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经界(学术)》2011,(13):46-47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举行发布会,《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并规定了相应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开发管制原则。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眭、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规划与区域经济的新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栋生 《市场论坛》2006,(12):23-25,12
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首次在国家规划文件中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区域互动机制的构建。文章从四大广域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支持区域及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区际互动机制构建等层面对规划《纲要》中我国四大广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进行了解读,并指出,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落实,空间布局规制、区域政策和区际互动机制的日趋健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将随之形成。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走区域经济发展之路,并明确了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规划还要求健全协调互动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根据各个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的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4.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国家区域管理的一个巨大进步。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经济专家张可云对其进行了详尽解读。  相似文献   

5.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主体功能区的首要前提是科学确定划分依据。目前,学术界对如何确定划分依据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尚未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地方区域发展规制了科学的发展道路,是指导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促进旅游产业经济形式的分化,推动旅游产品开发的多样化。广东省高要市在进行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坚持区域旅游业发展以产业功能为核心,紧密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对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及格局、旅游产品和旅游功能进行全面规划,为推进高要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制定工作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国统一的各类政策,缺乏针对区域发展要求的灵活性,无法满足各类主体功能区的特殊政策要求。迫切需要补充和完善目前的各类政策,以保障区域主体功能的实现。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政策制定,既要满足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的需要,又要考虑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可调控性,需要在对原有政策补充和完善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主体功能区区域政策的取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关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用一章的篇幅,论述了四类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导向和政策调整方向,并列出了22个限制开发区和1164个禁止开发区。国务院的文件部署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资源环境统筹考虑未来我国各项分配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及绩效评价,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思想将成  相似文献   

10.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相似文献   

11.
为化解我国传统区域发展模式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编制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在全国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区域调控理念和调控方式等方面都有重大创新,并会进一步推进区域发展模式转变,这是使我国走向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而财政转移支付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方面,对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冯伟林 《商业时代》2015,(11):27-28
主体功能区规划旨在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但面对缩小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差距、保障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利益、使地方政府行为自觉符合主体功能区要求等难点,主体功能区规划并不能自动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协调、经济关系不协调和空间结构不协调等问题,需要财政、投资与产业、土地、人口和政绩考核等系列配套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已经全国范围内的五省八市开始进行国家低碳省份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国务院也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区域特色制定发展战略,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域低碳经济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主体功能区有利于实现空间管制,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发展良好,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石化、电力、煤化工、医药和重型装备制造基地。近年,黑龙江省在建设重点开发区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指标的需求、对环境和公共建设造成很大压力等问题。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对主体功能区的重点开发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以加快全省重点开发区的建设,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华 《中国市场》2014,(49):190-191
由于我国产业规划理论发展的滞后,在区域产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和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产业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指导作用。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基本理论指出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不能够从其对区域产业规划的影响出发,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下的区域产业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共同构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这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2010年底,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确立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格局。深刻认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桂西资源富集区尤其  相似文献   

18.
刘红 《商业研究》2014,(4):11-16
由于承担着国家生态安全的功能,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规划严格的开发管制下丧失了通过工业化摆脱贫困的发展机会,形成了提供公共生态产品与经济脱贫发展的尖锐矛盾。因此,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实现空间有序开发特定目标的同时,会导致不同类型区域陷入"暴利-暴损"的困境。为解决规划所带来的不同区域发展机会的失衡,建立长久有效的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迫在眉睫。只有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构建好主体功能区间的土地发展权转让机制,才能为协调受限功能区和非受限功能区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创立新的突破口,并逐步缩小不同类型功能区间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9.
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高速公路经济网是点轴开发模式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发展,高速公路网络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具体可以分为由点到网、由网到带、由带到网和由网到面四个阶段,形成了高速公路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文章提出,区域高速公路经济网规划应在轴线内实施“鱼刺图”开发战略,沿各级别公路线逐步渗透开发;在网络内实施“连轴”开发战略,将各条发展轴首尾相连,形成网络,以缩短从经济带到高级网的过渡;在区域间实施分工协作战略,从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找准定位,辩证地认识竞争与合作,重视优势,再造机遇,通过分工与协作培植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区域产业规划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且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产业规划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此问题的影响下,要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依据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自身产业结构,达到最佳的区域产业规划目标。本文从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产业规划影响的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完善区域产业规划的对策,旨在其能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