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沈军 《济南金融》2009,(3):11-14
全球经济失衡的结构性原因在相当程度上是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别,美国次贷危机充分表明提高一国金融体系效率是抵御危机的根本途径。本文在阐释金融体系效率的基础上,对影响金融体系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提高中国金融体系效率的八大途径,文章最后给出了深化金融体系效率研究的可能性方向。值得指出的是,本文在理论上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行为与金融体系效率: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构建金融体系效率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衡量了长三角经济区的金融体系效率,并通过建立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分别分析了地方政府干预对金融体系动员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失衡的结构性原因在相当程度上是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别,美国次贷危机充分表明提高一国金融体系效率是抵御危机的根本途径.本文在阐释金融体系效率的基础上,对影响金融体系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提高中国金融体系效率的八大途径,文章最后给出了深化金融体系效率研究的可能性方向.值得指出的是,本文在理论上为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全面、系统阐述了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和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资本成本的大小、资本市场效率的高低、股票市场活力和银行部门效率 4类要素共 2 7项指标。分析金融体系竞争力目前的世界格局和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发展状况。指出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主要是资本与银行服务效率的竞争 ,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发展缓慢的原因是由于金融效率不高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效率,比较了储蓄支持型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支持型金融体系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效率指标,研究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直接融资效率与实体经济成正向促进关系,而间接融资效率不及直接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国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效率,比较了储蓄支持型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支持型金融体系的差异,并提出了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效率指标,研究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直接融资效率与实体经济成正向促进关系,而间接融资效率不及直接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7.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巨大的缺陷,但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发展程度也是不同的。为了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效率,我们需要找出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效率背后的其他因素,比如在殖民统治期间形成现在仍有国家在遵守的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分组的t检验分析发现,法律制度是一个影响金融体系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交易费用和风险的微观视角,从金融交易的本质出发,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存在创新效率和风险控制的两难困境。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交叉性以及网络特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两难困境必须基于整个金融体系,着力于构建灵活响应市场变化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9.
【英】迈克-巴克尔约翰·汤普森著陈敏强译■英国的金融体系是全球最要的国际性金融体系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英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其金融市场结构与运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货币政策框架和金融监管体制与模式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本书作者在阐述导致英国金融体系发生变化的成因时,借鉴了卢埃林建立的分析框架,即从市场环境的变化、金融中介化服务、客户资产组合偏好的变化和金融中介化服务供给者的偏好及对其约束的变化角度来分析一国金融体系发生的变化;并与作者所构建的用于分析金融体系主要功能的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中国制造业部门28个行业2001-2006年的相关数据,基于外部融资依赖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的金融发展对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的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对于制造业部门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金融体系的效率变化却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课题以工商银行大中城市行之一--宁波分行为个案,深入阐述了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及特点,并以宁波市的经济金融环境为基础,从市场占比、投入产出、风险控制、均衡发展、创新贡献5个维度来度量宁波分行在该区域的竞争力状况.作者认为,虽然当前宁波分行具有一定的区域领先优势,但还需要通过以品牌、营销和服务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比;推进负债、资产和中间业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均衡发展水平;开展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发展后劲;优化人力、渠道和经营费用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抓好风险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国内学者关于金融效率的各种表述进行了概要的考察,并对金融效率的概念重新作了界定,认为金融效率就是一国金融资源的配置状态,具体包括微观金融效率(即金融产业本身的投入产出率)和宏观金融效率(即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等16个指标来反映我国的金融效率,构成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生态环境适应性水平,对于提高现代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效能至关重要,如何提升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已成为农村金融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将生态环境划分为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等三大类别,并基于金融深化视角,分别从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适应性问题。为提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现代农村建设的服务效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提出的新挑战出发,本文探讨了金融国际化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影响。未来,金融监管将日趋国际化,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对创新业务的监管,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而统一监管将成为监管体系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应走综合监管、统一监管之路,以适应混业经营发展和金融创新的需要;要加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断完善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相配套的其他制度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中介、非正规金融与现金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影响了商业银行利用金融资源的效率,致使投放到企业中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除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外,非正规金融形式也是重要的融资形式。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本文研究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资源和以商业信用为主的非正规金融资源之间的资金效率问题。结果发现,对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的确通过商业信用来缓解融资约束,两种融资渠道存在替代性关系;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的资金效率低于以商业信用为代表的非正规金融的资金效率。  相似文献   

16.
首先,构建养老服务财政投入和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我国30个省省际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 DEA模型,对各省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测量及对比分析;其次,利用Tobit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剖析影响养老服务财政支出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养老服务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排序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综合技术效率无效很大程度上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决定的,提高总效率的策略在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城镇化水平对养老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自给能力、社会养老资源(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选好财政投入方向、不断优化财政投入方式等策略提升我国养老服务财政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17.
综合视角下的宏观金融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金融效率为研判中国金融发展状况这一极具争议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视角,但其实证研究还处在单指标——因果检验与间接度量阶段。本文提出:宏观金融效率实证研究的实质是一种综合评价,直接度量宏观金融效率是可行的。宏观金融效率实证研究体系涵盖思路、指标与方法三个方面,其构建应综合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生态等研究成果,实现由单指标到多指标、因果检验到线性与非线性方法相结合的两大转变。宏观金融效率实证研究的深入仍需相关理论与方法的进一步整合与推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openness 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We use two sets of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distinguish size and efficiency for both bank and capital market sectors as aspect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30 provinces of China over the period from 2000 to 2009. The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rade and financial openness exert positive impact on financial efficiency bu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iz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for both the indirect and direct financial sectors. The results confirm a mismatch problem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types of trading companies and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