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荷 《经济师》2014,(8):102-104
近年来中国股市的持续低迷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股市新增资金缺乏,影响到了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文章在对中国股市目前的资金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股市新增资金缺乏的原因,并提出应从股利分红政策、改善资本市场现有资本金结构、股市制度建设、会计信息披露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方面进行改变,来增强股市的最终回报率,吸引投资者资金的进入,从而激发市场活力,改善股市低迷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按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进入加速阶段,但股市持续低迷,市场如何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一个时期以来,股市的持续下跌对广大投资者的信心形成较大影响。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A股持仓账户跌至5645万户,降至2008年初有统计以来的新低。另据统计,上半年A股账户销户总数达到22.2万户。  相似文献   

3.
IPO堰塞湖犹如利剑高悬,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迫在眉睫.而郭树清主席在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时,新股发行改革依然是任务重点. 制度创新是改革过程中初始成本最低的触发点,但通常又是成效最大、影响最深、见效最快的变革.对于发行制度改革本身,在2012年4月发布了关于发行体制改革的最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涉及了发行询价定价等问题,但仍然没有触及发行制度的核心问题.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如何疏导800多家在审IPO企业形成的堰塞湖困境,重振投资者信心、扭转二级市场的低迷是困扰中国资本市场最紧迫的问题;而从长期来看,继续发行制度改革、鼓励市场创新、完善证券法治建设、落实退市机制等问题同样关系着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全局,均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4.
股市的持续低迷又一如既往地引来了一片救市的呼声,但作者的研究认为,在利好消息密集的情况下,中国股市之所以保持低迷困局,既非源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也非源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而是源于政府对股市高度集权的过度规制所致。这不仅会弱化券商和交易所的自我规制功能,造成政府角色的错位与越位以及政府利好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更会导致寻租现象盛行,从而大大侵蚀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实现政府的适度退出,重塑投资者信心,是化解当前中国股市困局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5.
设立平准基金 稳定中国股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平准基金,是对"国九条"精髓实质的进一步落实,是政府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经济职能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不过,也有人认为,设立平准基金目前还缺乏法律支持,对此,需要对<证券法>予以全面理解,就可使问题释然.针对股市持续低迷的现实,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股市、熨平股价剧烈波动,更显得设立平准基金必要性.但还有人对设立的可行性提出质疑,担心推出平准基金可能会出现"利益输出"、"内幕交易"等问题.为此,必须强化监管,予以防范、堵塞,但切不可因噎废食,舍弃这一项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范志方 《当代经济》2018,(13):24-26
我国A股市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自2015年以来的三次股市“暴跌”反映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缺陷亟待完善.本文在回顾了我国股市泡沫破裂后的一些表现,提出在制度、市场、投资者层面上应形成股灾机制,认为政府对股市的扶持不应该只关注股票的价格,而更应该关注股市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融资体制成果分享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资本市场相关主体,即政府、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以中西部地区为代表的不同区域,以及以农业为代表的产业问无法公平分享资本市场融资体制的改革成果.根本性原因在于现行资本市场结构失衡和功能的缺陷,而市场机制自身难以解决的经济发展的区域失衡和产业不均衡是基础性原因.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有效发挥,并建立合理的融资体制改革成果公平分享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资本市场的巨大的信用风险严重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沉重地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直接危害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政府、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主体角度来认识我国资本市场的诚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俞磊  韦明 《经济研究导刊》2014,(14):197-198
在2004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股市虽然迎来过短暂的高峰,但在过去的10年中股市绝大部分时间依然处在低迷的状态,在经历过2012年的"熊市"之后,IPO迎来了历史上的第8次暂停。在2013年证监会颁布多项新股改革方案之后,2014年IPO终于重新开闸了。Incident探讨一度停摆融资功能的股票市场,在IPO重启后对企业资本结构、产业结构、证券机构和投融资渠道的影响与作用,并指出了重启IPO所推出的相关制度的积极意义,帮助投资者树立对中国证券市场应有的信心与态度。  相似文献   

10.
<正>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 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 作报告,对发展资本市场提出:“继续抓 紧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资本 市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发展 的各项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 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资本市场稳 定和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从2003年开始,每一年政府工作报 告都会对资本市场作出表述,和前两次 相比,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国股市逐步建立起一些减少市场内外冲击、稳定市场的机制,本文将这些机制概括为股市"稳定器"机制.然而,这些"稳定器"机制似乎并未有效地抑制市场波动,一些"稳定器"机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对此,本文从稳定器的政策意图及其在我国股市失效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回报投资者,改革发行、退市制度,引入做空机制、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引入新型机构投资者、改进机构投资者法人治理结构,减少不必要政策因素的冲击、建立必要的市场干预机制等政策建议,上述建议将有利于改革并深化我国股市的"稳定器"机制,使之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市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而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类股票,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利的弊端制约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从减持国有股到全流通问题,再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反映了对证券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股权分置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不仅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强化对上市公司的市场约束。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还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造重组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和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资本市场的演变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市场发展,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的低效率与高风险。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将政府在资本市场上的行政功能置于一定的市场规则与制度的约束之下,在依据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调控、以投资者为主体进行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丽群 《经济师》2006,(12):82-83
股利是影响股票价格和投资者预期收益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不发放股利必然会引起投资者的短期投机行为。长期不发放股利将会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再加上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必然会对投机行为的盛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在中国股市处于低迷时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改善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才能减少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5.
融资融券业务的正式开展催生了中国股市的做空机制,这是继股权分置改革后又一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根本性影响的金融创新制度。发展融资融券制度,将改变中国股市"单边市"状况,不仅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还将为券商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还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新的交易方式和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作为一种创新产品,将阐述融资融券制度及重大意义,并浅析该制度对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佟苍松 《经济师》2003,(3):100-101
上市公司的做假账行为 ,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挫伤了他们的信心 ,而且造成股市的剧烈波动 ,使资本市场的再融资能力下降。因此 ,遏制做假账行为就成了当务之急。文章在分析上市公司做假账原因的基础之上 ,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保险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其资金运用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中国股市持续低迷达一年半之久的背景下,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从某种角度讲,“保险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已经不是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保险资金入市问题无疑将是未来几年内证券市场的一件大事。本刊将在以后几期连续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规范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广强 《经济论坛》2004,(12):73-74
2003年底,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正式启动。为了满足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坚定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改进和规范信息披露制度,为股份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优先股试点绝不能仅仅只关注提振股市信心。股指短期走强,更重要的是要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层次,使金融产品供给与需求匹配,满足不同群体融资者和投资者的需求。这一制度创新对市场的影响恐怕还在于其试点后逐步释放的长尾效应。中国证券市场引入优先股,的确不会增加二级市场流动压力,可以缓解一级市场的"三高"症状,形成以稳定为主基调的股市行情。  相似文献   

20.
一、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者约束软化影响中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制度设计不够完善,政策导向偏颇,以及监管不够严格等,这些问题可归结为投资者约束软化。投资者约束软化导致了整个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弱化。(一)投资者约束软化的表现1、投资者较少行使所有者权利首先,表现在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上。投资者不是依据企业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内在价值进行投资选择,而只是考虑企业股票价格的涨落,这从根本上偏离了资本市场优胜劣汰配置资源的要求。金融理念中有要求资本市场投资者在“安全边际”之上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