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入世过渡期内农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操作重点一、从负债业务上看 ,产品创新的操作重点在居民储蓄业务 ,关键是如何进行品种创新。理由 :目前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不足1% ,而存款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极少市场份额与极大市场空间的反差使外资银行必然对存款业务进行争夺 ,入世后 ,短期内外资银行不会通过大规模增设营业网点来吸纳储蓄存款 ,但会通过另两种渠道来实现 :一是通过在发达城市、中心城市增设网点来实现 ;二是通过大量公司、商场、街道的销售终端来实现。预计入世后 ,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将增至 10 %左…  相似文献   

2.
邹炜 《南方金融》2007,(10):69-69
1、人民币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但业务比重逐年递增。截至2007年6月末,外资银行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85.58亿元、567.52亿元,市场份额分别只有0.65%、2.19%。但不容忽视的是,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比重逐年增大,一方面,2007年6月的存贷款市场份额比加入WTO之初的2001年稳步增长了5.91、2.74倍;另一方面,人民币业务占外资银行业务总额的比重逐年增长,存贷款和当年结  相似文献   

3.
外资银行斗不过中资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梦 《中国外资》2011,(1):42-43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2%左右,尽管还有扩展的空间。但种种迹象显示中资银行正在迅速崛起,外资银行或许不得不走出一条创新性的新路以在中国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4.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影响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近20年来,世界各国银行体系结构方面一项重大的变化就是外资银行参与程度的上升。截至到2002年底,外资银行在拉美国家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较高的比例。其中墨西哥的比例最高已经达到73%,其他国家如阿根廷、智利和巴西也都在60%左右。同样在中东欧转型国家外资银行的资产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后外资银行的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服务能力也大幅提高。面对外资银行的业务渗透,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侵蚀。  相似文献   

6.
外资银行也看重金融风险 虽然外资银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盈利前景心知肚明,但金融风险的不可预测,使外资银行不大可能大幅扩大其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正>在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完成改制和上市之后,给外资银行进一步"松绑",既是适应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迫切需要,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一系列改革的迫切需要。最早一批"法人化"的外资银行已经7岁了,在过去7年里,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市场份额却始终不见涨,甚至有日渐式微之势。在中国金融行业改革提速、银行业市场化脚步加大的环境下,外资银行除了在各个业务领域努力竭尽所能地施展能力以求拓展市场之外,自然同样希望监管层能给予更大的舞台。而中国政府的确也在近  相似文献   

8.
隋聪  李恒 《金融论坛》2014,(5):30-37
本文利用2003~2010年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本土银行和外资银行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在模型设计中,本文引入3个虚拟变量,分别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前后中国银行业净利差变化、本土银行与外资银行净利差表现差异、参股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外资银行净利差表现差异。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利率管制和市场份额有限,外资银行进入并未体现出竞争效应;在中国市场环境下,外资银行的技术优势并不明显,相反劣势更加突出;参股投资的外资银行仅利用资本的投入就能通过本土银行网点、客户方面的优势分享收益。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近20年来,世界各国银行体系结构方面一项重大的变化就是外资银行参与程度的上升.截至到2002年底,外资银行在拉美国家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较高的比例.其中墨西哥的比例最高已经达到73%,其他国家如阿根廷、智利和巴西也都在60%左右.同样在中东欧转型国家外资银行的资产占其国内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比重也都比较高,到2002年底,绝大多数国家都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谢雨白 《上海金融》2004,(10):25-27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具体银行业务的影响是不同的,中间业务是外资银行争夺的重点业务,其核心是市场份额的争夺,贷款业务争夺的不是市场份额,而是优质客户的争夺。外资银行的进入将逐步打破低效率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中资银行通过同外资银行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态势,将外资银行融入到我国的银行体系中,这样,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将逐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其实就如.同赛车场上的一个弯道,银行就是飞驰的赛车,在遇到弯道时稍有不当就可能滑出跑道而退出比赛,因此大家通常在此时都会选择急刹车。鉴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外资银行的沉重打击,2009年在华的外资银行普遍调低了其在中国内地市场增长的预期。普华永道的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有近75%的外资银行预计在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会出现增长,但是2009年则只有少部分银行认为它们的市场份额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 自国家批准外资银行在境内设立分行,开办外汇业务以来,厦门经济特区迄今已批准七家合外资银行开业。外资银行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特区金融市场,扩大了利用外资的渠道,推动了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然而,特区金融业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外资银行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国家银行,也超过了特区经济发展速度,1988年厦门外资银行经办出口贸易结算业务量比87年增长二倍以上,达七亿多美元,外资银行业务增长速度之快,在短期内所占市场份额之高,在世界其它地区是极其少有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入世后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包括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5年后外资银行获得与国内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届时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将获得巨大发展,整体市场份额增大.我国金融业面临外资银行激烈竞争.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外资银行监管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外资银行在我国内地迅速发展,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对经济金融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提高。2006年12月11日,我国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全面放开外资银行在华业务。本文对当前外资银行在广东的业务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银行在广东的发展状况与广东在全国的经济金融地位并不相称。  相似文献   

15.
在华外资银行发展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银行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项业务获得了较快发展,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存贷款业务稳步发展,盈利状况趋好,利润增长加快,但由于受网点较少,客户面较窄和一些业务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制约,市场份额仍然很小,甚至在有些业务领域因中资银行扩张更快,其市场份额有缩小的趋势。今后一段时期,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将成为外资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领域,并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银行前来跑马圈地之声不绝于耳。但由外资银行家们向欧盟呈示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向外资银行开放市场以来,外资银行在华市场份额与加入世贸组织前相比反而下降了一半。这份报告引发外资银行寻求更深市场开放的可能。可能是为了顺应这种要求进一步开放的呼声,日前,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7.
杜杉 《时代金融》2013,(1):50-54
昆明"五步一银行"的格局说明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已经很激烈,而网点太少的外资银行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而在高端客户上,中资银行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外资银行的竞争力仍然不够强大。但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云南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桥头堡地位的日益凸显,将对外资银行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并对云南金融业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促动。值此东亚银行昆明分行开业之际,《时代金融》推出"外资银行在云南"专题,掀开云南外资银行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8.
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转型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转型最重要的步骤之一是引进外资银行,形成了外资银行在该地区银行市场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基本格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资银行对中东欧8国银行产业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既改善了中东欧8国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也带动了本土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有序竞争,最有可能出现,也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就是中国银行业依然能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并在管理上达到国际先进银行水平;外资银行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赚取丰厚的利润,双方实现共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外资银行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经济以及其他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外资银行在我国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的限制将逐步被取消,外资银行不仅可以经营外汇业务,而且将最终经营人民币的全部业务,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一旦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外资银行的发展将对我国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一)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国内金融市场形成新的竞争格局。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市场份额和人才的争夺上。  首先,体现在以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