保持了本次经济周期呈现的平稳、高增长、低膨胀特点。预计2006年,中国经济在保持增长趋势的前提下,将受到贸易顺差、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从9%以上的高位上滑落下来,价格总水平也将降低。初步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8.5%,价格总水平上涨0%~1%。  相似文献   

5.
谷维 《中亚信息》2006,(1):42-42
土库曼斯坦于2005年12月初召开的第5届议会第3次会议对2006年的预算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2006年的预算编制要建立在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的基础之上,确保各项发展计划能得到落实,并保持土库曼斯坦财政收支平衡。2006年土库曼斯坦的预算收支总字,而且其财政收入将超过2005年。由于一些出口产品的价格有可能继续上涨,投资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加之生产消耗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土库曼斯坦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6,(1):22-23
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在9%左右,起码在8%以上的增速。在2006年的经济生活中,你可能看不到一些行业火爆,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局面,但是你会觉得很平稳。消费结构的升级、重化工业的发展、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等四个方面将推动2006年经济增长,所以进入“十一五”开局第一年。经济增长速度下不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2007,(1):24-27
时临岁末.2006年中国经济工作已进入“收官”阶段。中共中央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对2007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1):34-34
韩国财政经济部周三预测,2006年经济成长率将增至5.0%,高于2005年的3.9%成长率,财经部并承诺将维持有利经济成长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19日,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印望华在接受本刊专访时透露:“我注意到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种说法,即房产业拉动住房消费,在近阶段仍然是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说明持续半年多的打压政策将可能有点变化了。”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7,(1):43-44
[美国之音2006年12月26日]回顾即将过去的2006年,日本的经济分析家普遍认为,这一年对于中日经济关系来说是一个收获之年。政治关系的缓解不仅带来双边经济关系的顺畅发展,同时为两国协调应对亚洲经济共同体问题带来转机。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世界银行发表的《2005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指出,2004年是全球经济增长强劲的一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创下了30多年来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球的经济复苏得以加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国和亚洲,尤其是中国:而且经济复苏的范围也得以扩大,拉丁美洲出现了回升,日本经济在加速,同时欧洲也处于温和的复苏之中。在有利的全球经济环境和强劲的国内经济表现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2004年吸引国际资本比2003年有所放慢.以以下四大因素表明,世界经济正在放缓、减速,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06年。  相似文献   

12.
时至2005年岁末,中国经济航船即将驶入新一个年度。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提出,明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之余,中国的改革进程又将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以来,进入中国的跨国直接投资出现下降,短期来看负面影响相对有限,如果成为长期趋势,将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2006年在温和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利用外资仍然具有实现平稳增长的条件。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放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维护市场竞争和防范垄断风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一)持续20多年的快速增长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2001-2005年的第十个五年规划已经完成,从2006年起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根据2005年底发布的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2004年GDP比原先的统计增加16.8%,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状况,总的说比原先统计数据所反映的要好。2005年经济增长9.9%,GDP达到18.2万亿元人民币,按现行汇率为22万亿美元左右。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已经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四位。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普遍增长是有理由的。  相似文献   

15.
巴曙松 《新财经》2006,(11):24-24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年来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2005年以来更是呈现加速的趋势,目前已经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一。从2005年到现在的增长速度看,如果未来中国的经济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中国的外汇储备2006年年底可能突破1万亿美元,人民币汇率问题仍将受到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与2005年大体相当或略低一点。关键是消化和处理好产能集中释放形成的新的供求矛盾,确保经济稳定、金融稳定、社会稳定。为此,必须保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当增加调节供求;抓住时机,加快推进改革;大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和谐,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6,(44):34-34
摩根大通与德意志银行上调中国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摩根大通将中国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山10%和9.0%上调至10.6%和9.5%;德意志银行将中国2006年和2007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山10.4%和8.9%上调至10.6%和9.5%。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五年计划”时代的终结年和“五年规划”时代的开启年,结合2005年的后续影响和“十一五”规划的前景展望进行综合分析。2006年我国的经济政策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0月21-22日,由国家统计局、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和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06中国经济增长论坛"在苏州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出席开幕式并就"中国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表了基调讲演。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发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6,(1):16-18
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总体向好。经济增长既面临继续调整的压力.也面临产能释放过快所导致的供给过剩压力。从历史经验判断,2006年经济很可能再次面临调整。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把握不当或外部环境恶化,调整幅度可能会比较大。预计GDP比2005年增长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